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2017-11-02 03:25麻成忠蒋忠敏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臂丛利多卡因罗哌

●麻成忠 蒋忠敏

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麻成忠 蒋忠敏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急诊单侧上肢外伤手术病人6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舒芬太尼组),应用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5ug(25ml),Ⅱ组(对照组),应用1%利多卡因+0.25%啰哌卡因(25ml)。两组患者均行臂丛阻滞后,生命体征及感觉阻滞、运动阻滞,10min,2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VAS疼痛评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完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Ⅰ组明显长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min,2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VAS评分,Ⅱ组大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和麻醉后SBP、DBP、HR等指标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也未发现恶习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论:1%利多卡因+0.25%罗派卡因复合舒芬太尼15ug明显增强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延长疼痛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且术后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舒芬太尼;临床观察

罗哌卡因用于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心脏毒性小,但起效时间较长,多卡因多卡因起效快,但相对作用时间短,两种局麻药混合使用同时复合舒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收到良好麻醉效果。舒芬太尼是一高选择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急诊单侧上肢外伤手术病人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17~50岁,体重45~73kg。排除标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禁忌症,长期应用麻醉性镇痛药物,语言障碍,精神疾病,凝血障碍、局部感染局麻药过敏史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所用药物为:舒芬太尼(批号:100603,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罗哌卡因(批号:0010011FP,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利多卡因(批号:10122532,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两组用药方法:Ⅰ(对照组):应用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25ml),Ⅱ(观察组):应用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5ug(25ml),两组局部麻醉药中均不加肾上腺素。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未用术前药,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用多功能麻醉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肌沟臂丛神经阻滞,均由同一位麻醉医生操作,患者主诉有异感后注入麻醉药物25ml。常规面罩给氧,氧流量6L/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感觉起效时间,完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运动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记录两组患者阻滞后,10min、2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VAS疼痛评分。同时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参数的变化。

1.4 运动阻滞评分

采用改良BAomage运动神经阻滞评分法:0级:无麻痹;1级:不能屈肘关节;2分:不能抬上肢肢,但;3级:不能屈指关节,评定上肢运动神经阻滞并记录起效时间(注药至BAomage评分达1级所需时间),最大运动阻滞出现时间(BAomage评分达3级所需时间)。

2 结果

2.1 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完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Ⅰ组明显长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min、2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评分Ⅱ组大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麻醉前和麻醉后SBP、DBP、HR等指标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也未发现恶习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min,x±s)

3 讨论

罗哌卡因作为一种酰胺类局麻药,广泛用于神经阻滞麻醉,其特点是效能强,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小但起效相对较慢。有报道推荐采用0.25%~0.375%低浓度药液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实验采用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复合舒芬太尼15ug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

舒芬太尼(Sufentani,Suf)为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舒芬太尼脂溶性高,是吗啡的1000倍,芬太尼的2倍,更容易穿透神经细胞膜和血脑屏障,主要作用于脊髓表面阿片受体起作用,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5~10倍,并具有起效快、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无组胺释放等特点[1]而起效更快,镇痛作用更强,持续时间也更长。结果显示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复合舒芬太尼15ug混合液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后,明显增强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延长疼痛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且术后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4 结论

1%利多卡因+0.25%罗派卡因复合舒芬太尼15ug 明显增强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延长疼痛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且术后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单位:仁济医院医院麻醉科)

[1]金昔陆,池志强.阿片受体激动剂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和应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9,16(1):1-5.

[2]黄宇光,徐仲煌,罗艾伦.外周区域阻滞与术后镇痛的新观点和新方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5):275-277.

[3]于永浩,刘宏伟,闫东来等.舒芬太尼对上肢手术病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11(25):868-869.

猜你喜欢
臂丛利多卡因罗哌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规范康复疗法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