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用于异位妊娠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2017-11-02 03:25张邑江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甲氨蝶呤包块异位

●张邑江

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用于异位妊娠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张邑江

目的:探析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异位妊娠患者84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42例,利用甲氨蝶呤实施治疗,观察组42例,选择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有效率71.43%;观察组治疗后一周以及治疗后2周包块直径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结论: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广泛应用。

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属于一类多发产科疾病,主要为输卵管妊娠,当前治疗异位妊娠主要选择药物方法,该方法能够避免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同样可以达到将胚胎杀死,将盆腔积血消除[1-2]。本研究具体分析选择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1 资料、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中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平分后4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平均为(27.2±3.3)岁,平均孕次(1.6±0.3)次;4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为(27.5±3.1)岁,平均孕次(1.5±0.4)次。2组基本资料中的性别、年龄各项内容相比较,存在良好一致性,能够对比研究(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治疗,每天服用0.4mg/kg甲氨蝶呤,每天服用2次,持续治疗5天。观察组选择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其中甲氨蝶呤每天使用1次,选择0.4mg/kg甲氨蝶呤对患者实施肌内注射,另外每天口服2次米非司酮,每次服用50mg,持续治疗5天。

两组患者每次用药后都要保持卧床休息,确保大便持续通畅,同时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间隔三天帮助患者进行1次血常规复查。

1.3 疗效评价

治愈:患者腹痛以及阴道流血症状均不见,血β-HCG恢复到正常水平,附件包块消失;好转:患者阴道流血及腹痛症状明显改善,血β-HCG水平接近正常,附件包块明显缩小;无效:阴道流血症状以及腹痛症状更加严重,有内出血情况出现,血β-HCG水平出现明显波动,附件包块基本没有缩小,甚至更加增大。总有效率以治愈率和好转率之和计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一个星期、治疗后2个星期包块直径。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结果为90.48%,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结果为71.43%,结果对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包块直径

治疗前两组包块直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一周以及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包块直径均有减低,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对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包块直径比较(±s,cm)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包块直径比较(±s,cm)

分组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治疗后2周观察组 42 3.75±0.62 2.02±0.16 1.13±0.05对照组 42 3.59±0.52 2.79±0.31 2.01±0.16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有1例患者出现血白细胞值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者有2例,出现血白细胞值降低的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结果对照没有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以往由于缺乏良好诊断技术,一般在患者出现急腹症时才能够得到确诊,且多选择手术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由于手术会形成创伤,所以术后可能出现感染或者盆腔粘连,同时可能复发异位妊娠,提高患者不孕的可能性,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3]。当前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B超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异位妊娠在早期可以得到准确诊断,同时,选择药物方法而不是手术方法实施治疗,可以将患者生育功能保留下来,并且有助于消除患者对手术的不安、焦虑以及恐惧感,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康复[4]。甲氨蝶呤是一类抗代谢药物,可以对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形成有效抑制,对二氢叶酸向四氢叶酸的还原形成干扰。用药后可以阻碍滋养细胞生长,停止异位妊娠胚胎发育,达到治疗目标。米非司酮将蜕膜作为靶器官,可以将孕酮结合孕酮受体取代,加快蜕膜变性及坏死,促使绒毛缺乏血供而最终发生变性、坏死[5]。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药效特点,从而有助于疗效的提升。

本研究选择甲氨蝶呤以及米非司酮对患者实施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通过结合两种药物一起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48%,较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率71.43%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一周以及治疗后2周包块直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没有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甲氨蝶呤以及米非司酮联合用于治疗异位妊娠,可以提升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同时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可以保证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大邑县人民医院)

[1]章雪珍,樊兰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64例[J].中国药业,2013,22(1):57-58.

[2]金晶,王燕,黄燕明等.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105例[J].医药导报,2016,35(6):619-621.

[3]张春燕.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50例[J].中国药业,2013,22(1):74-75.

[4]唐晓容.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8):552-554.

[5]张艳环.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2-13.

猜你喜欢
甲氨蝶呤包块异位
包块型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