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其稳定性评价研究

2017-11-01 00:16陈华胡胜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陈华+胡胜

摘 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有众多参与者,构建单一运行机制复杂而庞大,因此,把它分成三个紧密相连的子机制:战略协调机制、资源协同机制和组织协同机制。战略协调机制确保以共同利益联合在一起的创新主体保持动态的稳定,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动态的资源协同机制。最后,以资产项目为纽带,构建组织协同机制,形成科研平台。这一机制有一定的平稳性,并针对具体的运行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5-0030-04

引言

传统的创新方式是封闭式创新,即主要的创新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创新的模式。这种创新方式要求创新主体具有较高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并可能出现取得的科研成果束之高阁或知识产权不易被保护现象,也容易出现“闭门造车”。因此,英特尔、IBM等高科技企业开始模糊创新活动的企业边界,实现创新主体既可以依靠内部力量,也可以依靠外部力量的开放式创新方式。但这种创新方式需要各创新力量的协调与整合,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众多的新兴产业,更加需要多方力量协作,不断创新;于是由多方参与的协同创新方式应运而生,其中的参与者既包括企业、大学科技院所,也包括政府、中介机构等。陈劲和王方瑞(2005)认为,协同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一种机制,通常有序架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具有战略意义的、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即有重大发展需求、未来市场竞争力强、依托重大技术突破的产业。2010年,我国政府规划了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地质勘测、空间海洋开发等,把它们作为优先发展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般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众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采用协同创新方式有助于重大技术突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已有文献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不是很多。Corning(1998)认为,协同是系统内各要素的联合效应;Klepper(2010)论证了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协同创新具有巨大作用;陈劲(2012)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协作、整合,以达到更大效果。在运行机制研究方面,范太胜(2008)基于创新主体间的共同利益与信任,构建了创新网络机制;汪秀婷(2012)构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注重系统性和整合性;陶丹、胡冬云(2013)对创新主体间的内生动力机制进行了设计;吴绍波等(2014)构建了基于产品平台和技术标准平台的协同创新机制;张志华等(2015)针对物联网战略新兴产业,构建了“五主体要素”链式协同创新模型;曹虹剑等(2015)基于系统的复杂性,构建了分模块的协同创新机制;刘英基(2016)实证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机制中,工艺、产品创新等重大技术突破的重要性。这些机制的构建大多从理论视角进行,对实际可操作性和机制的平稳性没有涉及,本文想从实际可操作性方面考虑,构建战略性新興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主体及其运行机制构建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主体共同协作,进行各方面不断创新。根据陈劲(2012)和陈一鸣等(2015)的研究,这相关主体主要有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一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相当多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它们往往是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些企业中既有相互竞争关系的企业,也有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因为有共同利益而协同创新,但相互竞争关系的企业,如何让它们抱团取暖协作创新,值得深入研究。在我国,政府是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各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它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者,也能够对创新进行政策导向,财政支持和基础建设支持等。另外,政府还可以培育和规范创新的中介机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创新。科研院所和高校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可以从某领域内整体视角下研究,其本身就是研究创新的承担者。中介服务机构能提供诸如法律咨询、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等服务,其中包括行业协会、投资资询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演示。

其中,用户的意愿一般通过市场需求反映,由企业和企业协会等捕获,政府宏观引导,这里不作为创新主体,但它体现在下面构建的运行机制中。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构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未来不确定性、技术高端性和各技术各产业融合性(汪秀婷,2012),它本身具有系统复杂性,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投入大、风险高,创新主体多元化且高度互动(陈一鸣等,2015)。一些学者尝试分层次建立其运行机制,汪秀婷(2012)从战略协同、组织协同、资源协同和制度协同四个层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并把它们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吴绍波等(2014)分为产品平台的协同创新机制和技术标准开放的协同创新机制,这些研究都较好考虑了系统的复杂性。本文在此基础上,考虑运行机制的可操作性和平稳性,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分为三部分,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战略协同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协同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组织协同机制,分别构建(如图2所示)。

由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核心企业牵头,其他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等参与,组成利益共同体,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创新战略,进行大方向、战略性协调。这种战略协调机制一般要敏锐捕获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市场需求情况。因此,需要核心企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科研院所和政府共同努力。同时,这种共同利益也是动态的,利益共同体应该是开放式的,可以随时吸纳有领先科技成果的科研院所和企业进入。战略协调机制宏观控制,把握市场大方向,允许在范围内的变化,确保创新组织的总体平稳,服务于创新的资源充分共享(见下页图3)。

