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心理认知护理疗法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11-02 03:25戴礼春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满意度心理效果

●戴礼春

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心理认知护理疗法的应用效果观察

●戴礼春

目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认知护理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治的98例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积极对症治疗,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进行系统性认知护理干预,持续4周,应用抑郁自量表(SDS)、生存质量量表(WHOQOF)测评护理前后患者的抑郁、生存质量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的SDS、WHOQOF三项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5%,高于对比组的81.3%(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进行系统性认知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存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抑郁症;认知护理;生存质量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境持续低落、兴趣缺失、消极悲观等,大多数患者还伴有躯体疼痛、睡眠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严重的产生自杀倾向[1]。认知护理干预是现代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基于患者实际,进行系统性心理辅导,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小不良心理的影响,进而达到改善抑郁的效果。本文主要对抑郁症患者开展认知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接治的98例抑郁症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中,均通过临床症状、心理测评等检查确诊,符合《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相关标准[2]。排除不配合、严重躯体病变等患者,对此项研究知情并同意。依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了两组:观察组,49例,男女患者比为28:21,28~64岁,平均(40.1±3.5)岁,病程6~25个月,平均(12.5±1.4)个月,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25例,大专及以上20例;对比组,49例,男女患者比为27:22,25~66岁,平均(38.7±3.6)岁,病程10~25个月,平均(12.8±1.7)个月,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24例,大专及以上19例。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病程等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开展比较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SSRIs抗抑郁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是床头宣教、生活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等方面。观察组同时进行系统性心理认知干预,具体包括:

(1)健康宣教: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情况采取针对性方式进行健康宣教,主要讲解抑郁症的发生机制、表现、危害、防治及预后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患者的认识,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问。同时,要重点讲解个人认知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疾病观和治疗信心,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此外,责任护士可鼓励患者尝试性转变过去的认知行为,以取代当前的传授方式,并鼓励患者提出自身的应对方法,增强其对新认知行为的理解。(2)心理指导:责任护士应主动和患者沟通,以便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再根据患者病史、发病过程等进行个性化护理。在此过程中,需要向患者展现真诚、随和形象,尊重并理解患者,以取得患者的信任,适时鼓励患者分享内心感受和情感,再给予安慰、劝导,鼓励患者宣泄内心感受舒缓郁结。此外,还应鼓励患者家属参与进来,嘱其给予患者更多关爱和照顾,让患者感受家人的爱,树立治愈信心。(3)社会支持:每周组织患者进行座谈会,鼓励患者间分享一周内的治疗心得。通过集体交流和讨论,一方面能让患者间有效沟通,有助于患者尽快回归社会和家庭,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成就感,调整心理,促进康复。此外,鼓励患者把自身面对的问题和困惑作为交流话题,集体讨论,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责任护士需对患者的错误认知予以纠正,并说明理由,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识。

1.3 效果观察

护理前后应用SDS量表评测患者的抑郁改善情况,以中国常模50分为界值,分值越高表示越严重。同时,应用WHOQOF量表评测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3],主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等方面,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越佳。此外,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主要针对护理操作、护理质量、工作态度、人文关怀等方面,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本组患者资料均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数据用(±s)表示,以t检测,计量数据用例数(%)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在护理4周测评,两组患者的SDS、WHOQOF评分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DS、WHOQOF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DS、WHOQOF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比较#P<0.05

组别(n) SDS评分 WHOQOF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49)52.71±3.15 42.36±2.74*#50.68±5.11 68.14±3.18*#对比组(n=49)52.43±3.20 48.62±3.06*51.05±4.84 59.20±3.24*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调查,观察组:满意47例(95.9%),一般2例(4.1%),不满意0例;对比组:满意39例(79.6%),一般8例(16.3%),不满意2例(4.1%),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心理认知干预是临床心理护理中的重要组成,就是针对患者的心理和认知开展干预的护理方式,主要在于改善和强化患者对自身情况的认知,以减小各类因素造成的精神压力,改善抑郁。抑郁症患者往往存在不合群、少言、偏执等情况[4],所以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信任度,形成良好、互信的关系,为后续治疗和护理奠定基础。而心理认知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系统性心理认知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三个方面,本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得到显著改善,生存质量得以提升,整体优于常规护理的对比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比组。可以看出,对抑郁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认知干预,可有效提升疗效,促进患者心理恢复,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歌乐山院区二病区)

[1]马彩娥.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S1):354-355.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M].2015,1.

[3]秦培云.整体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56):11166.

[4]马德娟,马珊珊,马立平.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7):95-96.

猜你喜欢
满意度心理效果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心理小测试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心理感受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