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秦岭斑岩钼矿带的地质特征

2017-11-02 00:49王瑞龙
城市地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斑岩矿床秦岭

王瑞龙

摘要:本次研究主要取东秦岭钼矿带为对象,从东秦岭地质演化基本情况、时空分布情况以及具体的地质特征等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东秦岭;斑岩体;钼矿带;地质特征

前言:作为我国重要钼矿带,东秦岭钼矿带东至秋树湾矿,西至金堆成矿床,南至商丹断裂,北取三宝断作为边界,拥有巨大金属储量,是近年来大多学者研究的焦点。由于东秦岭斑岩钼矿带有其自身成岩成矿机制与相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这种规律性特点不仅可作为理论研究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实践开采中的重要指導。因此,本文对东秦岭斑岩钼矿带地质特征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东秦岭地质演化基本情况

从秦岭造山带演化历程看,以中元古代、古生代为主要演化阶段,而这种演化作用下,也使秦岭造山带被分为多个单元,如扬子克拉通北缘、南秦岭造山带、北秦岭造山带以及华熊地块等。有学者在研究中,认为东秦岭造山带在构造演化上极为复杂,其中华北克拉通基底于1850Ma前便形成,而1850~1400Ma时期,有蛇绿混杂岩形成,且华熊地块发育。随后,1400~1050Ma时期,华熊地块在演化中出现一定改变,如北缘处有盆地沉积物发育。自1050Ma起,中秦岭地体因商丹断裂俯冲作用,有岩浆弧形成,而华熊地块北缘有寒武系地层、震旦系发育,南缘则为早古生代地层、震旦系等。晚古生代与三叠纪期间,勉略洋、商丹洋俯冲作用下,出现华北板块、扬子板块、秦岭微板块对接,有陆陆碰撞情况。自晚白垩纪时期,无热异常情况,而碱性火山岩、A型花岗岩发育,结束碰撞凿山过程,直至中生代末,出现幔源岩浆岩,标志区域裂解阶段或区域拉张阶段开始。

2东秦岭矿床时空分布情况分析

2.1矿床成矿时间

若从矿床情况看,东秦岭钼矿带主要以脉状碳酸岩型、夕卡岩型、斑岩型等为主,岩浆作用对成矿影响明显,其可反映出含矿体成岩时间可作为成矿时间的参考。有部分研究资料中,从同位素年龄数据着手进行研究,认为东秦岭岩体、钼矿带的形成主要集中在中生代时期。特别通过累积辉钼矿ReOs年龄、锆石UPb年龄,更可判断出成岩成矿的具体时间,总结可发现主要以220Ma的三叠纪晚期以及160~110Ma侏罗纪一白垩纪时间段为主,许多中小型钼矿床,如秋树湾、银家沟以及大型钼矿床如木龙沟、夜长坪等都在该时期形成。

2.2矿床成矿空间

在成矿空间上,结合大多研究资料,东秦岭钼矿床位置主要以三宝断裂以南为主,该地区本身为逆冲边界断裂,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造山带内部为成矿的主要空间。同时,从朱夏断裂、矿床南商丹断裂看,也能发现华熊地块、北秦岭是钼矿化主要区域,钼成矿物质背景很可能为岩浆弧地质作用。此外,关于成矿空间的研究,Re含量可作为反映矿床物质成分的重要标志,但由于大多研究结论中并未对Re含量的规律性特征明确,所以当前可明确的是源区物质成分、岩浆起源深度是影响Re含量高低的主要原因目。

3东秦岭斑岩钼矿带地质特征分析

3.1斑岩体特征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在斑岩体特征上,主要表现为以中酸性浅侵位小岩体控制为主,从小岩体特征看,以长方形、椭圆形为主要形状,形态较为简单,且产出形式包括岩枝、岩筒、岩株等,保持1km2以下出露面积。对岩石类型划分,涉及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等。若对比环太平洋斑岩成矿带,东秦岭地区花岗斑岩富集钾、硅等,而铁、镁、钙较少。此外,部分研究中也强调以岩体锶氧同位素特征为依据,并综合考虑地球物理化学特征、岩石矿物学以及合成岩构造背景等,总结发现深成花岗岩、浅成斑岩,都可纳入陆壳重熔型、碰撞型花岗岩范畴。

3.2赋矿地层

赋矿地层在东秦岭钼矿床区域有明显的多时代特征表现,从上述东秦岭地质演化情况便可发现,地层层位、地层时代并非影响成矿的主要原因。具体分析赋矿地层岩性,主要表现为由中高级变质岩转化为弱变质岩,且由火山岩演变为沉积岩,花岗岩机基内有含矿斑岩进入。正因赋矿地层岩性变化明显,也导致矿床类型发生一定变化,如矿化强度、成矿元素组合等,碳酸盐含量过多情况下,有夕卡岩型发育,而碳酸盐含量少或无碳酸盐情况下,则以斑岩型为主。

3.3矿床地质特征

东秦岭钼矿带在成矿元素上,以Mo为主,伴生成矿元素为w,且有其他如cu、Fe、Ta、Nb、REE等次要元素。以南泥糊钼矿为例,其伴生钨规模较大,而黄龙普矿床以Nb、Ta、U等为主要伴生成矿元素,这些可充分说明成矿元素较为普遍的为U,而亲铜元素如Cu矿化相对较弱。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矿床在成因类型上有一定差异,但在矿石矿物成分上相同,如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以及黄铁矿等,而有明显区别的主要以脉石矿物成分、矿体形态等为主。其中脉石矿物成分涉及绿帘石、斜长石、石英等。此外,围岩蚀变也是钼矿床的重要地质特征之一,如夕卡岩型钼矿、斑岩型钼矿,多表现为面状蚀变,有绢英岩化、绿帘石化以及钾长石化等突出表现,这些都可反映出东秦岭钼矿带在围岩蚀变特征上较为明显。

3.4控岩控矿构造

关于控岩控矿构造,主要以自东向西为主要展布构造线,钼矿床产出、岩体等主要由神断裂、区域兴隆构造等控制。同时,沿该构造线可发现,次级断裂与构造保持交织状态,有格子状构造体系形成,如燕山期斑岩体矿体展布、空间侵位等均由格子状构造体系控制。另外,钼矿床在构造特点上,主要以区域性北侧上盘为主,如较为典型的朱夏断裂,其北侧上盘表现极为明显。

结论:东秦岭斑岩钼矿带作为我国主要钼矿带之一,其有自身明显的地质特征。本文在研究中可发现,东秦岭斑岩钼矿带成矿时间较早,且在成矿空间上较为明确,而在地质特征表现上,斑岩体特征、赋矿地层、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控岩控矿构造等所展现的特征都较为明显,而这些特征也将成为当前乃至日后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斑岩矿床秦岭
科学家发现秦岭金丝猴过冬秘笈
鄂东南铜山口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分析
大秦岭 东方的阿尔卑斯山
秦岭作证
斑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综述
新疆西准噶尔斑岩成矿远景分析
浅谈粤东斑岩体与锡矿化的关系——以塌山锡矿区为例
云南省铜矿床类型分析及找矿问题探究
欺负新人系列一
浅析获各琦1号矿床深边部找矿思路及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