创新主体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共享市场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其他可共享资源,这些资源在刚开始时,以共同目标为纽带,构建资源协同平台,而后在创新组织建立,刚以制度、组织文化为纽带,构建动态的资源协同平台(见下页图4)。

组织协同机制本身相当复杂宏大,但在上面的资源协同平台上,以资产项目为纽带组成项目组织,反而简化了。创新组织组建后,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创新体系、孵化体系和组织文化,形成动态的研发平台。

这三个子机制的关系是,先确定战略协同机制,再确定资源协同机制,最后才有组织协同机制;战略协同机制决定着两机制的构建,资源协同机制简化了组织协同机制,并提高了效率,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强。这在下文进一步论证,这三个子机制就构成了完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稳定性评价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是开放式的、动态的复杂体系,其运行机制是否平稳,主要看它能否有足够的韧性和自我修正能力,是否有突破重大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是否自始至终有目标导向。

首先,对本文构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的自我修正能力进行评判。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的意义在于,确保在大方向下,一系列重大技术的突破。其中,战略协调机制始终依据市场需求大方向,以共同利益为纽带,随时吸纳新的创新主体,为保证技术先进和重大技术的突破,可进行创新主体间一些战略层面的协调。随着有技术、有优势新的创新主体加入,也给资源协同平台和研发平台在总体平稳的基础上,带来新的活力。这是开放式创新方式融入协同创新方式中,也是自我能力的修正。另外,孵化体系与市场相连接,以此促使创新机制的有效反馈和自我修正。

其次,對本文构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是否有足够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及对其韧性和自我修正能力进行评判。由于创新主体的动态微调,会使资源共享平台动态协同。因此,本文构建的组织协同机制让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相互独立,管理人员要足够稳定,并让他们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创新体系;而技术人员动态管理,不断引进新的核心技术人员。这基本能保证组织的平稳和韧性,并为重大技术突破进行动态自我修正。

最后,对本文构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是否自始至终有目标导向进行评判。本机制的战略协调机制能为系列目标保驾护航,同时,在以项目资产以纽带组建的创新组织中保证管理人员的稳定,以及完善的制度安排,能保证系列目标的连续性,直到完成最终的目标。

总体来说,本文构建的这一运行机制具有较好的平稳性,为目标的实现有较强的自我修正能力。在具体的运行中,可以以产品创新或新的技术标准为路径,分成一系列小目标,不断进行自我修正,最终完成重大技术的突破。

三、结语与建议

构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本文把它分成三个子机制:战略协调机制、资源协同机制和组织协同机制。战略协调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不断进行战略性协调,并确保以共同利益联合在一起的创新主体,保持动态的稳定;在此基础上,组建动态的资源协同平台,资源协同机制对此进行动态协调;最后,在共享资源平台上,以资产项目为纽带,构建组织协同机制,形成科研平台,确保最终完成重大技术的突破。这一机制有一定的平稳性,但在具体的运行中,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一是牢牢把握市场需求,反复论证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的现实意义和是否可行;二是核心企业要带头确保资源共享和知识产权共享;三是确保创新组织中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创新体系和孵化体系,能确保系统内最优秀人才为创新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2] Perkmann M.,Walsh K.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and open innovation:towards a research agend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7,(9):80-259.

[3]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5-174.

[4] 陈劲,王方瑞.再论企业技术和市场的协同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

[5] 范太胜.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7):26-30.

[6] 曹虹剑,张剑英,刘丹.模块化分工、协同与技术创新——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7):100-110.

[7] 吴绍波.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的治理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0):5-9.

[8] 陈一鸣,廖芝,贺正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协同技术创新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9):114-118.

[9] 张志华,徐,赵波.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模式与实现路径[J].学海,2015,(6):72-78.

[10] 汪秀婷.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及能力动态演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51-57.

[11] 陶丹,胡冬云.产业集群背景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2):167-171.

[12] 刘英基.工艺、产品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7):19-23.

[责任编辑 吴高君]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在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运行与保障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三只猴子与新兴产业
避开新兴产业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