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抢滩”雄安新区

2017-11-02 18:18席志刚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抢滩华夏银行金融服务

席志刚

自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后,各大金融机构纷纷表态全力支持雄安建设,银行、保险、

证券等金融机构争相抢滩登陆。华夏银行等机构已经在此新设分支机构

8月15日,华夏银行安新支行正式开业,成为雄安新区成立后,全国首家在此新设开业的金融机构。

与此同时,筹建中的容城支行已完成选址工作,开业在即。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华夏银行已抢占先机,完成战略布局,稳居雄安新区金融第一梯队。

4月11日,河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和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向河北省委、省政府上报了《关于金融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情况报告》。

《报告》指出,要从六方面争取以最大的政策力度支持金融发展。金融机构将此《报告》视为对接雄安新区的指导性文件,应声而动。目前工、农、建、中、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还有国家开发银行等三家政策性银行,已经计划设立雄安新区分行。

不过,捷足先登者却是北京市属最大的股份制金融企业华夏银行。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行动早加上一系列机缘巧合,使华夏银行成为第一家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实际上,雄安新区设立之前,华夏银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布局上,就已经重点考虑到了保定地区,并延伸到了安新和容城。将安新和容城纳入保定二级分行,是华夏银行内部的战略安排,这种安排恰好匹配了国家的战略需要。

华夏银行安新支行5月24日批复筹建,6月20日确定了智慧银行的定位,8月15日开业。

全程参与筹建安新与容城支行的华夏银行办公室主任张国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若是新开设传统分支行,这个速度不足为奇,但作为雄安新区的首家智慧银行,这样的速度则可谓“雄安速度”。他说,安新支行是“抢”出来的,没有环节上的丝丝相扣,就不能保证8月15日开业。

安新支行是华夏银行智慧银行旗舰店,也是雄安新区智慧银行标杆,待容城支行开业后,将设立雄安支行,提升华夏银行服务雄安新区的层级。

目前雄安新区银行网点均为支行,授信授权都比较小,李民吉反而将此视为机遇。他认为,随着大量央企总部、知名企业迁往雄安新区,或设立地区总部,它们在现金管理、投融资、科研院校创新等方面都能催生大量的金融需求,将给各类金融机构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先站住脚,再考虑大开大合”

中国新闻周刊:率先入驻雄安新区对华夏银行的发展有何作用?将优先解决哪些问题?

李民吉:去雄安新区首先是响应中央号召,其次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雄安新区需要支持什么,北京就坚决支持什么”的要求,作为北京市属最大的国有金融机构,我们责无旁贷。往大了说,这是政治担当,也是华夏银行对国家大事的态度和能力的体现。

再就是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蕴含着极大商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高点定位这三点,足以吸引嗅觉敏锐的金融机构。

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多层对接机制及后续举措。总、分、支三级成立重点项目营销小组,对外形成与政府类、大型国企、上市公司在创新平台建设、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上的对接;对内与总行金融市场部、资产管理部、资产托管部等部门形成对接机制,提高项目信息搜集、沟通、审批效率。

总、分行将全力加强与雄安投资公司的联络与对接,重点在新区建设和补偿资金两方面开展工作。

计划设立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专项基金(暂定名),基金总规模200亿元,围绕新区土地预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等提供融资服务。支持新区产业升级,为雄安新区内现有低端聚集产业(服装加工等行业)的整体迁出安置等提供资金支持。

运用绿色金融产品,通过与世界银行合作的“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以及“碧水蓝天产业基金”,支持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改造,水、土、气污染治理等项目,支持新区建设宜居绿色生态城市。

紧跟北京市政府、市国资委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各项举措,支持北京市国企、学校、医院、科研单位等转移承接项目。同时为进入新区的上市公司并购整合等提供“投、融、顾、信”一体化金融服务方案。

针对新区建设农村补偿款的发放、使用,将积极研发创新产品,通过信托基金、专项理财等产品的闭环设计,一方面帮助农民做好补偿款的保值增值工作,一方面将补偿款归集资金支持新区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开展。

中国新闻周刊:未来进入雄安新区的金融机构会很多,其中不乏金融巨头,华夏银行如何面对未来竞争?

