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徐州城市文化品牌的构建

2017-11-02 18:18任云鑫
城市地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城市文化

任云鑫

摘要:本文从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角度,分析了徐州城市文化品牌发展现状及问题,根据徐州城市文化品牌本身塑造的特性,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求为徐州城市文化品牌的枸建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性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品牌;思路对策

文化品牌作为特定城市内部共性文化资源共享的符号标志,在增效增收、转型升级、竞争力提升以及城市形象打造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提升城市文化产业的有效抓手。国外对城市文化品牌的研究较早,但学者观点和看法仍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和定论。如ChenchenHuang,KeunyoungOh,QiongyaoZhang指出,“城市品牌是促进某些地区、城市旅游市场不断发展扩大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推动城市不断快速发展有巨大作用”。ReemanMohamedRehan认为“城市品牌是增强城市形象的有效策略,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强调了城市品牌自身所具有的突出作用”。相比之下,我国起步较晚,关注度不高,其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1)从我国实际出发,把握全国构建城市文化品牌发展过程的一般特征的综合分析。(2)立足自身,对构建城市文化品牌具有的特殊性而做的全面分析。(3)以城市文化品牌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理论分析。当前,徐州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还不能适应当地文化产业迫切发展和优质升级的需要,城市文化品牌的贡献与其文化资源潜力还不相称,影响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优势。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徐州城市文化品牌构建进行探析,以期破解其“名品多,名牌少”的发展困境,为其建设贡献一定意义上的对策与思路。

1研究方法

(1)资料分析法。通过借助网络、图书馆共享资源,充分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近况,分析探索了不同城市构建城市文化品牌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2)应用分析法。通过对所收集徐州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现状的相关资料进行剖析,从中发现打造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期为制定未来徐州城市文化品牌的战略有所帮助。

2徐州城市文化品牌

2.1徐州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

徐州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在充分明确自身文化资源的条件下才能逐渐形成。

2.1.1徐州物质文化

徐州有着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和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留存的各类文物古迹有400余处,其中两汉文化景点有10处,尤以龟山汉墓、楚王陵、兵马俑、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馆等“汉代三绝”系列最具代表性:军事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包括淮塔、九里山古战场、碾庄战斗纪念馆、王杰烈士陵园、新沂马陵山宿北大战纪念地等:彭祖文化、民俗文化景点主要是以淮海食品城彭祖楼、彭祖园、民俗博物馆等为代表。宗教文化资源主要是以水月禅寺、中国第一比丘尼寺(竹林寺)、兴化寺等为代表。除以上历史文化资源外,生态文化资源以云龙山、云龙湖、云龙公园等为代表。

2.1.2徐州非物质文化

徐州是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极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了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及流传于民间的传统知识实践、手工艺技能等。目前,徐州市市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项,其中入选国家级名录9项,省级名录43项,并且部分传统美术和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也已列入生产性保护名录。徐州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极具地方特色的徐州梆子、江苏柳琴戏、徐州琴书、徐州香包、邳州年画、丰县糖人贡、邳州跑竹马等8个项目先后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此外,还有沛县武术、邳州纸塑狮子头、沛县泥模、睢宁落子舞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2徐州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取得的成就

徐州立足打造自身优势文化资源品牌的同时,不断加强推动新型文化品牌的创建。

2.2.1汉文化品牌的巩固

“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两汉文化看徐州”。这是中国目前流行的一种文化旅游者的共识。长期以来,徐州在深入挖掘整合汉文化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不断迎合市场新需求,努力实现与现代文化创意的结合,逐步推动了以“汉代三绝”为代表的汉文化类景点向着新型化方向转型。同时,政府大力实施并扎实推进“舞动汉风”文化品牌塑造工程,加快了汉文化传承与城市形象的推介。通过持续推进“舞动汉风”工程,最终要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景区、品牌活动、品牌赛事、品牌剧目、品牌产品,提升徐州城市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2.2.2新兴文化品牌的发展

近年来,徐州市坚持落实贯彻“长期培育、面向市场、集中打造”的城市文化品牌发展理念。一方面,政府确立了打造书画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品牌、好人文化品牌等为特色的徐州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发展体系,不仅创新丰富了城市文化品牌发展模式,也逐步实现了城市历史记忆的延续、城市建设风格的塑造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愈加彰显了“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城市人文特质。另一方面,企业和群众也积极响应并融入政府号召,全面推进了文化节会、展演展览、体育赛事、精品创作、民间工艺制作等重点特色文化活动项目,逐步使“一县(市、区)一品”的发展格局开始显现。

