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秦岭栈道

2017-11-01 21:44陈铭
生活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栈道秦岭

入秋时分,随作协一干人沿褒斜古道去秦岭腹地一个叫王家堎的小镇采风,才知道秦朝被推翻那会儿,刘邦进关中时,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说的就是在这地方发生的故事。如今这里早已是“天堑变通途”了。宽敞的柏油路沿红岩河蜿蜒南北,河东岸的悬崖峭壁上仍有当年架设栈道时所凿的一排石孔和火烧过的痕迹,残留的几根石柱孤零零的悬在空中,仿佛向南来北往的路人讲述几千年前的那些传说。

我在宝鸡市(古陈仓)入秦岭的关隘古镇益门堡的山上有间住所。这里曾是陈仓古道,也是秦汉以后入川的咽喉要道。著名的宝成铁路和山下的公路沿清姜河盘旋而上,穿过大散关,盘四十八道弯,翻过秦岭山顶便是前往四川的绵绵几百里道路。每每盛夏,我总要去那里住上一些日子,避避暑,或远离拥挤的高楼大厦与人群,感觉很自由很有安全感。

秦岭在宝鸡这一段山峦峻险陡峭,山间多悬崖绝壁,战国时期的秦昭襄王以范睢为相开凿栈道,也就是说在峭壁上凿洞,插硬木或石条为粱,铺木板形成人行栈道,两千多年前的这一举动成就了人类道路史上的奇迹,与古长城、大运河一起被世界列为中华古代人类三大杰出建筑发明。长城是为了防御,而栈道和运河是为了沟通。据我所知,光关中秦岭段现存有栈道记载的就有陈仓道、褒斜道、骆谷道、子午道、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等,均系古代长安通往四川及南方诸省的交通驿道。而我下乡当知青时修水库的褒斜道斜峪关,至今还存留一柱巨大的石头,传说是三国那会儿关羽饮马时用过的拴马石。

秦岭是一座神山,自三、四纪陆地板块碰撞崛起的山石地貌,亘古以来就东西横卧于九州方圆中心,秦人以此山自铭,以秦川渭水磨砺兵马,横扫六合,命名中华,也可以说是中华版图的奠基石。秦岭的北边山势似刀削,南面缓缓展开了巴山蜀水,古贤老子沿北麓入函关而来,居楼观台写完《道德经》后,骑青牛如云霞而不知去向。秦人扫六合、统中华后刀枪入库,放马南山的那些高崖谷壑,如今信奉老子的人们纷纷隐居于此,皈依自然之原始风尚。更不要说历代文人骚客在这里留下的诗篇墨迹引人神往。每次回秦岭小住,我总喜欢坐在阳台上发一会儿呆,让脑子空白一会儿。能在这满眼苍翠的山涧,看溪流潺潺,沐爽风习习……如果再去想尘世间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噪杂,你说是不是有病哦!

我喜欢秦岭的雄浑厚重,有北方爷们气派。闲暇时穿行其中,一路悬崖上先人留下的石梁,栈孔,驿站废墟,往往会引人联想起当年人踩马踏的过往。三国时期刘备诸葛亮在汉中建立了征战曹魏的基地,这些关隘山高谷深,人烟稀少,北可剑指关中腹地,南可抵达汉中门户,是进退自如的兵家要道。想想看,金戈铁马,战事频繁,羽书飞驰,烽烟几十年,直到剑门关被破,魏军直捣蜀国成都。……大千世界,世事无常啊!徒步其间,让人平添多少岁月之感叹。

最有意思的是我想起大唐盛世,国力强盛,经济繁华,经过大规模整修,这些沟壑峡谷成了关中与南方诸省贸易来往的通道。据史书记载,当时有三十里一驿站、十里一邮亭之说。整个唐代几个关口成了官驿大道,尤为畅通;但也成了后来几朝皇帝躲避兵变,逃亡四川的必经之路。

譬如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泾源兵变,德宗皇帝李舒带着嫔妃们经骆谷入汉中。更为狼狈的是德宗一百年后的大唐第18位僖宗皇帝,因黄巢围了长安,在腊月滴水成冰的时节,偷偷溜出皇宫从骆谷栈道逃亡四川。唐末进士韦庄《立春日作》有诗咏其事:“九重天子去蒙尘,御柳无情依旧春。今日不管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更有趣者是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綠山叛乱,杨贵妃随唐明皇逃亡四川,经过的那条路正是我们采风去的褒斜道,也正是日日为杨贵妃快马送荔枝的官道之一,因途经驿站马嵬坡时军队哗变,杨玉环也因此香消玉殒,死在乱军之中。杜甫《哀江头》诗曰:“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往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那回的褒斜道上,可谓“车辚辚马萧萧,魂断马嵬路遥遥”。《明皇别录》里记载:“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即入斜谷……”

史诗早已发黄,而青山绿水依旧。如今的秦岭依然好山好水,待久了你会生一种禅意,你会越来越喜欢一年四季里,它带给你的丰硕与空灵。有空了,跟我去那里穿山越岭的走一走,捡拾一些先人遗留的箭矢,以及镌缩在孔洞里千年万年不肯散去的乡愁,若不小心你会变成神仙的。

作者简介:陈铭,作家、诗人、收藏家,广东中国作家第一村驻村作家,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家》杂志特约编辑。

摘自《搜狐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栈道秦岭
《秦岭记》后记
科学家发现秦岭金丝猴过冬秘笈
玻璃栈道
中国玻璃栈道
大秦岭 东方的阿尔卑斯山
秦岭书(组诗)
秦岭作证
游玻璃栈道
玻璃栈道惊魂
玻璃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