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

2017-11-02 03:25桂一惠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脑梗塞肢体康复

●桂一惠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

●桂一惠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2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的治疗有效率同样比对照组更高(91.7%>75.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加快脑梗塞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

早期护理干预;脑梗塞;语言、肢体康复;应用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脑梗塞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该病具发病迅速、病情发展快、致残率、死亡率高等特点,患者多会出现失语、偏瘫、等症状[1]。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2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2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54~74岁,平均年龄(61.1±2.7)岁。对照组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57~73岁,平均年龄(61.7±3.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照均衡,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办法,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心理因素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脑梗塞的治疗和护理效果。脑梗塞患者由于失语或长期卧床,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对治疗和护理产生抵触情绪,不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医护人员需要多鼓励和安慰患者,给予其情感支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根据其具体病情及恢复情况,充分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其感受到关怀和照顾,保持平和、健康的心态。②语言训练: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诱导其练习讲话,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保证足够的耐心,积极与予以指导和纠正,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③康复训练首先进行患肢功能位的摆放:当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肢体功能位的摆放,对其进行床上翻身的训练,并对患肢软组织进行按摩,每日2次;其次进行主、被动训练,当患者生命体征显示较为平稳,并且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进展的情况下,便可对患者进行创伤的主、被动运动训练。比如进行手指合并、分开、屈伸以及肘关节的屈伸等,另外还包括梳头、接物、漱口以及接物等;再次对患者进行站立、行走方面的训练,半月后,在护理人员帮助下患者双下肢垂在床边进行坐位训练,步行训练。在帮扶下使患者站立,逐渐使患者在他人搀扶下或独自站立,并开始跨步、跨门槛练习等。在训练时若出现头晕、头痛等情况则立即停止[2]。最后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在最开始的第一周锻炼舌头伸缩,鼓励其练习发音,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重复训练一些简单的词语与发音;第二周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以提问的方式让其回答简单问题,后期难度逐渐升高,训练过程中适时给予患者鼓励,以便增强其治疗的信心[3]。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参考ADL评分(0~100分)。②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参考与Barthel指数评分(0~100分)③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效果,评价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以观察得到的数据用SPSS 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ADL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x±s)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脑梗塞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该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病情凶猛,病情变化快,因此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4]。脑梗塞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和语言功能障碍。但是患者基本都能够通过早期康复训练恢复较为正常的运动和语言功能,进而提高其机体恢复速度[5]。所以,在脑梗塞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需要立即接受早期护理干预。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单位: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1]肖玉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山西护理杂志,2000,14(3):122-123.

[2]陈钢妹,留盈盈,游俊莉,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探究[J].健康研究,2014,34(04):431-432.

[3]曾明梅,李瑞英,马玲,张巧巧,段蔚琨.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6):83-85.

[4]赵冬艳.脑梗塞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3):128-129.

[5]邱亚华,高玲玲.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3):184.

猜你喜欢
脑梗塞肢体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关于脑梗塞患者护理浅析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