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与思考

2017-11-02 08:00颜念
城市地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管理

颜念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土地使用量急骤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当下亟需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善农田水利管理机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而适应当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理;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背景

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其中农民的数量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我国人口总数占世界的21%,而耕地的面积却只占世界的7%,我国农业一直以来都是弱势产业,农业人均年产量仅能供养3至4人,而发达国家人均供养则达百人以上甚至数百人。这一严峻的现实表明,想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农田水利和完善的管护机制即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将很大程度上减缓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及农业生产带来的不便,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所以农田水利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急剧上升,而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农民数量却慢慢的减少:且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土地使用量急骤增长,和无序低效的土地使用方式,这些给社会安定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了可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当下亟需通过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后期管护机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以实现保护耕地数量,增加有效耕地面,有效地緩解人地的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粮食增产稳产:同时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调查表明,当下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是县级财政收入有限,且近几年地方配套重点工程建设任务较重,无力投入:二是省级财政投入有限,虽然各省(市、区)财政每年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比较可观,但毕竟是僧多粥少,平均下来数量任然极为有限,如果想继续加大投入可以说是相当困难:三是中央财政投入也是杯水车薪。而另一方面,资金的投入缺乏统筹安排,资金投入渠道分散。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资金渠道有很多,除了水利以外,其中还包括国土综合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等,且中央投入的资金也逐年加大,其它部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也慢慢增多,但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不能集中力量,因此也是收效甚微。

缺乏政府部门的统筹联动,工程建设前期规划设计不够深入,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目前,我国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部门虽然较多,其中包含了水利、国土、农业、林业、财政等职能部门,但地方政府对相关职能部门缺乏统筹联动,各部门工作重心不一样,建设和投资标准也各不相同。项目开展过程当中,缺乏相关职能部门统筹联动,分工协作,因此导致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相互兼顾,容易出现过程性浪费、重复建设、土地效用发挥受限等问题,从而造成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内容很集中产生效益,不能从根源上解决灌溉与排涝问题,整体推进难度相对较大。

项目实施过程缺少土地权利人的充分参与。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要针对对象是农田,工程建设的特点包括项目范围广、设施分散、黄金施工期短、涉及到的权属单位较多等。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决定了土地权利人最了解所承包土地的耕作条件,具体的改善需求。因为项目建设周期短,职能部门的前期宣传不够深入彻底,且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接收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各权属单位响应不够积极,参与度不高,甚至出现阻挠施工或故意破话工程设施的现象。

工程建设标准低,缺少后期管护和维修,工程设施破坏和淤堵严重。由于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数都建于改革开放以前,受当时技术的限制和资金的影响,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且管理制度和理念薄弱,经过长久运行,老化失修和破坏严重,水流通达效果差,季节性、工程性缺水问题明显,洪涝干旱来临的时候问题尤为突出。

管护机制不健全,管护主体责任不够明确。近年以来,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兴建力度,新建了许多的农田水利工程,并且对已建工程设施的产权改革,但是任然没有形成高效的农田水利管护机制。我国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以后,乡镇及村社集体统筹的功能逐步下降,很多由集体管理的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流于形式,存在管护主体缺失、责任不明确或无人管护的普遍现象。即使有部分农田水利工程有专人专职负责管理,由于项目管理经费较少,一方面管理人员薪酬较低,使得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也不高:另一方面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基本为零。所以几乎难以支撑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转。

三、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为解决当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针对以上提出的各方面问题,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以政府为主体,统筹联动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在努力争取增加各级财政投入的同时,也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将投入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整合水利、国土、农业、林业、财政等职能部门的相关项目资源,各部门间紧密沟通,统筹联动,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乱、管理不变、形成合力的原则,共同提高农田水利的建设标准,推动土地效用最大化。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坚持以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要让群众充分参与、表达,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最大程度降低项目推进的阻力,调动群众参与建设和后期管护的积极性,发挥项目最大的综合效益。

二是落实管护责任,建立健全的责任管护机制和实施细则,发挥项目建设长期效益。建后形成的农田水利资产要及时交付给工程直接受益单位和个人,并签署工程管护协议,落实管护责任,并根据不同工程设施的特点,对不同功能的水利设施采取相对应的管护措施。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发挥良好的工程效益。注重管护人员的素质培养,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加强农田水利的安全管理,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个别的人为和牲口破坏。

三是深入加强行政和舆论宣传力度。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应深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做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做到让群众充分参与、表达,认真听取、收集、总结群众意见,尊重农民意愿,最大程度降低项目推进的阻力,调动群众参与建设和后期管护的积极性。且通过不断地加强宣传,打消群众顾虑,充分参与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之中。

确保建设优质的农田水利工程,必须要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确保使其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优质工程: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和保护,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综合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管理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对策
河南为农田水利设施“上保险”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