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研究

2017-11-02 03:25周福祥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内科病程

●周福祥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研究

●周福祥

目的:通过对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慢性支气管炎的的治疗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均接受中医内科治疗,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咳嗽消退时间、喘息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较对照组短,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医内科疗法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同时也有着复发率低的效果,因此十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同时该种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或者呼吸困难等症状。鉴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高,病程长等特点,在临床上为了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择治疗方式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我院在所收治的共50例支气管炎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进行了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25例患者为一组。对照组中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6:9;年龄为51-68岁,平均年龄为(59.65±4.16)岁;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3.91±0.41)年。观察组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4:11;年龄为50-70岁,平均年龄为(59.40±4.08)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3.49±0.39)年。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性别比较、年龄比较以及病程比较等,差异均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方式,具体包括:取0.5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融入至浓度为5%的250毫升葡萄糖注射液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一天用药一次;取80毫克注射用胸腺肽,将其融入至浓度为5%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中(250毫升),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一天用药一次;取喷托维林氯化铵糖浆,一天使用三次,每次25毫克。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均接受中医内科治疗,结合患者的证型为其开展辨证治疗,若患者为风寒袭肺型,可取10克麻黄,15克杏仁,10克甘草进行治疗;针对风热犯肺型患者,可使用7克桑叶,3克菊花,6克杏仁及3克薄荷进行治疗;若患者为燥热型,取桑叶、川贝、梨皮各3克,杏仁4克进行治疗;若患者为痰湿型,取厚朴、陈皮与甘草各10克,半夏15克,茯苓20克;对于痰热型患者,取半夏、贝母及苏子各15克,杏仁与黄芩各20克;对于脾肾阳虚型患者,取15克附子,10克陈皮与肉桂,15克半夏,20克泽泻,山药与党参各25克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证型为其选择合适的药材进行治疗,均取水煎服,一天一剂,分为早晚服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以上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咳嗽、喘息)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咳嗽消退时间、喘息消退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情况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详细结果见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口干口苦4例,头晕2例,呕吐3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仅2例患者出现口干口苦症状。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需要长时间的进行治疗,时间越长,西药使用所产生的副作用也将越大。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现象加剧,慢性支气管患者数量也有所上升[1]。因此,当前阶段积极的找到有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案显得格外重要。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对患者进行肝肺脾肾等功能的全面调节,从而促使患者的慢性支气管炎能得到有效的治疗[2]。经现代药理证实,在中医药辨证治疗中所使用的中药材均可对炎性因子的分泌进行有效的抑制,将患者局部的炎症反应缓解,且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病毒性微生物[3],将患者体内白细胞自身的吞噬功能增强,为此该药物可以对患者的机体进行保护,对提升患者机体的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结果表明,给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开展中医内科治疗,可以结合患者的具体证型,为其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可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此外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且可对疗效进行保证。综上所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今后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作者单位:渭源县新型合作医疗管理委员办公室)

[1]尹岩.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29):180-181.

[2]刘爱萍.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24):83-84.

[3]王震.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6,(05):113-114.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内科病程
内转科型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