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017-11-02 03:25王晓英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脂血症颈动脉硬化

●王晓英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王晓英

目的:观察三高症对老年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和作用。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年龄大于60岁的脑梗死病人112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所选取的病人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依据病人的颈动脉彩超结果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每组病人各56例,之后分析研究病人高脂血症、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病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的病人,其患病率明显要比对照组更高,通过分析研究发现,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为诱发老年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结论: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对年龄大于60岁的脑梗死病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如果老年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一定对血糖以及血压等指标实施科学有效的控制。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老年脑梗死病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而这也是脑梗死病人较为普遍的危险因素[1]。目前临床在治疗以及诊断老年脑梗死病人中,已经将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当成最关键的监测指标,此项目利用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血糖以及血压等指标的监测,同时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分析老年脑梗死病人中其血压以及血糖等其病情所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2]。本文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年龄大于60岁的脑梗死病人112例作为研究主体,分析三高症对老年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和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年龄大于60岁的脑梗死病人112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所选取的病人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依据病人的颈动脉彩超结果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每组病人各56例。对照组56例病人中男性病人31例,女性病人25例,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为85岁,年龄最小的64岁,平均年龄67.3±2.8岁。观察组56例病人中男性病人32例,女性病人24例,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为86岁,年龄最小的63岁,平均年龄67.7±2.9岁。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以及年龄等相关资料上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对病人颈动脉实施超声检查,分别对病人颈部两侧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实施检查与测量,同时依据评估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标准实施分析与研究,把IMT大于1.0毫米判断是内膜增厚,如果IMT大于1.5毫米则表示已经出现或者形成了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对病变的相关信息实施记录与分析。其次,对高血压病人实施有效的筛选,依据不同病人的不同实际情况,包括血压分型标准,病人在治疗的每天早上8点对血压实施测量,全部使用标准汞柱式的血压计,对病人的右臂实施测量,同时每次测量的次数都为三次之后去平均数值,如果病人的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或者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则判断病人是高血压。另外,糖尿病的筛选,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空腹血压的测定大于等于7.0mmol/L,另外在测量之前的八小时内不能有任何的饮食情况,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大于等于11.1mmol/L,病人只要满足其中的任何要求即为糖尿病病人;最后高脂血症病人的筛选,如果病人的胆固醇大于等于5.2mmol/L,或者三酰甘油大于等于1.7mmol/L则判断其有高脂血症,另外需要特备注意的是,如果脑梗死病人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大于等于2.6mmol/L则也能够诊断是高脂血症。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如下表1、2所示。

表1 两组病人血脂、血压以及血糖对比分析

表2 高脂血症、高血压以及糖尿病两组病人患病情况比较研究(n、%)

3 讨论

临床研究早已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导致病人全身动脉出现病变最终而诱发一系列疾病,该疾病是诱发缺血性脑瘁死主关键最直接的因素[3]。需要指出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但会诱发脑梗死,另外还是临床中脑梗死复发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对于老年脑梗死病人而言,其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合并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病人和没有伴有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病人而言其发病率更高[4]。这主要是由于病人如果血压升高就会诱发颈动脉壁压力,导致动脉壁中膜以及内膜出现不断增厚的情况。在病人血脂升高的情况下,其内皮细胞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此就会诱发平滑肌细胞出现异常增生的情况,最终导致其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徐梦怡,周俊山,刘宇恺等.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2):85-88.

[2]李巧薇,谭少华,李丽娟等.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5,21(13):2161-2163.

[3]杨军,邵蕾.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评价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2):1324-1325.

[4]张晋霞,张志勇,刘斌等.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2(9):2381-2382,2383.

猜你喜欢
高脂血症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