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兴趣、重鼓励、选方法”

2017-11-02 18:39余仲霞
学习导刊 2017年8期

余仲霞

【摘要】针对技工院校《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实际,经过不断摸索、实践,为探索适合《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而进行的尝试。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目标 机械制图教学现状 教学改进措施 提兴趣 重鼓励 选方法

一、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机械制图》的教学目标

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是按“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开展的一个综合性强的专业。以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为目标。《机械制图》这门课在专业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由偏重理论学习向结合工程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

二、机械制图课程特点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技术语言,是工程师的一项基本功。学习图解空间几何问题(如画法几何部分)和学会机械制图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分析综合能力、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设计必需的想象能力。随着计算机制图软件的大量普及,使工程制图的手段、速度和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手工制图仍是计算机制图的基础。

三、机械制图课程现状

《机械制图》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新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他们有着学好专业知识(专业课)的强烈愿望,但是我们知道,大多数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没能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如果缺乏针对性,仍采取传统基础学科的教学方法,使授课过程缺乏创造性,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热情,没有学习兴趣。

四、對《机械制图》现状的原因分析

技工院校《机械制图》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相关概念、理论,更要掌握实际识图、绘图的技能。目前我国技工院校中该课程的教学情况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首先,总体来说,技工院校生源较差,造成技校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基本二维制图识图能力的掌握情况不理想。其次,陈旧的教学理念影响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技工院校的制图教学仍然沿用与大学的制图教学相似的教材,这种状况使技校学生达不到预期学习目标,因此开发一本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贴合本校实情的教材势在必行。再次,在有限的学时内很难系统地完成“挂图+模型+示范+自己动手画图”的整个流程,导致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理解不够深刻,往往一节课结束,学生只学会几个概念,对知识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还无法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更不用说完成图纸的绘制。最后,技校学生自身学习能力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绘图习惯需要学生有细心、耐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这一点也恰恰是技校学生所欠缺的地方。

五、提升《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质量改进措施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兴趣的关键还是必须因专业展开教学,教授学生“用得到,用得来”的知识。要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绘图识图能力,学习的基础就是兴趣。以能用,会用的知识作为基础,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选择适合教学的教材也是提升兴趣的一大途径。学生对课程的第一认识来自教材,在开学初领到教材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是好奇的。这个时候彩色的书本一定比黑白的更受青睐,尤其对于装配图部分,不同的颜色表达不同的零件,可以让视图更直观、表达更清楚;除了在颜色上吸引眼球,图片比起文字也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关注,文字内容尽可能简洁、字号要稍大一些,老师在深入讲解的时候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鼓励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技工院校学生较普通高中学生的特殊性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在家庭教育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造成家庭与学校沟通不够,学生学习成绩较差、道德行为较差。

几乎所有的技工院校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都较差。使得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否定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我认为这种学习态度才是导致他们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

针对上述两方面原因,在课程初期给学生灌输这样的观念:不论以往的基础如何,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因为其他课程没有学好,所以学不好这门课的问题。在基础知识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尽量讲得细致让大部分同学都掌握,并且适时给予表扬,慢慢的他们就会树立起自信,坚定了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三)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要想上好一门课,首先要对该课程有深入地了解,不断更新本专业的新知识来充实自己;其次还要了解与该课程有关的其他知识,如金属加工工艺学、材料学、极限配合等;再次还要掌握学生对每次课的理解情况,以便对下次课做相应的调整。最后还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每节正课之前准备一个与课程相关或者与专业相关的5分钟左右的视频,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又开拓了视野更可以让学生自发的培养起对专业的爱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着重研究图例。让学生在读图的同时使用制图工具在图纸上描绘所有的制图方法,每一章节都要有相应数量的习题来巩固。在图纸的细节方面给予指导,务必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作图习惯。

2、充分利用模型进行教学。较复杂的图形要充分利用模型直接演示,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到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没有现成的模具情况下,我们就要借助橡皮泥、纸板、自己动手做等方式来实现模型教学。

六、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方法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兴趣愈发浓厚,对于能够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明显加强,课堂互动积极有效,上课打瞌睡玩手机现象基本消失,课后习题完成情况也有所好转;制图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通过自己或者小组讨论读懂大多数课本上的图纸。希望通过培养兴趣、重视鼓励、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使《机械制图》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周德藩.跨世纪的战略选择〔J〕.江苏教育研究,1995,(4).

[2]冯增俊.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J〕.教育研究,1999,(3).

[3]周明星.中国教育现代化论纲〔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13).

[4]石伟平.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当前职教发展中的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5]鲁洁.振兴道德:现时代的召唤〔A〕.新世纪教育展望〔C〕.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