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学生爱上地理课

2017-11-02 00:45高洪艳
学习导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科探究课堂教学

高洪艳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 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惑

1、高一开始学自然地理特别是第一单元,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以及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很多相应的知识现在学生还没学到,不符合认知规律。

2、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不一致,出现严重脱节,由于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教材内容相对简单,而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幅度大,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无疑一下难于适应,给我们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

3、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而地理则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文理知识交叉性等特点,学地理并不能只靠画一画、背一背就能完成。正是因为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而形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只会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样就造成学生认为地理难懂,地理作业难做,甚至有时无从入手的心理问题。

4、学生感觉地理难学,成绩无法提高,与学习地理所必需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内心需要是分不开的。地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课的错误想法,甚至大部分学生刚入高中,便在潜意识中产生了地理与我无关,不需多“浪费”时间,充其量只要应付会考即可的想法。这样自然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当然觉得地理是不好学的。

5、教学方法不当,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还采用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整个课堂很少向学生提问与互动,甚至忽视学生的疑问,几乎全是教师一个人在讲。

6、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有的学生基础差,理解能力较差,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较差。很多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以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评价方式来对待所有学生,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于本身就觉得学习地理吃力的学生来说非常不利。

地理是一门具有应用性和趣味性的学科,在学习中学生存在困难,这有来自各方的因素,教学中我不断地探索、研究,并在实践中找到新的方法,下面我谈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途径。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1、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大多数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方法要满足学生的参与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多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课教学手段

2、地理课不同于其他课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景观图片和地图特别多,大多数地理知识就蕴含在地图当中。只有运用多媒体教学才能生动直观地将这些图展现给学生。虽然课本中也有相关图片,学校还配备相关的挂图,但这些图都是静态的,现在的学生接触电视、网络、声像制品等方面的东西很多,对这些静态的图片根本不感兴趣。只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将动画、声音等因素结合起来的多媒体图片展示,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尽量以学生周边的地理事物作为教学实例 ,学生对远离他们生活环境的知识感到陌生,但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和存在于他们身边的事物感到特别亲切,因此在上课时尽可能以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和学生周边的地理事物作为例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比如当讲到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个内容时,我让学生体会当地夏季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冬季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使学生更能深刻理解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以身边的地理事物作为教学事例,不仅让學生能深刻理解当堂所学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了地理能解答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地理之谜,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更喜欢学地教师要通过读书看报、浏览互联网等方式,多关心时事,多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血液 。

4、挖掘资源用实践活动来增强地理科学的魅力。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有所体现,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地理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受描述一下,在一年当中当地昼夜长短有什么变化,然后再提出“在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是否一致”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昼夜长短的变化的相关问题。

5、现代的学生好奇心特别强,喜欢学习新鲜的知识和探究未知的事物,对写在课本上的陈旧知识越来越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上课时,结合课本内容多举新鲜实例,广泛联系新闻时事。

6、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废除一言堂,精讲多练,避免学生的学习厌倦感 ,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敢于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信学生的探究能力,放心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究。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学习和探究、课堂练习,角色在不断转换,思维活动方式也在不断变换,从而避免了因思维活动单一产生的厌倦感。只有避免了厌倦感,学生才不会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

7、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知识点的记忆能

力,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等

8、组织兴趣小组,如天文观察、环境监测、乡土调查、地理摄影等。

地理学科应该是一门能够吸引学生去探索和思考的应用性和趣味性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固然有来自各方的因素,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研究学生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在学习地理中存在的困难是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探究课堂教学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设问引导探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