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研究

2017-11-02 03:25余华雅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楔形卧床胃肠功能

●余华雅

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研究

●余华雅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4月78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9例。常规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胃楔形组实施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胃间质瘤治疗效果;手术平均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胃肠功能时间;患者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胃楔形组胃间质瘤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胃楔形组手术平均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胃肠功能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胃楔形组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高,可缩小切口,减少出血,术后并发症少,可缩短卧床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胃间质瘤;可行性

胃间质瘤为潜在恶性倾向侵袭性肿瘤,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病情进展后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等症状,需及时治疗,避免出现腹腔和肝脏转移[1]。本研究分析了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6年4月78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9例。胃楔形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36-79岁,平均(54.91±2.58)岁。常规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37-79岁,平均(54.25±2.55)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根据肿瘤情况选择合适舒适,良性肿瘤沿着肿瘤边缘2厘米进行胃切除,潜在恶性肿瘤者沿着瘤体边缘4厘米进行胃切除;恶性肿瘤者沿着瘤体边缘5厘米进行胃大部切除;若达不到上述要求则实施全胃切除。

胃楔形组实施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气管插管麻醉,在腹腔镜下,确定肿瘤部位,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局部切除胃体前壁,用超声刀将胃体后壁肿瘤周围韧带分离,并进行肿瘤局部切除。术中不可夹持肿瘤,避免肿瘤破裂以及浆膜不完整现象的发生,若肿瘤较大则通过切除相应部位淋巴结达到肿瘤切除目的[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胃间质瘤治疗效果;手术平均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胃肠功能时间;患者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显效:病灶切除,1年无复发,无并发症;有效:症状好转,术后出现轻微并发症;无效:症状无改善,并发症较多。胃间质瘤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3]。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作t检验、χ2检验,结果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间质瘤治疗效果相比较

胃楔形组胃间质瘤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胃间质瘤治疗效果相比较[例数(%)]

2.2 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

胃楔形组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如表2。

表2 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例数(%)]

2.3 两组手术平均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胃肠功能时间相比较

胃楔形组手术平均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胃肠功能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平均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胃肠功能时间相比较(±s)

表3 两组手术平均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胃肠功能时间相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平均长度(cm)平均出血量(ml)卧床时间(h) 恢复胃肠功能时间(d)常规组 39 10.15±2.15 68.02±11.13 14.52±2.92 3.13±0.67胃楔形组 39 5.24±0.91 45.98±2.66 10.26±1.57 2.26±0.24 t 8.214 9.324 10.021 12.813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近年来,胃间质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其危险性和核分裂数、肿瘤大小相关,目前对胃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切除肿瘤[4-5]。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越来越常用,其和常规手术对比,可在腔镜下用切割闭合器进行胃楔形切除,用超声刀进行胃周韧带游离,无需进行缝合和打结,手术操作简便。为避免肿瘤破裂,在取标本的时候需将标本置入标本袋,并经扩大脐部切口取出更简单,对患者生理影响更小,更有利于术后恢复[6-7]。本研究中,常规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胃楔形组实施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胃楔形组胃间质瘤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胃楔形组手术平均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胃肠功能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胃楔形组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高,可缩小切口,减少出血,术后并发症少,可缩短卧床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瑞安市中医院科室外科)

[1]曹永宽,罗国德,周均等.三种腹腔镜术式在48例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1,5(2):162-164.

[2]吕柯,宋展,王新伟.腹腔镜胃腔外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附49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9):1282-1284.

[3]张茜,张宏艳.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52-1953.

[4]冯家立.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4(3):313-315.

[5]秦鸣放,王震宇,李焕喜等.胃间质瘤的早期诊断及微创治疗[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4):254-257.

[6]杨平,邓建中,程龙庆等.双镜联合技术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03(2):178-181

[7]常青,党建锋,吴惠泽等.腹腔镜下切除胃间质瘤25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20(1):63-65.

余华雅(1986~),医师。

猜你喜欢
楔形卧床胃肠功能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楔形接头在HS875HD钢丝绳抓斗上的应用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钢丝绳楔形接头连接失效分析与预防
Eight Surprising Foods You’er Never Tried to Grill Before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