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保健对优生优育的影响及相关因素解析

2017-11-02 03:25梅青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待产围产期发病率

●梅青

围产期保健对优生优育的影响及相关因素解析

●梅青

目的:分析围产期保健对孕妇优生优育产生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进行围产期保健的300例待产孕妇作为保健组,同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未进行围产期保健的300例待产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新生儿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保健组的新生儿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地区为农村、孕妇年龄超过30岁、孕检次数不足3次和孕前3个月用药孕妇的新生儿缺陷发病率相对较高(P<0.05),但孕妇的孕周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缺陷的发病率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孕妇优生优育的主要因素包括产检次数、孕妇用药、孕妇年龄和地区,围产期保健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缺陷的发生率,宜广泛推广。

围产期保健;优生优育;影响因素

围产期保健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通过对孕妇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其掌握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选择优生优育的生活方式或行为,对降低新生儿缺陷发病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基于此,本研究随机选取了进行围产期保健的300例待产孕妇作为保健组,同时未进行围产期保健的300例待产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围产期保健对孕妇优生优育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进行围产期保健的300例待产孕妇作为保健组,同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未进行围产期保健的300例待产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其中保健组年龄为21岁~40岁,平均年龄(28.72±3.36)岁,孕周为28~42周,平均孕周为(38.75±1.22)周。对照组年龄为21岁~42岁,平均年龄(29.46±3.81)岁,孕周为29~43周,平均孕周为(38.63±1.17)周。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孕妇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随访调查待产孕妇的新生儿基本信息,针对两组新生儿的新生儿缺陷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出现新生儿缺陷孕妇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地区、年龄、用药史、孕检情况、分娩方式和怀孕周期,分析其对新生儿缺陷产生的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测量和统计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处理,对其统计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进行数据检测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新生儿缺陷发生情况

保健组内共有4例新生儿出现了缺陷,新生儿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新生儿缺陷发生率比较[n(%)]

2.2 影响孕妇优生优育的相关因素分析

研究针对出现新生儿缺陷的16例孕妇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孕妇的地区、年龄、孕检次数和用药情况均对新生儿缺陷产生了影响,其中以地区为农村、孕妇年龄超过30岁、孕检次数不足3次和孕前3个月用药孕妇的新生儿缺陷发病率相对较高,与组内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孕妇的孕周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缺陷的发病率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影响孕妇优生优育的相关因素分析[n(%)]

3 讨论

大量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每年的2000万新生儿当中,约有1%的新生儿为记性或缺陷儿,其对我国的人口素质提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的健康发展[2]。围产期保健作为一种护理干预模式,其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信息传递的方式,以此来提高孕妇对产前优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积极改变孕妇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减少了相关不利因素对孕妇生产产生的影响,对降低我国的新生儿缺陷发生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在围产期保健的过程中,医疗机构需要专门为优生优育开设相关的保健部门,同时安排具有专业经验和良好沟通能力的医护工作人员,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围产期保健工作,使孕妇可以在怀孕期间了解到提高新生儿质量的相关知识,同时了解到不良生产结局所带来的危害以及预防方法等,为孕期干预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新生儿结局的改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保健组的新生儿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地区为农村、孕妇年龄超过30岁、孕检次数不足3次和孕前3个月用药孕妇的新生儿缺陷发病率相对较高(P<0.05),但孕妇的孕周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缺陷的发病率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影响孕妇优生优育的主要因素包括产检次数、孕妇用药产妇年龄和产妇地区,通过围产期保健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缺陷的发生率,发挥出优生优育对我国人口素质提升的价值,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刘海花,傅文敏.孕期保健对优生优育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探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10):756-757.

[2]王景香,刘运华.围产期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8(22):856-857.

[3]高爱芹.婚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优生优育的影响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3):72-73.

猜你喜欢
待产围产期发病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中药渣发酵物对围产期母猪粪便菌群和代谢产物的影响
围产期时间定义
自由体位待产及分娩对活跃期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持续全程胎心监护在待产孕妇中的应用分析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