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

2017-11-02 03:07董传婷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不合理药师药学

董传婷,韩 瑜

(济南市儿童医院,山东 济南 250022)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

董传婷,韩 瑜

(济南市儿童医院,山东 济南 250022)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方法 本文将我院采用临床药师干预临床用药的时间(2016年3月)作为时间间隔,分别于2015年11月~2016年2月以及2016年4月~2016年7月这两个时段各随机抽取3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患儿常规用药管理及临床药师药学干预。观察患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合理用药行为发生率、不良反应(恶心、头晕)发生率、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合理用药行为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抗菌药物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且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二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药学干预用于临床用药管理,可有效提升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减少抗菌药物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价值极高。

临床药师;不合理用药;药学干预

在缺乏制约、职业道德素质偏低等因素的影响下,临床中的不合理用药行为变得越来越普遍[1]。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经济负担,还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威胁作用。为改善这种现象,本文将临床药师药学干预用于临床用药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现将64例患儿的临床用药状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将我院采用临床药师干预临床用药的时间(2016年3月)作为时间间隔,分别于2015年11月~2016年2月以及2016年4月~2016年7月这两个时段各随机抽取3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前者划分为对照组,后者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4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3.2±2.5)岁。观察组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4.4±1.3)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由临床医师常规给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具体干预方法为:①将《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指导原则》作为基本参照,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患儿病历、临床医师开具处方等进行审核评价。指出不合理用药问题,上报至行政部门,由其对产生不合理用药行为的临床医师进行处罚;②临床药师参与患儿的每日查房,观察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纠正不合理用药问题,并从中总结出完善的合理用药培训方案,定期对临床医师进行培训,以降低其不合理用药行为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不合理用药行为发生率。

观察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分项包含恶心、头晕两种。

观察患儿的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选用SPSS 20.0软件对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的分析分别选用t检验和x2检验。当P<0.05时,可判定患儿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不合理用药行为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18.75%、不合理用药行为发生率6.25%,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40.63%、不合理用药行为发生率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不合理用药行为发生率 [n(%)]

2.2 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的恶心发生率3.13%、头晕发生率3.13%,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的恶心发生率25.00%、头晕发生率21.86%,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n(%)]

2.3 患儿的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儿的抗菌药物费用(531.08±35.66)元、住院时间(14.92±1.07)d,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的抗菌药物费用(1987.29±126.33)元、住院时间(19.27±1.28)d,两组患儿间的抗菌药物费用差异、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儿的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时间(±s)

表3 患儿的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时间(±s)

患儿组别 n 抗菌药物费用(元) 住院时间(d)对照组 32 1987.29±126.33 19.27±1.28观察组 32 531.08±35.66 14.92±1.07 t-12.88 4.85 P-<0.05 <0.05

3 讨 论

不合理用药可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引发耐药性增加,加剧患儿的经济负担[2]。本文将临床药师药学干预用于临床用药管理中,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合理用药行为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均得到有效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临床推广。

医院应采用临床药师药学干预模式开展临床用药管理工作。

[1] 谭 森,易多奇.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2:259-260.

[2] 陈 岩,张 良,陈 淼.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4,30:180-181.

R969

B

ISSN.2095-8242.2017.46.9037.02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不合理药师药学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中韩药师交流签约活动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