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2017-11-01 09:55苏永吕建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2期
关键词:医学杂志血站献血者

苏永 吕建平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苏永 吕建平

目的分析总结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原因,并探讨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站收集的血液检验标本中选取4 300例,其中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74例,对其误差产生原因进行总结。结果74例有误差的血液标本中,采集环节所致误差占比35.13%,其中标本凝块占比20.27%,血量不足占比14.86%;送检环节因素导致的误差占比40.54%,其中以运送温度不标准所占比重较大;检测环节所致误差占比16.22%,献血者自身因素占比8.11%。结论在血站血液检验工作中,血液标本采集、送检、检验以及献血者自身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应规范操作,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减少误差,保障血站血液检验质量。

血液检验;改进对策;血站;误差原因

血液标本检验是血站的重要工作,是检验献血者血液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还可以为血液疾病的筛查提供重要指导,合格的血液标本是保障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前提[1]。由于血液检验包括血液采集、送检以及检验等环节,任何环节处理不当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从而使得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较多[2]。只有明确误差产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改善,从而进一步提高血液检验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站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血液检验标本4 300例,其中男性2 180例,女性2 120例;献血者年龄为21~53岁,平均年龄(38.2±3.7)岁。其中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为74例(男39例,女35例)。

1.2 方法

献血者在进行采血前,由护理人员对献血者进行初步体检和筛查,选择符合要求的献血者[3]。采集血液标本后,根据检验项目使用相应的真空负压采血管留存血液标本,并由专业人员负责运送血液标本,最后由检验人员对血液标本的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标本的溶血、凝血以及外观等情况,并对标本的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采集过程以及保存温度等进行了解,结合献血者具体情况对血液标本进行综合评估,确认血液标本是否合格,并对不合格的标本做好记录,分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对结果进行整理和汇总[4]。

2 结果

通过对74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发现,标本采集环节和送检环节导致误差所占比重较大,其中采集环节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为标本凝块和血量不足,其所占比重分别为20.27%和14.86%。送检环节导致误差的主要原因为运送温度不标准,所占比重达到了28.37%,过度震荡、标本与交接单不符占比分别为6.76%和5.41%。检测环节中因标本处理不规范导致误差占比9.46%,检测不及时占比6.76%。从献血者自身因素来看,因饮食不当导致血液标本误差占比2.70%,存在体检与初筛外疾病占比5.41%,具体见表1。

表1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分析

3 讨论

血站血液标本检验是判断献血者血液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血液使用的安全性,所以对血站血液标本误差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出有效解决对策,提高血液标本检测的合格率[5-7]。本研究中,通过对血站血液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发现,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1)血液标本采集因素,在血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操作技术不够扎实,对检验项目的血液标本用量标准不明确,具有较大随意性,出现血量采集不足或血液标本凝块的情况,均属于不合格血液标本[8]。(2)血液标本送检因素,运送温度不达标、过度震荡等都是血液标本送检环节常见问题,均会导致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出现误差[9-11]。(3)血液标本检测因素,主要包括标本处理不当和未及时检测两个方面。(4)献血者自身因素,献血者个体间差异较大,采血前献血者的饮食和活动等情况均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如使用高脂类食物或保健品等,在工作人员没有询问的情况下,献血者通常不会主动告知[12]。另外,献血者信息填报不准确或不完整等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为有效保障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质量,应针对其误差产生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由于血液检验各环节均有可能导致误差,所以应对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检验等环节进行重点干预,规范各环节操作,保障检测质量[13]。(1)应提高血站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掌握熟练的血液检验技巧,从根本上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14]。(2)血站检验人员往往无法与献血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对献血者情况不够了解,所以相关部门应做好沟通,向血站采血护士详细介绍血液标本采集、存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15],严格按照要求送检,并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改进。(3)血液检验应严格执行核查制度,有效落实三查七对制度[16],避免交接单和检验标本不符的情况发生,尽可能减少血液标本误差发生。要求血站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开展工作,减少不合格血液样本[17]。(4)在血液标本采集留样过程中,应对血液标本检验项目进行仔细核对,确定合适的采血量,以免出现标本血量不足的情况[18-19]。血液标本应注意与空气完全隔绝,保障采血注射器和试管的清洁干燥,避免血液标本污染。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合理调整采血速度,以免损坏血细胞。掌握好采血量与抗凝剂的使用比例,避免出现标本稀释或凝血的情况[20]。严格控制血液标本存储和送检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将标本送检,运送过程中避免对标本进行大幅度震荡,以免血细胞破裂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1]。

