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风采

2017-11-03 03:02
肥料与健康 2017年4期
关键词:硅钙钾镁造粒

编委风采

李小燕编委会委员

女,博士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学院,获博士学位;2010年在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现任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矿物肥料事业部技术经理,长期致力于难溶性钾矿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发与利用、水泥热工技术及清洁燃烧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环保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课题——“矿物型土壤调理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示范”的工作;作为主要贡献人参加了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工程)项目“水不溶性钾矿生产硅钙钾肥的技术与工程化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天津市发改委“土壤修复功能材料技术开发和年产500 t中试生产线建设项目”。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3项。研究的“大型立式燃煤热风炉(供热能力120 GJ/h)的研究与开发”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处理高水分电石渣的新型高效水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中材集团科技进步奖、“水泥工业劣质煤催化剂的开发与产业化”获天津市建材协会技术发明奖。2014年度被授予“天津市青年岗位能手标兵”荣誉称号;2015年度被评为天津市“最美青工”荣誉称号。现担任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中微量元素肥行业分会专家技术委员会专家、《化肥工业》杂志编委。

带领团队提出了硅钙钾镁矿物型土壤调理剂“带悬浮预热预分解系统的回转窑生产新工艺”,采用悬浮预热技术预热生料,并采用预分解技术将生料中碳酸盐分解与回转窑中煅烧活化过程分离,是一种产品质量高、能耗低、成本低且容易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的工艺技术。开发的基于硅钙钾镁矿物型土壤调理剂的造粒添加剂以及以“湿颗粒筛分”和“两级烘干”为核心技术的造粒工艺,可以解决造粒成品率低、颗粒产品难崩解的技术难题。通过烧成系统内部以及原料粉磨系统、烧成系统、造粒系统三者之间的热量利用再分配,开发低成本生产技术集成,实现绿色高效低碳的规模化生产。硅钙钾镁矿物型土壤调理剂为解决我国土壤酸化、中微量元素缺乏、农作物连作障碍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新形势下实现化肥增效、全面平衡施肥、改良土壤环境的重要保障之一。

猜你喜欢
硅钙钾镁造粒
纳米硬硅钙石纤维的可控制备与表征
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对内蒙古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玉溪烟区土壤钾镁交互作用对烤烟化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①
提铬硅钙渣回收利用实验研究与生产推广
造粒方法及设备的研究进展
磷酸钾镁水泥力学性能研究进展综述
分散剂对99.8%高纯氧化铝喷雾造粒粉的影响
河南心连心公司10万t/a尿素钢带造粒项目投产
不同硅源对硅钙材料中硬硅钙石物相生成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陶瓷纤维对硬硅钙石保温材料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