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习鲁冠球,不忘来时路

2017-11-02 19:19朱迅垚
南方周末 2017-11-02
关键词:来时路温习潮头

朱迅垚

在10月的最后一周,万向集团董事会主席、中国著名企业家鲁冠球与世长辞,享年72岁。

鲁冠球参与了伟大的改革开放过程——甚至他折腾的开端还要更早,远在1967年,当时二十出头的鲁冠球就已经带着几个庄稼汉创办了产权归属不清,随时可能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五金厂。更重要的是,鲁冠球全程始终屹立时代潮头,从未被时代抛下。

1983年,他承包乡镇企业萧山万向节厂经营权,开时代之先河;1984年,他就在工厂里悄悄搞起了职工入股;1988年,他就通过股权改革获得对一家集体企业的控制权;1990年,他的万向集团成为全国第一家非国有企业的国家一级企业;1994年,万向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之所以不厌其烦将鲁冠球和万向集团的重要发展节点一一交代,是因为,我们对历史容易隔膜,也容易淡忘,对当初每一步改革之艰难以及每一次突破之不易难以设身处地地理解。在1967年那样一个时代,一个底层农民就敢办厂,简直可以说是胆子顶破天,而在1980年代,无论是承包乡镇企业还是搞股权改革,面临的阻碍和压力今天已经难以想象,以及所有那些第一次、第一个以及第一名,无不是非常人所能及的事功。今天的我们,更多处身于正在发生的社会洪流中,处在时代的“进行时”,进入我们视野的企业家群体早就换了一茬又一茬,各种新贵轮番登场,而那些曾经为中国改革事业做出贡献的第一代企业家群体却逐渐退出舞台,乃至谢幕离场,消逝在历史深处。

温习历史的曲折进程,尤其通过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追溯,会让我们更明白我们这一路是如何过来的,有哪些启发,哪些教训,对未来对新人又有如何之启示,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能够“不忘初心”。实际上,生活中的鲁冠球本人就是始终朴素低调谨慎的,即使他本人生前被授予无数荣誉,即使在中国出现财富排行榜之后他的家族从未出跌出过榜单。

温习鲁冠球,其实就是温习改革开放,温习第一代第二代中国企业家们筚路蓝缕的实干精神。39年的改革开放是一个连续叙事。某种程度上,今天的企业家是站在鲁冠球这一代企业家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是踏着这些创业前辈踏过的荆棘路走出来的。他们或许更加现代化、国际化,或者更有专业知识,但早期创业者仍然留下了非常难得的精神遗产,比如鲁冠球这一代普遍具有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他们的勇气以及他们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精神不仅让他们成为企业家,还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和进步。今天的中国企业家,同样应当具有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温习鲁冠球,不忘来时路。

猜你喜欢
来时路温习潮头
临平区青商会:创业立潮头 奋斗跟党走
宝鸡峡(新韵)
温故知新
问道
登山
赞分盐镇裕牛村
感悟
温故知新
蝶恋花
漫画论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