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尊重幼儿

2017-11-03 14:45高红梅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颜料树叶尝试

高红梅

尊重幼儿是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在每天的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条教育原则。那么何谓尊重幼儿呢?过去谈尊重幼儿,就是指“蹲下来同幼儿讲话。”在从计划教学向生成教学转变的过程中,我本人对尊重幼儿这个教育原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认为真正的尊重幼儿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提问要给幼儿留下思考的空间

教师的提问在幼儿思考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提的或已经把答案说出来的问题或是答案只有一个封閉式的问题。如:已经在“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会问幼儿:“咱们用捡来的树叶装饰教室好不好”?看看秋天的树叶是不是都变成红色或黄色了?在这种提问的情景下,幼儿不用动脑就能说出答案。看似师生互动的提问实际上没有起到调动幼儿积极思考问题的作用。

这次在“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我把提问的方式换成了开放式的问题,给幼儿留下思考的空间,在幼儿捡来树叶后,我问幼儿:“你们想用捡来的落叶做什么?”有的幼儿说把树叶挂起来,有的幼儿说把树叶放在纸的下面用油画棒画下来,有的幼儿说把树叶可以用剪刀剪出自己喜欢的画,一个问题引出了幼儿这么多的想法。

正是在这样的开放式的提问情景下,幼儿才可以自由想象,积极思考与别人不同的答案,这样也才能使教师聆听到众多幼儿的心声,培养幼儿的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留给幼儿思考空间的提问。也体现了教师能尊重幼儿的思维,重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二、允许幼儿与他人不同

尊重幼儿:就是要求教师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在计划教学中,教师常常用统一的要求抹杀了幼儿的丰富个性。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活动中,幼儿积极思考,许多想法都是我始料不及的。有的要用笔把树叶的轮廓描下来。然后再用油画棒涂上颜色,有的要用剪刀把树叶的轮廓剪下来后再上色,有的要用颜料来表现树叶。同样是用颜料,幼儿能想出两种不同的办法。有的把树叶放在一张涂满颜料的白纸上,然后把另一张白纸压在树叶上面这样就得到了一片彩色的树叶。面对幼儿的不同想法,我没有去制止或者是强行引导,而是允许他们自由表现,允许他们与他人不同,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性。

三、给予幼儿自主探索和尝试错误的机会

在以往的活动中,教师的一个问题会引发幼儿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幼儿的水平有限,很多想法是非常幼稚的,根本不可能实现,尽管我会耐心地听每一个幼儿的回答,并且不急于用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去评价,但在真的实施过程中,我就会不自觉地否定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样做好像是在给幼儿正确的引导,实际上则不然。

在“秋天”主题活动中,幼儿发现水果列车上的水果变烂后,我就随机问他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不让水果变烂?”有的幼儿说把梨坏的部分切掉。或者将坏的苹果放在阳台上,因为那热,苹果会慢慢变好,很显然,幼儿的说法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但我想每种方法都是幼儿积极思考后得出的,我应该给他们尝试的机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去尝试。

给予幼儿自主探索和尝试错误的机会,通过环境给予的反馈让幼儿自觉放弃错误的尝试,并保留正确的尝试,从而建立正确的联结。这就是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实验证明,这种学习办法更能充分发挥并促进幼儿主体性。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生成活动中此点体现得更为突出,而教师适时的支持也就尤为重要。过早的支持是对幼儿活动的一种干扰,过迟的支持将起不到作用。

那么,何时切入适宜的支持呢?我认为只有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才会自然的找到切入口。比如我们班幼儿在不同方法表现树叶的活动中,有的幼儿选用了撕的方法。由于幼儿对撕的技巧掌握的不好,所以无论是用手按住树叶和纸进行撕,他们都无法撕好,因为树叶总在随手移动。这时,有的幼儿出现了急躁的情绪。在上课活动中,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曲别针,帮助幼儿解决了问题,实际却是教师的适时支持在幼儿的活动中的尊重,对幼儿活动主体地位的尊重。

在生成活动中,我体会到了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的乐趣,也对尊重幼儿有了更深的理解。即相信每一个幼儿的能力,在活动中要给予他们对对活动的选择,重视他们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给予他们尝试的机会。endprint

猜你喜欢
颜料树叶尝试
打翻了颜料瓶
在颜料中乘风破浪
树叶的不同称呼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颜料抹在了脸上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