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在功能性便秘(FC)中的疗效研究

2017-11-01 09:55张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2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心理治疗功能性

张莉

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在功能性便秘(FC)中的疗效研究

张莉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与精神心理治疗联合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FC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精神心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疗法可有效治疗FC患者。

生物反馈;精神心理治疗;功能性便秘

FC为临床常见功能性肠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持续性难以排便或排便不尽感等,当前临床尚未明确FC发病机制,多认为其关联于排便动力异常、遗传、胃肠激素异常、精神心理因素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1]。近年来临床主要采用生物反馈治疗FC,临床已经肯定其疗效。另有研究表明胃肠功能也会被精神心理因素影响,个性特征关联于粪便质量,性格外向且自尊心强的人排便量更多且更加频繁;精神心理因素主要通过内源性肠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道产生作用并诱发胃肠道症状,长期情绪障碍或精神压力过大者肛门内括约肌会松弛,并对自主神经对结肠的控制产生影响[2-3],因此临床提出对FC患者还需采取精神心理疗法。现选取患者84例,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FC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为(41.8±9.2)岁;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为25~69岁,平均年龄为(40.5±8.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应用多模式生物反馈治疗仪与全自动胃肠动力监测系统,训练方法为直肠压力导管法与肛门栓肌电法。治疗前医护人员对正常的排便机制予以讲解,告知其治疗过程与必要性。指导患者对屏幕上肛门外与直肠括约肌活动予以观察,并对自己正常与异常直肠肛门测压图形予以识别,指导正确排便,并不断训练以实现无需屏幕帮助亦可正常排便的目的。第1周每天1次,第2周每间隔2~3天1次,每次1 h,持续15次。指导患者正确排便后完成治疗,于家中自我训练,持续6个月后随访。

观察组基于此加用精神心理治疗。医生对心理学方法、知识予以利用,采取保证、启发、劝导及支持等方法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现状,将自身最大优势与潜力发挥出来,以缓解其心理压力。而后开展认知行为治疗,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FC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将不良行为、想法及感觉等找出,了解情绪、应激与症状间的关联,对自身异常行为及心理予以改善,使其更加理性;同时结合患者实际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排便次数≥3次/周记0分,2次记1分,1次记2分,<1次记3分;大便性状Bristol分型为4~6型记0分,3型记1分,2型记2分,1型记3分;无排便困难或不尽感记0分,轻微记1分,中等记2分,明显记3分,据此判定两组疗效:症状消失,积分为0分判定为痊愈;临床症状改善,与治疗前相比积分降低不低于2/3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好转,与治疗前相比积分降低不低于1/2判定为有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积分降低低于1/2或未降低判定为无效[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资料称加拿大、美国或英国等国家受便秘困扰者占10%~15%,亚洲地区其发生率为14%[5]。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不断调整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导致FC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对人们生活质量影响较大。FC主要表现为排便费力或困难,排便次数太少、不畅快、粪便量少或干结等,并将诱发便秘的器质性疾病排除,其发生可能关联于饮食中有较少纤维含量、摄取液体量缺乏、精神心理因素、环境因素、遗传易感、胃肠运动及胃肠激素等因素。传统治疗方法如手术、饮食、助泻药物等,但长期用药毒副作用较多,且会提高结肠黑病变发生风险,且手术创伤较大。

生物反馈训练疗法为新兴生物行为疗法,多用于治疗盆底综合征,近年来国内也逐渐引进。该疗法将生物反馈与松弛疗法结合,利用信号转换器转换压力信号、肌电信号至可视图像或声音,于多媒体引导下指导科学放松与收缩腹部及肛门肌肉,并对正常排便动作予以模拟,使患者对自身心理生理活动予以有意识的控制,实现自主正常排便[6]。生物反馈治疗强调患者主观能动性,叮嘱患者按照屏幕显示的排便动力曲线对正确排便动作予以模拟,以协调收缩盆底肌、腹肌及肛门外括约肌,将排便动力增强,锻炼腹肌后对患者肠道功能予以改善,反复多次训练可改变大脑与丘脑皮层局部神经与体液,对患者神经反射予以调节后将异常生理活动纠正,将新型反馈通路构建出来后取得治疗效果[7]。此外,FC患者多合并精神心理异常,负性生活事件、谨慎抑郁或激动过度会导致机体形成反射障碍,增加高级中枢对副交感神经的抑制,进而增加肠壁交感神经活动诱发便秘[8]。因此临床也采用精神心理疗法治疗FC患者[9],对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予以调节,叮嘱控制情绪,防止重大生活事件影响情绪,有利于防治便秘。若有必要还可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或邀请精神心理专科医生联合会诊及开展心理疏导,亦可有效改善FC临床症状。

本组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6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疗法可有效治疗FC患者。

[1] 李娟,陈银芸,陈钢,等. 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3):141-144.

[2] 洪霞,蒋勍,汤晓琴,等. 生物反馈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1):2987-2991.

[3] 俞汀,姜柳琴,林琳. 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精神心理异常及其干预[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14(6):480-483.

[4] 葛宁,李宾,罗淑萍,等. 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观察 [J]. 山东医药,2016,56(22):90-91.

[5] 宋玉磊,林征,林琳,等. 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42-46.

[6] 余永红,洪娜,余跃. 自适应模式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的干预效果[J]. 安徽医学,2016,37(9):1152-1154.

[7] 夏玲玲,肖凤,余鸿飞. 生物反馈治疗联合饮食及生活习惯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J]. 护理与康复,2017,16(7):745-747.

[8] 陈峰,黄如华,郑玉金,等. 盆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认知-协调-建构"的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5):3798-3800.

[9] 王丽娟,刘希华,谢同英,等. 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3):258-260.

The Efficacy of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Psychotherapy in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

ZHANG Li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Departmen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iofeedback and psychosoci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Methods84 cases of FC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from May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iofeedback.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sychosocial therapy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3.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4.3%),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Conclusion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psychosocial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treat patients with FC.

biofeedback; psychosocial therapy;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R651

A

1674-9316(2017)22-002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2.013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理咨询科,青海 西宁 810000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心理治疗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心理治疗的常见误区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