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2017-11-03 14:25张月枝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潜移默化家庭环境

张月枝

[摘 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长要注意自身形象,处处为其作表率。以自身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孩子,培养合作意识,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环境;潜移默化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是每位家长的期望,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我们也借鉴了一些身边好的家庭的具体做法,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以下体会:

一、重视健康心灵的培养,从小培养有一颗感恩互助的心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从小教育其尊敬长辈、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对于别人的帮助要铭记在心,学会感恩,让从小生活在爱的世界里。生活中,常能看到一些生活困难的人,如:我们所见的“乞丐”,有真有假。尽管如此,孩子见了他们,总是说:“妈妈,咱们给他点钱吧!”,这说明孩子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班上一名学生因脑部肿瘤需治疗,医药费可想而知。孩子说要为这个孩子捐款,说这个孩子太可怜了,我们帮帮他吧。听了这些话,您能不支持吗?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就是好的教育实例,利于孩子的关爱、感恩等意识的培养。

二、兴趣培养增添多姿多彩的生活

不希望孩子多优秀,但要鼓励其参与多种娱乐活动,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体会活动乐趣。如:孩子喜欢画画、做手工,家长应多为其购买材料,让其大胆创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是超乎想象的等。孩子喜欢器乐,家长可多带去琴行体验,让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去学习,这样不仅学的轻松,也培养了孩子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让阅读陪伴成长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首先应营造出一种健康、干净、温暖和快乐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专家指出,阅读的兴趣要从小培养,其中环境的熏陶最为重要。父母经常陪伴其阅读,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其将书当“玩具”去玩,视“书”为好朋友的观念。阅读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和人格的发展,为孩子的学习成长奠定基础。我个人认为父母的指导作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幼儿时期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父母是孩子阅读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在培养其阅读习惯过程中父母发挥好引领指导者的作用。在孩子小时,可以读书给孩子听。我们是在孩子出生后开始给孩子讲故事,虽然那时孩子没有语言基础,但可以培养其倾听的习惯,多为其灌耳音,这样会对其发音及发音后的语言表达有很大帮助。刚开始孩子的注意力很不集中,此时家长不要期望太高,贵在坚持。待听习惯爸妈读的故事,孩子便可接着爸妈说的故事,根据画面意思和能力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为了调动其积极性,读故事时,可适当变换声调、增加游戏或选择故事机播放等。

2.选择适合孩子的书。书店图书种类繁多,根据孩子的兴趣去买。大多选择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的、画面大、色彩鲜艳、故事情节短的如(人物、动物、寓言、童话、科学、名著)等读物,如《格林童话》、《笑猫日记》等都是较好的幼儿阅读的书籍。

3.亲子共读是培养阅读能力最好的途径。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認识到,亲子共读是加强早期阅读教育的良好方式。美国利诺斯大学的研究员钦利斯布朗用了20多年时间,对205名入学前已经学会阅读的孩子,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的父母很早就开始给他们读书,并使他们养成了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当孩子看完一篇故事时,要鼓励孩子去说。孩子复述时要注意适时鼓励、表扬和引导,让其感到兴奋和自豪,由此产生阅读更多书的愿望。孩子读错了,家长要有耐心地纠正,不要过分指责。每天坚持半小时的亲子阅读,不仅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增强其安全感,这对孩子的性格、心理成长都很有利。

4.家校携手,营造阅读氛围。家长要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其在校情况,要和老师达成共识,促使提高其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如:我们常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和老师沟通,告诉老师孩子会讲什么什么故事,让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多为孩子提供讲故事的机会,这样不仅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更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5.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要持之以恒。要坚持每天给孩子讲故事,讲过几遍后要试着让其拿着故事书把故事讲给大人听,最后让其抛开书自己将故事讲给大人听。好的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讲故事是每个家长的天职。

孩子现在已经四年级了,已读了许多书。如:《动物小说集》、《笑猫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父与子》、《阁楼上的光》等,她的书籍很多,且都是成套的。现在她自己读书讲给我们听,故事情节复述的很好,证明她看懂了,体会到了阅读给她带来的快乐。

四、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平时多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探讨不同学科的特点,谈论我们自己学习方法上的经验与教训,不断探索,提高效率。注重其学习自觉性的形成,孩子从小就能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早上按时起床,自己叠被,自觉做功课,自己照顾自己,还学会了关心、体贴别人。另外要合理安排其业余时间,常带其看电影,听音乐等。节假日去旅游,不仅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而且锻炼了精神意志。

五、注意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做孩子的好朋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好朋友帮他明辨是非,排忧解难。我们时刻注意其心理变化,在孩子遇到难题时,我们会平和地和孩子一起查找、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孩子一生的朋友,陪伴他的成长。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成长的土壤。让我们携起手来,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尽可能地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做好榜样,给孩子创造展示机会,伴随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从家庭开始》 朱永新等 四川少儿出版社 2013年5月.

[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尹建莉 作家出版社 2014年11月.

[3]《家庭教育》 陈鹤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5月.endprint

猜你喜欢
潜移默化家庭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家庭“煮”夫
环境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