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评改在发挥学生的写作潜能中的几点认识

2017-11-03 23:58王玉玲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评改教学法作文

王玉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要有中心,有条理,达到小学阶段的要求。”要达到大纲所提要求,发挥学生的写作潜能,本文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策略:“学生互评自改”的作文教学法以。即通过:“强化常用应用文的写作”;“积累写作素材”;“明确写作要求”;“把评价标准交给学生”;“学生间互相评价,不断修改”让学生从评改中悟方法,发挥学生的写作潜能。

[关键词]作文;评改;教学法

目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他们的交际超出了家庭和学校的范围,人际联系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作文训练也由中年级段的训练走向篇的训练,作文要求比中年级有了较大的跨越,大纲规定:“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要有中心,有条理,达到小学阶段的要求。”

虽然中年级的作文训练已使学生的作文训练由段篇过渡,并让学生初步掌握了写作的基本“规范”,但是高年级的作文训练由于要求达到小学作文训练的全面要求,这对全体学生而言,又不是可以轻易做到的。

这一时期的作文训练,教师要让学生继续学习从自己缤纷多彩的童年生活汲取素材,并根据这一时期學生交往上的需要,强化训练写作各种常用应用文,教师还应重视作前准备,让学生每次训练时都不感到突然、茫然,要让学生感到“有话好说,有话要说”;教师更应重视学生写作后互评自改的训练,通过学生不断地互评自改,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精批细改,学生不屑一顾的弊病,从而充分发挥出每一个学生的写作潜能。

一、根据学生生活中的交往需求,强化常用应用文的写作

有关研究表明,到了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儿童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和校外活动,参加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他们的交际超出了家庭和学校的范围,人际联系已成为他们活动中的重要内容。针对这一年龄层次学生主导活动的特点,在进行作文训练时,我首先在发展学生交往能力的基础上,注重用一些对促进人际联系有帮助的实用文体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做的目的一来达到了大纲规定:“小学阶段,要会写常用的应用文。”二来通过书信、留言条、请假条、活动记录等的训练,使学生觉得训练是出自本身的需要。这样的语言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交际功能,又使学生感觉不大困难。

二、提倡写“三言二语”,积累写作素材

这里所说的“三言二语”就是指“生活作文”,也就是以每天写几句话见闻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仔细思考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现在,小学作文训练考核主要以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为主,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和要求,最头痛的问题就是觉得“没材料可写”或“没好材料可写”,这一下子就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其实学生觉得“没材料可写”或“没好材料可写”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生活太乏味,而是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事物缺乏仔细地观察和认真地思考,“三言二语”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象。

通过教师对“三言二语”质量的评价,学生认识到哪些材料是有意义的,可以写的,哪些材料以小见大,引人入胜,是好材料,更通过教师定期的交流、评论,学生在逐渐学习选材的方法。教师有意识地针对本次作文训练讲评“三言二语”,要比空洞地讲选材更能吸引学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结果表明,班内不少学生的优秀习作的材料均来自于“三言二语”。因此,“三言二语”是训练学生选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好办法。

三、重视作前准备,明确写作要求,不要详加指导

每次习作,首先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让学生知道达到哪些要求的文章才是合格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每次习作的要求一般都要根据例文的特点来制订,要求要具体、明确,制订过程中也要考虑学生实际作文中的问题。如习作《我的星期天》,我根据这篇例文的写作特点,制订了以下六点要求;

1.写一件自己在星期天做的事,内容要真实;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记叙;3.中心要明确,重点部分围绕中心写具体;4.字迹端正;5.没有病句;6.没有错别字,错标点。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突出难点进行训练。《我的星期天》这篇习作,一般来讲,中心明确,重点部分围绕中心写具体是难点。除了在例文阅读中要出这难点,让学生看作者是怎样把例文写具体的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个围绕中心抓住重点部分写具体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训练学生围绕中心抓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来把重点写具体。

在写作前,教师不必再详细指导,只要引导学生根据要求审清题意,帮助学生把握住一次习作的大方向:是写人,还是写事;是写景,还是状物,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逐步明确写作的过程是应该先审题,后动笔,以避免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在经过了充分的作前准备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着去写了,不要因为教师的过细指导而框住学生的思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

教师在进行评改训练时,注意训练要有坡度:第一步教师比较指导学生修改初稿,每一次修改后,教师再提出评改要求,让学生评改已经过修改的同学习作,教师在这阶段不仅要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通病”,加以指导,还要组织学生交流评语,通过学生的交流及教师对评语的评价,学生学习评价作文的方法;当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评价作文的方法后,进入评改训练的第二阶段,教师不再比较指导修改学生作文初稿,而且直接由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初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找出学生习作的“通病”,加以指导。初评后,学生各自修改,然后,第二次再互相评改,一看上次提出的问题是否已修改好,二看是否有新的问题,然后学生再修改钻心誊写;当第二阶段的训练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生对评改作文的方法已基本掌握,这时教师不仅让学生间互相评改作文草稿,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已誊写好的作文,并注上评语,然后再由教师批改作文,对学生写的评语也加以评价打分。此时,教师已无需精批细改,通过学生间不断地互相评价、修改,这时学生的作文已较像样,再加上其他学生已经精批细改过了,教师只要有选择地写上评语,其余给出评分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注1][注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2012年3月,教育部网站.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改教学法作文
作文要厚积薄发
试论作文教学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