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途径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2017-11-02 22:26王建荣
城市地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建设现状建设途径海绵城市

王建荣

摘要:为防止城市内部出现洪涝灾害,国内各城市都开始展开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海绵城市和城市雨洪管理模式并不相同,所以在具体建设时容易遭遇到一些阻碍。本文将以海绵城市建设遵循原则以及设计理想介绍为切入点,对海绵城市建设问题以及建设途径展开全面阐述,旨在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水平,强化城市内雨洪管理水平。

关键词:生态;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建设途径

所谓海绵城市指的就是,城市可以如同海绵一般实施弹性化内部雨洪管理,能够在下雨时对雨水进行收集与净化,对其进行合理储存,并能够在需要时对储备水进行科学使用。这种模式强调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可以切实强化城市排水系统能力,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压力,作用较大。为保证该模式建设质量,相关人员首先应对该模式的设计理念以及遵循原则进行明确。

一、遵循原则与设计理念

(一)遵循原则

在对海绵城市进行建设时,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要将人工手段与自然途径有机结合在一起,应在保证城市内部排水防涝质量的基础上,对雨水进行科学收集与处理,真正将雨水资源有效利用起来,以降低对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必须要明确的是,这种模式并不是对传统城市排水系统的完全性取代,而是帮助排水系统进行工作,保证城市本身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掘。

(二)设计理念

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之前,建设人员首先应按照城市降水以及其他方面综合情况,科学对该模式建设方式进行设计。要改以往对于泵站以及管渠等设施过度依赖的设计方式,要加大对下沉式绿地以及雨水花园等生态化措施利用力度,通过对源头分散以及慢排缓释等手段的利用,制定出高质量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二、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一)绿色海绵体数量有限

国内各地区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海绵体不足是各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工作中注意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哄抬房价,致使土地价值也随之增加,开发商会将有限的土地都用做房地产开发,使公共绿地面积一再缩水,从而造成硬直地面面积不断扩大,直接对绿色海绵体造成了限制。

(二)突袭建设的不足之处

一些城市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会运用突袭式的建设模式,而这种方式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例如,直接将道路绿化带改为海绵体,这种处理方式缺乏一定的理论以及评估依据,如果植物品种的耐劳性较差,当遇到大规模降雨,就会使绿化带遭受较为严重的后果,并不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

(三)科技研发先进行不足

在海绵城市建设时,想要确保最终的建设质量,就需要大量的技术以及经验作为支持与依据,并要建立起全面评价体系。而其中技术是整体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需不断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以及其他因素,对相应技术进行研发与改进,这也是各城市需要注意的内容。

三、海绵城市建设途径

(一)合理进行建设规划

为保证海绵城市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在建设之前,按照城市实际布局以及降雨量等方面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化的建设方案,在规划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对海绵体选择以及整体布局规划两部分内容予以高度重视。要对城市自然地形条件与河湖水格局进行详细调查,并要对区域降雨条件与水文情势进行掌握,并按照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以及水资源开发、保护规划,对城市河湖水以及绿地等用地特征进行合理规划,并要对各地径流经控制目标进行制定。若该控制目标无法达成,则需对城市总体规划做出科学调整,对各用地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并要从综合角度入手,对用地空间关系以及建设主体等内容进行深度分析,保证所有地块年径流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情况进行掌握,从而制定出与城市特点完全相符的海绵城市布局规划。

(二)降低环境影响,遵循资源节约

各地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设人员需要按照该模式建设原则,要按照保护自然环境徐原则,对雨水开发技术与整体布局规划方式进行明确,要对径流峰值调节系统、截污净化系统以及渗透等系统实施科学设计,避免对水资源造成浪费与污染。要遵循环境保护原则以及因地制宜原则,对雨水实施合理储存与运用,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更要重视这一点:但对于南方降水量较为充沛的地区,则需对雨水收集和排放进行重点设计,确保雨水资源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运用。

(三)遵循因地制宜原則

在建设时,要如上文所示,按照城市以及地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设计与建设规划。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各地区气候、降雨以及各类型植物生长规律以及条件等内容进行分析,并要对城市水系分布以及地下水位等内容进行调查。在南方地区,部分灌木并不适合在下凹绿地中进行种植,像法国梧桐以及樟树等植物一旦种植在水分过多地区,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建设人员需要按照当地雨水量以及综合气候,对海绵体种植植物进行科学选择。同时由于地下水位与土壤下渗统容量有着直接关联,属于正比关系,所以地下水位过高,则应降低对渗透砖的使用,要按照城市自己特点,科学对各项技术以及技术开展方式进行明确。

(四)构建设施维护长效机制

海绵体建设完成之后,并不代表各项工作的结束,相关人员还需按照项目实际特点,构建起相应的设施维护长效机制,不仅要对制定专门部门以及个人对项目设施进行维护,同时还要按照“低影响”原则,合理对各项海绵体设施进行开发,并要求投资者需要承担起对各项设施进行维护与管理的责任,以保证海绵体运行质量,保证海绵城市价值能够得到切实发挥。

结束语:鉴于海绵城市的重要作用,国内各地区都应加大对该模式建设的研究力度,要及时认识到该模式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各项问题成因进行深度分析,并结合城市实际特点以及城市雨水洪涝管理模式,科学制定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方案,并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来对建设中的困难进行克服,从而达到理想的建设效果,真正实现海绵式雨水洪涝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建设现状建设途径海绵城市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实践应用探析
浅谈数字档案资源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经管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探索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研究
国防动员软实力建设途径探析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