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患者治疗康复中的临床价值

2017-11-02 03:25吴欣华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障碍记忆

●吴欣华

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患者治疗康复中的临床价值

●吴欣华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患者治疗康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精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结果: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护理干预;老年精神患者;临床应用

为了探究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老年精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66—83岁,平均年龄(67.2±7.3)岁。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67.8±7.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医嘱给予营养脑神经细胞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睡眠管理、运动指导、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干预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因对于周围发生的事常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不相符的反应而受到其他人不友好的对待,使患者心理受到伤害,常表现为自卑、敏感多疑、易发脾气、易激惹。因此,接触患者时首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患者认识其疾病相关知识和发展规律,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减轻患者对外周环境的防备心理;其次,开展多种娱乐活动对于患者表现出的正确行为给予奖励,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最后,尊重患者的人格,加强沟通,耐心倾听,及时了解、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2.2 行为干预

规范患者的日常行为,使患者养成正确的习惯。①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计划,包括定时起床、更衣、吃饭、洗漱、大小便及沐浴等,在此过程中指导患者借助定时钟或记录本进行提醒,尽可能形成习惯,能够自己独立完成。②根据患者的体能和智能情况,重复训练,让患者叙述每天做的事情,如模拟做饭、打扫房间等。③陪伴患者进行户外安全训练,3次/周,1h/次,教会患者如何保证自身安全,寻找正确回病房的路径。

1.2.3 记忆力训练

通过对患者的视觉、触觉、听觉的感官刺激进行记忆力训练。反复给患者讲解数字、文字、图片、实物,要求患者家属将患者曾经参与过的一些生活趣事等制作成相册,让患者反复记忆并辨认叙述;鼓励患者家属多次给患者讲述有趣、温情的回忆片段,使患者增强记忆的同时感到生活的有趣与爱,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病情的发展。

1.3 评价指标

采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daily living,ADL)评估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MMSE量表内容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共19项,回答正确得1分,问答错误0分,最高得分为30分,27—30分为正常,<2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ADL包括2部分内容:一是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共6项,包括上厕所、进食、穿衣、梳洗、行走和洗澡;二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共8项,包括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和自理经济,单项分1分为正常,2—4分为功能下降;总分低于16分为完全正常,高于16分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最高分为64分[1]。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展开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按α=0.05的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比较(±s)

?

3 讨论

认知功能障碍包括:①感知觉障碍,如感觉过敏、感觉迟钝、内感不适、病理性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等;②记忆障碍,如记忆过强、记忆缺损、记忆错误等;③思维障碍,如抽象概括过程障碍、联想过程障碍、思维逻辑障碍、妄想等[2]。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住院期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联合并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做好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安全护理及认知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延缓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日常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现存生活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MMSE总评分高于对照组,AD L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行为、记忆力等多方面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最大限度调动患者的潜能,提高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减缓病情发展,甚至促使某些症状好转。综上所述,对老年精神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

[1]翟恩会.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6,(06):1144-1145.

[2]杨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5,(05):135-136.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障碍记忆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