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灾后重建区地形地貌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2017-11-02 23:21曾冬霞李春丽孙徐许晴杨丹杨茜
城市地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坡度斜坡泥石流

曾冬霞 李春丽 孙徐 许晴 杨丹 杨茜

摘要: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灾区的区域地形地貌是其最本质的发生条件。而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也体现出了该区域地形地貌特征。本文以“4.20”芦山地震天全县灾后重建区为例,结合现场地质调查来探究地形地貌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关键词:“4.20”芦山地震;地形地貌;地质灾害

1.工程概况

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雅安市西部,二郎山东麓,邛崃山脉南段,康巴文化线东端。地理坐标东经102°16′~102°55′,北纬29°49′~30°21′。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县境东与芦山县、雨城区接壤,南连天全县,西接泸定县、康定县,北邻宝兴县。县城东距雅安市39公里,距成都市172公里,川藏公路(国道318线)自东而西纵贯县境,交通便利。

2.地形地貌

天全县境内地貌多呈深、中切割,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境西北部多为中、高山,占全县总面积的82%,最高点月亮弯弯岗,海拔5150米:县域东南部为低山占全县总面积的18%,最低点为多功乡飞仙关桥下,海拔600米。河谷两侧有少量小平坝。区域地形特点是以中山地貌为主。

天全县地貌类型主要是褶皱和断层作用形成的构造地貌。大体可将区内地貌划分为构造侵蚀极高山地形,构造侵蚀高山地形,构造侵蚀中山地形,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形和侵蚀堆积河谷平坝地形五种类型。天全县各场镇及人口聚居点分布于侵蚀堆积河谷平坝、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及构造侵蚀中山地貌区。

(1)侵蚀堆积河谷平坝。该区主要位于低山平坝区,地势相对较低,地形平坦,微地貌属青衣江上游河漫滩~一级阶地地貌,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卵石层及人工填土层;规划用地周围以緩坡地形为主,坡度一般20°~30°,地势相对较高,坡面植被发育,上覆土层厚度较小(平均0.5~2m),多处可见基岩出露。

(2)构造剥蚀低山丘陵。该区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地区的仁义乡、老场乡、新华乡及多功乡镇、乐英乡等河谷后山斜坡区域,斜坡坡度一般为15-30°,坡脚多为居民聚居点,该区域斜坡坡度较缓且坡脚地形多突变,易形成滑坡地质灾害隐患,为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区,另发育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

3.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本次共调查地质灾害隐患点323处(经调查,颜家沟泥石流与顺河村2组泥石流为同一个点,故总数实为322处),分布于全县15个乡镇,其分布平均面密度0.13处/km2。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潜在不稳定斜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其中滑坡138处(占42-41%)、崩塌87处(占26.93%)、不稳定斜坡76处(23.22%)、泥石流18处(6.50%)、地面塌陷3处(0.93%)。本次详查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如图2.1所示。

4.各类地质灾害微地貌特征

A滑坡、不稳定斜坡

县域内发育的138处滑坡地质灾害中,107处隐患点斜坡坡度小于30°,另有11处为30-35°之间。不稳地斜坡地形坡度一般为20-50°。滑坡、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多发育在河谷、沟谷平台后山斜坡处,10-35°的斜坡坡度及前缘地形突变,为滑坡、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发育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B崩塌

县域内发育的87处崩塌地质灾害中,75处隐患点所处的斜坡体坡度大于40°,其余12处隐患点所处斜坡坡度均大于30°。崩塌地质灾害多发育在高陡斜坡体的中上部距坡脚高差一般在50-200m处。岩体裸露,高陡的斜坡体为崩塌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50-200m的高差为危岩的崩落提供了重力条件。

C泥石流

县域内的18处崩塌地质灾害均发育于深切峡谷区,峡谷深切,两岸形成陡壁,河水冲刷,破坏岩体的稳定性,两岸崩落,形成沟谷物源,沟道坡降一般100-300‰,水流量大,遇暴雨极易形成泥石流灾害(图4.1)。

5.结论

(1)地形地貌对地质灾害的发生起着主控作用。

(2)地形地貌通过控制坡向、坡度、切割程度等,影响着风化程度、堆积物厚度、堆积的难易程度等,从而控制着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

(3)地质灾害与坡形的关系表现在凸形坡和阶梯形坡稳定性差,灾害发育数量较多,凹形坡较稳定,灾害数量最少,直线形坡介于中间。

(4)地质灾害与坡度的关系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发生的坡度一般发生在25°~45°之间,其中以25°~35°为多。

猜你喜欢
坡度斜坡泥石流
Song of the Motherland
Aqueducts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常识:斜坡与阶梯
泥石流
某边坡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勘查
斜斜的云朵
机械班长
夺命泥石流
怪轮DIY,轻松爬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