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安塞腰鼓的旅游利用研究

2017-11-01 11:56刘冉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陕北

刘冉

摘 要:安塞腰鼓有着悠久的历史,集“舞蹈、体操、民族风俗”等于一体,是陕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民间鼓舞,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较高,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因此,多角度客观分析陕北安塞腰鼓,多层次探讨陕北安塞腰鼓的旅游利用途径。

关键词:陕北;安塞腰鼓;旅游利用

中图分类号:J722.216 文献标志碼: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5-0159-02

一、陕北安塞腰鼓

就安塞腰鼓来说,是汉族民间舞蹈之一,盛行于陕北地区,有着“天下第一鼓”的美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是陕北地区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组成部分,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中,随后,常出现在军事生活中,其表演风格独特而豪放。随着时代不断演变,安塞腰鼓很少应用到军事生活方面,逐渐具有这两大功能,“健身、娱乐”,深受社会大众喜爱,增强他们体质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是陕北地区常见而极具代表性的体育活动之一,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独特的表演风格,地方特色鲜明,属于陕北人民“认识自然、传承精神”等的客观呈现,也是对陕北人民个性以及性格的真实写照,乐观、憨厚、实在等。2006年,陕北安塞腰鼓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舞蹈、武术、民歌”等元素相互融合,属于黄河流域文化的关键性组成要素,客观折射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广泛性是安塞腰鼓的显著特点,其表演不会受到时空限制,也不会受到性别、年龄等影响。由于和武术这一元素相融合,安塞腰鼓还具有鲜明的“灵活性、适应性”特点,客观呈现了武术动作精髓,如打、踢、跺。此外,以表演形式为基点,安赛腰鼓可以分为三类,即进鼓、舞台鼓、广场鼓,以“打法”为媒介,可以分为文鼓、武鼓,长时间流传中形成多样化的特点,比如气势磅礴、舞姿优美、威猛刚烈。随着时代不断演变,陕北安塞腰鼓也有所变化,“狠、猛”等集于一体,传承地区古老艺术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发展,高度概括了陕北民间文化,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地方气息。该地区要充分利用安塞腰鼓这一极具特色的资源,多角度大力发展旅游业。

二、陕北安塞腰鼓的旅游利用途径

1.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在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旅游业已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对于陕北安塞腰鼓来说,也有着极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可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促使地区旅游业不断向前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全面发展。就延安来说,地理环境极具优势,也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有着浓浓的红色革命精神气息。也就是说,在多方面有利因素作用下,延安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同时,在延安市红色旅游业发展道路上,政府部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促进其发展的同时,为开发地区体育旅游资源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旅游环境,有效满足了旅游者个性化需求,比如健身、融入自然、回顾历史。在这一背景下,延安市要充分利用地区多样化优势,全面、客观分析已有的极具代表性的红色旅游景区,优化配置已有的各类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安塞腰鼓的作用,使其成为地区红色旅游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借助地区已有的各类传统节日,围绕安塞腰鼓的特征,开展多样化的旅游项目,不断丰富所开发的红色旅游景区内容,使游客仿佛置身历史现场,更好地了解安塞腰鼓的发展历程,更好地感受其独特的“黄土风情”。该地区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上,要注重多样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断利用、充分展现地区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陕北安塞腰鼓。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借助集体以及外出排演、外出传授艺术等形式,向社会更好地传授安塞腰鼓这一特色艺术,促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陕北安塞腰鼓。在大力发展展现安塞腰鼓艺术的同时,更好地发展地区红色旅游,为安塞经济不断注入全新的活力,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步伐。这一举措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以最大化的利用,充分展现其多样化价值,在无形中有效传承以及发展安塞腰鼓文化。

2.借助精湛的民间艺术表演,发展地区旅游业。从某种角度来说,安塞腰鼓属于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之一,有着浓浓的陕北特色黄土文化气息,这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地理位置、民俗民情,成为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活动、民间艺术,是对“黄土文化、边塞文化、高原文化”的真实写照。在开发、利用地区旅游资源中,政府部门必须要将安塞腰鼓作为中心,丰富地区民间艺术表演内容,优化其表演形式,比如,将安塞腰鼓、陕北大秧歌相融合,呈现出独特的表演形式,“吸引、感染”游客,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深刻感受地区特色。同时,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该地区可以根据已有的民间艺术,大力发展观赏性旅游,比如陕北剪纸、牛皮影戏、陕北说书、二人台,根据安塞腰鼓特点、性质等,将其巧妙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客观呈现该地区风俗,通过不同形式巧妙展现安塞腰表演关键点,比如击鼓转身,这是因为舞蹈中的“蹲、踢”和转身紧密相连,“腾空、转身、起步”三者有机融合,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还会借助节拍,不断变化安塞腰鼓动作,使其有效连接的基础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呈现出独特的动律形态,在踏踢跳跃的基础上,加大动作幅度,“马步蹬腿”“马步跳跃”等,充分展现了陕北人民那种令人折服的精神状态,是对他们顽强、拼搏品质的客观呈现。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地区还可以将信天游、二人台相融合,也可以将其信天游融入到牛皮影戏中,将建立在说唱基础上的陕北说书巧妙融入到陕北剪纸、农民画中,进行现场表演,吸引游客注意力,促使他们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参与其中,手把手地教他们,使其在欣赏地区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体验、感受地区旅游特色,全面、客观了解陕北地区风土人情,对安塞腰鼓等艺术有全新的认识,吸引更多的游客,不断推动地区旅游业向前发展,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不断提高地区社会大众生活质量,促使我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保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弘扬该地区文化,促使安塞腰鼓这一重要的体育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以及发展,促使地区丰富的安塞腰鼓体育旅游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避免出现严重浪费现象,有效提高其利用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安塞腰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陕北地区的一大特色。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该地区要充分意识到安塞腰鼓的重要性,全面、客观分析其特点、优势等,准确把握其他相关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将多样化的地区民族艺术表演巧妙融入到旅游开发、利用中,丰富地区旅游内容、优化旅游形式,充分展现陕北安塞腰鼓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不断传承、创新、发展安塞腰鼓这一重要传统文化,彰显我国传统文化魅力。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地区旅游业不断向前发展,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使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红伟,郑兵.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与功能价值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6-108.

[2] 张赛赛.文化生态视域下陕西安塞腰鼓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3] 李娟.陕北民间舞蹈的时代精神解读——以安塞腰鼓为例[J].大舞台,2015,(4):185-186.

[4] 高鹏飞.陕北腰鼓运动的历史变迁与传承研究——以安塞、横山腰鼓为个案[J].体育与科学,2014,(3):79-82.

[5] 张应龙.安塞腰鼓发展制约因素与创新传承路径模式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3):204-205.

[责任编辑 史丽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陕北
陕北民歌文化的继承、保护及发展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陕北:黄土地上的生命热力
陕北方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现状研究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八月的陕北
《乐三边》角逐群星奖
余音袅袅的陕北民歌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