总而言之,血站血液标本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用血安全,所以血站人员应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引起重视,加强对血站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规范血站血液检验工作,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做好血液标本采集、送检和检验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血液标本误差,提升血液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1] 罗萍,颜雪莹,王婷,等. 急性发热患儿血液常规检验指标的临床诊断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5):3548-3550.

[2] 魏绪霞,吕海金,安玉玲,等.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在中晚期妊娠重症肝病患者中的初步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4):3607-3610.

[3] 李昱,周航,牟笛,等. 中国2011-2014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6):598-602.

[4] 庞博,刘贵建. 关于提高血液红细胞形态检验技能和诊断能力的几点认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11):721-723.

[5] 刘竞丽,秦超. 缺血性脑卒中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应用[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7):497-500.

[6] 朱金平,卢兴国. 回顾性研究骨髓标本巨核细胞微核检查对血液病诊断价值[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3):197-200.

[7] 黄春梅,李薇,吴卫,等. 双平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生物学变异的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5):350-355.

[8] 陈小剑,余玲玲,陈荣发,等.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体液标本中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2):147-149.

[9] 康凤凤,王薇,王治国. 临床血液专业检验报告适当性全国室间质量调查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9):632-636.

[10] 陈昌国,赵强元. RNA 采集系统在血液分子诊断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7):559-561.

[11] 兰南.《中国临床实验室血液标本分析前标准共识》一书出版[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6):472.

[12] 林豪芸,梁训宏,陈茶,等.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血液中分离的人型支原体[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11):774-776.

[13] 张卫民,刘树业. 正确的标本采集是准确检测结果的开始[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1):90-91.

[14] 张建平,王清涛,岳育红,等. 对 CAP Q-TRACK 不合格标本质量指标监测的分析[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8):639-642.

[15] 郭翀,刘子杰,宋贵波,等. 对15项临床检验专业质控指标5年统计与分析[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1):29-33.

[16] 冯强,李毅,王文洋. 运用实验室和医院信息系统监测临床标本质量和危急值处置效果[J].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6,4(2):122-126.

[17] 吴晓霞. 采血流程管理对血标本检验准确率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1):1292-1294.

[18] 曹秋君,吴燕. 静脉血液标本管理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7,52(6):746-749.

[19] 林金兰. 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182-184.

[20] 杨玲,李嘉仪,周琳莉,等. 护士长血液标本采集相关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9(21):2539-2541.

[21] 董勤敏. 献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7):245-246.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Blood Test Specimen Error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SU Yong LV Jianping Shandong Qingdao Central Blood Station, Lexi Blood Donation Service St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6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auses of errors in blood test specimens of blood stations, and to discuss the targeted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Methods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7,4 300 samples of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our station, of which there were 74 cases of blood samples with errors, and the causes of the errors were summarized.ResultsIn 74 cases of blood specimens with errors, the errors caused by the collection process accounted for 35.13%, among which the specimen clots accounted for 20.27%, and the blood volume was insufficient, accounting for 14.86%. The proportion of errors caused by inspection links accounted for 40.54%, in which the temperature of transportation was not standard. The proportion of errors caused by detection was 16.22%, and the proportion of donors was 8.11%.ConclusionIn blood station blood test work, 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inspection, inspection and blood donors own factors may lead to errors in the test results. The blood station should standardize the operation, make targeted improvement, reduce error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blood test in the blood station.

blood test;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 blood station; error reason

R446

A

1674-9316(2017)22-013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2.067

山东省青岛市中心血站莱西献血服务站,山东 青岛 266600

猜你喜欢
医学杂志血站献血者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海军医学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转化医学杂志》稿约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