李民吉:现在雄安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有限,主要是工、农、中、建“四大行”国家队。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华夏银行是这个方阵中的第一家,这是历史性起点,没有历史经验可借鉴,完全靠自己去发展。

雄安新区的建设,华夏银行掌握历史先机。我们考虑,进入雄安新区后先站住脚,把传统优势放大,然后再考虑大开大合,发挥比较优势、创新优势。

在雄安新区,我们率先在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两端发力。在资产管理端,将综合运用多种融资工具,支持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支持新区绿色智慧新城和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用好协同服务机制,为中央和北京的企業、学校、医院以及总部经济、科技园区等在雄安新区的建设项目提供无缝对接的金融服务。

在财富管理端,前期将重点做好拆迁资金管理,为获得大量拆迁款的农民做好理财服务,通过专业化财富管理,依法合规实现拆迁款的保值增值,把拆迁收入引向正确的轨道。

目前,资产端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地下管网,道路交通,水电气热,包括大气治理、环境治理等,企业要大额度、长周期、低成本的资金,这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挑战。我们很清楚,解决大额度、长周期、低成本这三个维度的资金,就确立了华夏银行在雄安新区的地位,所以要千方百计应对挑战。这需要整合现有资源,靠专业的金融工具、金融手段、金融方法来配套解决。

“政治账经济账都得算”

中国新闻周刊:雄安新区在建设期、发展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一樣,如何确定金融服务的层次?

李民吉:对金融机构而言,因应周期调整服务不是问题,这是业务与时俱进的常态。根据当时产生的具体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在每一个时点上做出相应动态调整,没有那么明显的时间周期界定。

雄安新区设立之初就提出高点定位的基本要求。其建设周期与当年深圳和浦东的建设不可同日而语,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也今非昔比。

直观感受,华夏银行提供的服务层次就是两点,第一是专业,第二效率,这两点不够好,天天微笑服务也没用。我们会围绕专业和效率两个维度来设计服务雄安的制度,实现精准服务。

我认为,客户定位是落实精准服务的基础,对金融机构来说,客户所需的金融服务要求能达到,提供的产品对路,甚至比别人更好,就实现了精准管理、精准服务。

中国新闻周刊:华夏银行入驻雄安新区,不仅有政治上的考量,而且要盈利,如何实现这两者的平衡?

李民吉:这得会算账,政治账经济账都得算。目前雄安新区产业结构、布局还在规划当中,经济支撑能力远远不够。若据此算账,有些个案的账是算不过来的。

我相信雄安新区的金融服务最终形成的资产质量,会优于其他任何地区,金融机构得算总账、算大账、算小账、算细账,实现精准盈利。算总账、算大账一定要有投行思维,把盈利周期拉长,不是3~5年,30~50年盈利就看得更清晰。

银行家要有前瞻性眼光,不能只看眼前的蝇头小利。该做贡献的时候不做贡献,只求回报,可能一时得利,但不会长久。

我们肯定不能做赔钱的事,否则不可持续。从赚钱的角度而言,我们有多种手段,既可以投,也可以贷,也可以是投+贷,还有其他金融市场工具可以使用。

中国新闻周刊:华夏银行如何契合雄安新区的产业政策,并提供产业发展急需的金融支持?

李民吉:目前,雄安新区的产业布局、结构尚在研究规划中,华夏银行进入雄安新区的先发优势,体现在为当地政府安排的一些重大项目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无论是规划引入产业还是北京疏解产业,都是华夏银行的服务对象。此外,华夏银行面向全球,所有服务对象愿意进入雄安新区的,我们都愿意提供咨询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帮助雄安新区招商引资。这不是我们异化出来的业务,而是服务于雄安建设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优势在于,了解我们的客户,熟悉客户所处的产业领域,因此在优质产业引入方面,我们有发言权。换句话讲,我们愿意承担目前雄安新区产业与金融顾问的角色。我们和陈刚书记交换过意见,他也非常希望华夏银行担当这个角色。

比如,北京中关村管委会的很多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在现有的客户群当中,很容易筛选出谁有意愿进入雄安新区,然后我们跟雄安新区管委会商量引入哪一类产业和企业。这是华夏银行直接服务雄安大体系中衍生出的新服务内容。

在产业扶持方面,华夏银行有相应的金融服务工程建设,投、保、贷联动,引入到雄安再恰当不过了。这既要有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思维,还得有现代金融机构的投行思维,需要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等专业手段的支持。这种服务能力才是雄安新区最需要的。

猜你喜欢
抢滩华夏银行金融服务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工行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华夏银行不良压力陡增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中国海军“井冈山”号船坞登陆舰进行抢滩登陆训练
华夏信用卡取现手续费低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