“中国天眼”一周岁

2017-11-01 07:24汪枭枭
当代贵州 2017年42期
关键词:中国天眼平塘平塘县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汪枭枭

“中国天眼”一周岁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汪枭枭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成一年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平塘县的精心呵护下,顺利实现跟踪观测功能,并带动平塘县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浩瀚星空,广袤苍穹,自古以来寄托着人类的无限憧憬。2016年9月25日,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十几年的筹备和5年半的施工后,在贵州省平塘县诞生。

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中国天眼”去年9月竣工进入试运行阶段以来,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经国际合作,通过系统认证6颗脉冲星,脉冲星家族首次有了“中国星”。

把朴素的想法变成国之重器

2017年9月25日,“中国天眼”迎来一周岁生日。然而就在“中国天眼”一周岁10天前,一个让人心痛的消息传来——“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逝世。

南仁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北京天文台原副台长。

时间倒回至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科学家们希望在全球电波环境恶化到不可收拾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南仁东对同事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1994年,南仁东抱着300多幅地图跳上了北京到贵州的绿皮火车,跋涉在沟壑纵横、灌木丛生的贵州喀斯特无人山区,他用了11年的时间走遍了300多个候选地,最终选址在平塘县克度镇的大窝凼。

随后,他又跑遍全国寻求合作单位,经过10多年不懈的争取,FAST项目在2007年得以批复立项。2011年3月,大窝凼村民搬迁完毕,FAST工程正式动工建设,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南仁东经历了又一个忙碌而艰难的10年。

然而就在“中国天眼”落成之前,南仁东查出肺癌,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接受手术治疗。2016年9月25日,南仁东带病回到“大窝凼”,目睹自己倾注二十几年心血的“中国天眼”诞生。2017年4月底,南仁东的病情加重,最终医治无效于9月15日与世长辞。

新华社撰文评价说:“23年时间里,他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

经过一年的调试,截至10月10日,坐落在贵州群山之中的“中国天眼”确认发现六颗脉冲星。图为“中国天眼”航拍图。(代传付/摄)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中国天眼”

今年8月底,“中国天眼”实现了跟踪观测功能,这意味着“中国天眼”的高精度定位等三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由设想变为现实。

“中国天眼”顺利落成,离不开参加研制和建设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而“中国天眼”能够顺利调试运行,离不开平塘县为FAST电磁波宁静区设定的层层“防护衣”。

“去FAST观景台的游客,都要在这里寄存所有的电子产品,通过安检之后乘坐专用旅游大巴进入核心区,下车之后还要接受一次安检才能步行到观景台。”在距离“中国天眼”观景台22公里的游客服务中心,导游刘忠幸向记者介绍了景区的安检程序。她说:“我们售卖的观光票严格控制在2000张以内,景区的安检比机场还要严格!”

严格的安检只是平塘县为保证“中国天眼”顺利运行采取的措施之一,由于射电望远镜易受外界电磁辐射干扰,对电磁波环境要求极高,贵州省和黔南州先后出台政策,规定FAST周围5公里内严禁设置、使用无线电台,严禁建设产生辐射电磁波的设施。在半径5至30公里区域内,不能建设对射电望远镜正常运行构成干扰的设施。

为此,平塘县严格划定旅游开发红线,制定了《大射电项目安全保卫工作总体方案》,成立平塘县“中国天眼”运行联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闭核心区周边6个基站,另外对1个基站降低功率。关闭了核心区7个大理石矿山,停止核心区一切项目招商工作。

2008年12月26日FAST项目举行奠基仪式后,平塘县同步对5公里核心区内土地、林地进行流转征收,克度、塘边两镇核心区共搬迁群众1213户5270人,确保了大射电核心区实现“真静默”。

一年来,平塘县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紧密联系,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区设定了多层保护。平塘县委书记臧侃说:“我们是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中国天眼’。”

“中国天眼”带动平塘科技旅游发展

平塘县像保护自己的眼镜一样保护“中国天眼”,而“中国天眼”也给予了平塘县丰厚的回报。一年前,克度镇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间小镇,夜晚的山间伸手不见五指。如今站在99.99米高的时空塔上俯瞰克度镇,川流不息、灯火辉煌,仿佛置身都市一般。

在“旅游热”的大背景下,平塘县充分发挥“中国天眼”的世界级品牌效应,主打“科技旅游牌”,全力推进大旅游战略。

在距离FAST项目直线距离5公里的克度镇,平塘县投资120多亿元,按照国家5A级景区建设标准打造一个3平方公里的天文小镇,努力打造集科研、科普、旅游、教育、培训、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小镇。“中国天眼”景区观景台、FAST游客服务中心、平塘国际射电天文体验馆、“深空之眼”动感球幕飞行影院、星辰天缘大酒店、中国天眼迎宾馆等一批旅游项目拔地而起。

科技旅游的发展大大带动了平塘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平独高速、G552公路和S315旅游公路建成使用,平罗高速及S207县城至兔场、S422掌布至蚊子山等5条省道改扩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平罗高速县城至牙舟段即将通车……依托大射电,通州、克度、塘边形成组团发展趋势,县城城区面积由2010年的3平方公里增加到8.59平方公里。

在科技旅游的引领下,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平塘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十佳“中国最美小城”“美丽中国之旅十佳山水城市”等名片被平塘收入囊中。2017年上半年,“中国天眼”接待游客513.63万人次,同比增长40.1%,其中省外游客349.27万人次,同比增长40.75%;旅游总收入完成46.23亿元,同比增长43.07%。

今年3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和湖北宜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等10家单位一起,被列入“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

“中国天眼”对平塘县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有效促进了地方旅游产业井喷式发展,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平塘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责任编辑 / 袁燕)

猜你喜欢
中国天眼平塘平塘县
平塘县老干部宣讲团到县第二中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传统手工艺助推平塘脱贫攻坚的路径探索
世界最高混凝土高塔桥平塘特大桥建成通车
六枝特区老干部:分享腾飞科技 点赞祖国发展
平塘县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老干部意见
揭秘“中国天眼”选址过程
平塘县委离退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