2.3徐州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徐州在构建城市文化品牌过程中取得一些显著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3.1构建城市文化品牌认识度不足

城市文化品牌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城市财富,也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建设徐州城市文化品牌,需要发挥由政府到企业再到人民群众三个主体的协调与统筹。对于政府而言,较多注重政绩审核,忽略对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没能够给文化发展营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环境规划。对于企业来说,片面注重经济利益而忽略采取新的发展、营销模式,资源浪费问题严重。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讲,由于缺乏直接的相关激励政策、推广力度不深入,使人们对于城市文化品牌的参与度大打折扣。endprint

2.3.2城市文化品牌构建的不充分定位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并不是越多越好,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者应注重定位好城市文化品牌的主攻方向,把握时代需求,在壮大基础上不断创新深层次的品牌衍生,形成有效合力机制,提供完善的保障措施。目前,徐州正大力推进舞动汉风文化工程,实现了一定区域内的有效影响力,但暂未形成享譽国内的声势,其他文化品牌虽然协同共进,却显得合力不足,说明当地在此方面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充分,城市文化品牌意识不强,缺乏统筹、完整、长远的规划。

2.3.3城市文化品牌的推广宣传力度不够

传播媒介的更新升级,新媒体的应运而生,怎么结合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城市文化品牌的推介,受到了徐州的高度关注。长久以来,徐州城市文化品牌的推介只是局限于一定范围的小区域,甚至在城市内部的宣传力度都不大,过度依赖传统媒介,对新媒体的把握利用程度并不充分,城市文化品牌进社区进基层活动也没有得到大力开展推进。因此,导致城市文化品牌传播效果不够显著,良好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也没有树立起来。

3徐州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路对策

3.1创造良好文化氛围

徐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不断挖掘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创新城市文化内涵,为徐州增添更多的文化色彩。此外,还应积极调动作为创新主体的市民主人翁意识,一方面要积极筹备“淮海经济区文化资源博览会”,充分包装、展示和推介徐州城市文化品牌,加快城市文化品牌的营销和推广力度,逐步使徐州城市文化品牌成为淮海地区的鲜明代表,达到不断吸引大型文化活动落户徐州的目的,丰富徐州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加强文化教育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努力创设汉风文华奖、汉风文萃奖等文艺评奖制,提高市民参与性和良好的素质营造,强化城市文化品牌认知度。

3.2增强文化自觉意识

构建徐州城市文化品牌,就要形成全民的文化共识,通过组织文化活动,进行培养教育等形式使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城市文化品牌给城市带来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明白自身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除此之外,还要不断适应建设城市文化品牌的时代需要,加强巩固自身文化素养,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文化创新能力,使文化渗透作用在相关产业部门得到明显强化,实现以文化力的发展带动整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城市内部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都能散发出城市特有的文化气息。

3.3积极引进培养人才

徐州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要以引进培养人才为核心。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规划,加大政府激励和扶持力度,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意设计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也要依托现有创意设计产业园区,引进高端设计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和创意团队,形成规模宏大、层次分明、各展其长的文化创意型人才队伍。

3.4建立多种营销推广机制

首先,要不断加强新旧媒体的联动性,让公众更好更快的了解城市文化品牌,树立起自身良好品牌形象,以获得更多支持,达到快速促进徐州城市文化品牌发展的目的;其次,通过依托徐州地方某一项或某一系列节事资源,开展既丰富、又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以吸引大量民众参与:最后,以提供优质服务性的实际举措来赢得外来人员与徐州本地居民满意的文化体验,进而促进徐州城市文化品牌联想的提升,达到建立起徐州良好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目的。

3.5做好城市文化品牌定位

在徐州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过程中,应首先明确城市自身拥有的文化资源和种类,扬长避短,并对已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整合,结合城市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城市文化发展目标规划,进而确定未来城市的主打文化品牌。

4结论与建议

正如文中所探讨的,要做到成功打造徐州城市文化品牌,就必须要强化整个城市的文化自觉意识,做好城市文化品牌定位,有规划性的打造汉文化品牌及书画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品牌、好人文化品牌等,充分激励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适应改革、走向市场的能力。完善扶持政策,引进和培养文化精英人才和创意团队,鼓励民间文化创作主体的融入,多管齐下,为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增添新的助推器。同时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推广模式,对城市文化品牌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推介,逐步使徐州成为一个集多功能城市文化品牌的国际型大都市。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文化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都市报传播城市文化的创新路径
新时期博物馆的城市功能拓展
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发展关系探讨
小议衡阳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文化性表达
影像文化对建构榆林城市文化的新策略
影像文化对建构榆林城市文化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