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保温杯的焦虑

2017-11-01 07:18谭松珩
财经天下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猥琐保温杯赵老师

谭松珩

中年危机或许根本就不是个危机,只是他日渐无聊的生活中偶尔的波澜。

赵老师因为保温杯里泡枸杞这事儿火的时候,其实作为浴室思想家(被封)和不知名金融圈18线网红(自封)的我并不是特别关注——直到这件事情真正变味让人感觉到恶心的时候。

就像上次有人拍到窦唯在地铁的样子那样,先是粉丝调侃,接着就变成了鸡汤贩子们的主场,又是偶像难度中年危机这一套,“我绝不会成为用保温杯喝红枣枸杞茶的猥琐中年男人!”

那你会成为怎样的猥琐中年男人呢?莫不是用保温杯喝红枣枸杞马天尼,或者更情调一点,告诉酒保不要用伏特加要用金酒来调制?

作为一个社会焦虑的资深研究员,你以为我会像其他鸡汤贩子一样,假装冷眼旁观看着你们,告诉你们这实在是因为你自己内心焦虑的投射?

我当然会这么做,但是在这么做之前,我总有个疑惑要先解决——什么时候中年男人的形象在网络上变得如此不堪?

你知道人年纪越来越大,就越会觉得其实自己舒服才是第一位的。对于一个荷尔蒙水平已经有些失调、雄激素积累过多导致秃顶和大肚子的中年男人(不要笑,你迟早也是这样)来说,你觉得让他选,他会选择穿保暖防风的冲锋衣还是法式衬衫和正装马甲?

一个深刻的浴室思想家通常会在这个时候,发现明显不合理的嘲弄中,有一个发人深思的模式,我也一样:如果是前偶像邋遢的形象让你感受到了对中年危机的恐惧,我想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你会对中年危机感到恐惧,以及为什么是前偶像的视觉形象让你联想到中年危机?

又是社会化的焦虑——正值当打之年的80后90后们似乎是焦虑的一代:刚毕业焦虑就业,工作了焦虑买房,生娃了焦虑教育,好不容易放松下心情刷刷微博吧,这下好,还得随大流焦虑下中年危机。

可问题是,中年危机这件事,不是当事人是很难说得清的——

先不说别人只是泡了杯枸杞茶养生,就算是40多岁了职业上没法再进一步,就有了中年危机?你公司里那些40多岁职业上没有再进一步的同事,你看他们非常焦虑吗?他们有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正在一点点被你蚕食然后表现得惊慌失措吗?才不,你接过去更好,我才有时间去照看我正在读中学的小孩呢。

对中年人来说,中年危机或许根本就不是个危机,只是他日渐无聊的生活中偶尔的波澜。换句话说,这是有了小肚腩、缺了点头发的堂吉诃德与风车怪兽的一场决斗。

年轻人也经常这么干,给自己平淡的生活里找点不痛快,然后再给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解释——不说别的,“中年危机”这四个字就充满了相当的仪式感。

年轻知识分子的焦虑是来自多方面的,他们对现状不满足,对过去更难言满意,唯独对未来充满敬畏——主要是畏,对不确定性相当害怕,而且善于移情:昨天华为辞退了员工,我必须要焦虑;今天德勤对患癌员工下手,我又必须焦虑。

焦虑不光成为了年轻人们必修的人生课程,在某种层面上甚至成为了一种圣物。信徒们遇到难题,只需要焦虑一阵,等焦虑之神散发一种叫“拖延症”的福音。

本质上,不管是煞有介事地谈论中年危机,还是调侃一般地说一定不能泡红枣枸杞茶,都是网络上人们内心的投射:他觉得连当年那么不羁的摇滚偶像现在却“泯然众人”,我又能拿什么对抗我的中年危机呢?

不过,赵老师很可能没觉得自己正在经历中年危机,而如果你一直在害怕中年危机的话,我倒是有一个简单的解决之道:买保险。你要担心你失业遇上生大病,买点保险就能解决问题,消灭你所害怕的那些不确定性。

至于另外一部分,就涉及到一个社会学上面的问题了——为什么红枣枸杞变成了中年危机的标志?或者说,王健林马云喝红枣枸杞茶就没啥,前摇滚明星喝就不行?

或许在你心里,赵老师变成了你内心中想要放肆的那一面,而红枣枸杞恰恰就是社会里你扮演的那个样子:或许你的领导,同样在你眼里正在经历中年危机的猥琐秃顶男人,每天都要让你帮他泡红枣枸杞茶,这让你分享保温杯的时候都显得异常小心——赵老师的保温杯俨然又被你赋予了重要的寓言意义:我内心的骄傲和坚持都会与现实妥协……

同学,醒醒,打架子鼓的赵老师只是喝了一口水,而内心对世界感受的改变——上学的时候常常被称为“成长”并不是坏事。更重要的是,一个你们眼中正经历中年危机的摇滚乐手都在为生活改变,你为什么要顽固拒绝枸杞那既能降血壓又能润喉的善意呢?

别给自己加戏太多。

猜你喜欢
猥琐保温杯赵老师
年轻人的“保温杯”
保温杯+枸杞红枣=定时“炸弹”?!
赵老师的眼睛
设计保温杯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超级难写的字
笑话
保温杯托贴
原因何在
未来人类会变得更“猥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