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水理论对桂阳城市发展与规划布局影响

2017-11-02 21:26高挺
城市地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生态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

高挺

摘要:中国古代风水理论与现代城市规划关系紧密,它所体现的生态观念依然是目前城市规划的目标之一。文章着重分析风水理论指导下的桂阳古城选址、空间布局以及山水格局的培补,阐述风水理论对桂阳城市发展与规划布局的积极影响,提出理想风水格局下的桂阳城市建设要点。

关键词:城市规划;风水理论;生态观;环境保护

前言:风水理论古称堪舆学,其通过缜密考察、了解自然,利用并改造自然,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集合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以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近、现代相当一段时间内,“风水学”与封建迷信、糟粕相连,但其实“风水”也孕育着朴实的科学道理和丰富的生活哲理,对人的生活、住所乃至整个城市的规划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以桂阳为例,研究风水理论在城市营建中的具体应用,探讨风水理论和城市发展与规划的有机联系。

一、桂阳古城选址布局

桂阳古城始建与东晋元年(317年),城址选择遵循风水理论中“背山面水”的规律形式,形成南水北山的城市格局。古城北枕荆山,城南处有一池300亩的池塘,名曰“锦湖”,是清代时人工挖凿。大山之下的盆地,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环境宜人,为日后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代桂阳在城制上遵循风水学中“藏风聚气”之说,改变了古城南门居中的城市格局,将古城南北向的主街道(北正街和南正街)往城市西部挪移100米,避开了东南方原南门正对的南塔岭,既保护了“纳气口”,又便于人们出行。

二、现代桂阳城市发展格局

从较大的山水格局来看,现代桂阳县南靠骑田岭,北临舂陵江,两者均长达百公里,城镇村落分布于山水之间形成的宽达二、三十公里的丘陵和盆地。舂陵江流贯桂阳全境,骑田岭是南岭山脉的一段,在风水中属于中国境内南龙系列,现代桂阳县的建设布局很好地传承了桂阳古城“背山面水”的风水选址意向。

现代桂阳县城在城市发展轴向上遵循了大玄风水理论中三元九运的发展规律,拟定东北方为主运,在县城东北部建设北湖机场,规划发展东兴新城区。2003年十六大以来,桂阳县沿着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展,以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为目标进行郴资桂一体化建设。在“融郴战略”指导下,桂阳县2011-2023年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指出将大力向城市东北方向拓展,以促进桂阳县与郴州市的融合发展。

桂阳县作为湖南省新兴发展的经济强县,城区人口达33万。其城市建设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考虑未来的城市空间格局,统筹分配现有资源,缓解未来城市的人口压力,营造更加生态化的城市空间。桂阳县城市总体规划与传统风水理论的暗合,恰恰体现两者和谐自然的出发点。

三、风水理论影响下的新城建设

新城区布局符合风水理论。随着2004年县政府、人大、政协、党委机关的办事处迁至龙潭街道,新城区以县政府为轴心进行建设。县政府背靠麒麟山,周围分布着学校、商业广场、居住小区等现代城市设施。

大区域上看,桂阳县位于骑田岭北麓,地势北低南高,山体对桂阳县起到屏障作用,形成局地气候,使冬半年北下的冷空气滞留,南来的暖流滞缓。县政府作为新城区的轴心,以“负阴抱阳”的形式,建于麒麟山南麓,位于北高南低的地段,属“阴地之阳极”,增长了冬半年里的日照时间,极大地减少了局地气候对政府及周边区域的负面影响。

建筑营造凸显生态意境。桂阳县机关办公楼以机关大院和欧阳海广场为中轴,四周依次分布“笔、墨、纸、砚”的“文房宝”造型的建筑物。县机关的建设改变了四面的峦头,在北面西面山体较低的麒麟山、万宝山分别增建了一座城市观景台和“墨”形塔式气象观测台,增强了靠山的气势;欧阳海广场平铺如“纸”,八字塘盛水如“砚”,县机关办公大楼造型如同一张“太师椅”,东塔尖耸立如“笔”,营造出“笔、墨、纸、砚”的建筑文化意境,增强了政府区域的文昌气势和文化氛围,也达到了“青龙蜿蜒、白虎驯服、朱雀翔舞、玄武垂头”的风水格局。

四、理想风水格局下桂阳縣城的空间格局与生态保护

中国的传统风水理论,如果忽略其封建迷信的一面,从实质上看,它确是一种环境景观设计,即在选择和营建居住环境时,统一考虑自然生态环境、人为环境以及景观视觉环境,设计出适宜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理想生活环境。理想风水格局是现代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努力打造更加宜居的桂阳城市空间就是对这一理想格局的具体诠释。

桂阳依山水格局而建,南边留有空旷的空间,形成明堂广大的风水格局,为未来城市发展埋下伏笔。县城依靠宝山、南岭的天然屏障,被舂陵江、官溪环抱,既满足“背山面水”的风水形式,又和谐兼容山、水、城的关系,成为宜居的“山水之城”。目前,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山体破坏、水体稀少和水源不足:紧挨城市西部生活居住区的宝岭植被遭到破坏,地下水也日趋枯竭。

随着桂阳县工业的发展和城市扩容,未来桂阳的生态格局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此必须加强山体保护和水体营造,重点建设“八山六湖”,即宝岭、龙门岭、东塔岭、狮子岭、黄沙岭、麒麟山、珍珠山、新澄岭、蓉湖(塔背水库)、锦湖、焰火湖、共和湖(水库)、东兴湖碧澄湖、等城市景观公园;推进“两园两区”即桂阳文化园、宝山矿山公园、舂陵江风景区、骑田岭民俗文化区的建设:实施舂陵江或东湖引水工程,克服城市水资源瓶颈。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桂阳县城的生态环境,也改善了桂阳县原有的风水格局。可见,传统风水理论出于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目的对环境进行的有节制的利用或改造与现代城市规划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如出一辙。

结语:传统风水理论反映了中国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观”、“自然观”。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藏风聚气”都体现了城市在选址和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尊重。现代城市规划的进程中,城市规划工作者需要正视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思想,从中反思人们曾经缺失,却又为人所必须的“天、地、人”和谐发展的追求,用风水理论中科学的观念去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问题。

猜你喜欢
生态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浅析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