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会计的新视角

2017-11-03 11:07王丹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需求

王丹

[摘 要]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并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因此,本文从人的需求动机出发,通过分析不同主体的不同需求,来明确愿意成为具有“非同质性”的人,会投入何种人力资本,依此将人力资本重新细分为股权型人力资本和债权型人力资本,在股权型人力资本期望拥有真正权益的基础上,来对人本会计的等式重构,以期对其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人本会计 ;股权型人力资本 ;债权型人力资本 ;会计等式 ;需求

人本会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看成是企业的一种目的与责任,而不是赚钱的工具和手段。徐国君在其《三维会计》中以人及其行为为中心,将资产=权益追根溯源,扩展为行为=资产=权益,这种构建提升了人的地位,与今天知识经济重视人的价值创造相呼应。然而,要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不能不了解人的内在需求,需求不同,所定位的以人为本的内涵必然不同。因而会导致企业的具体目标相异。人本会计所要追求的应是使每个人的需求得到尊重与满足,从而激发出更大的积极性去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就要考虑到企业中那些并不想成为企业所有者的群体。为此,我们需要继续深入探索人的需求动机,来将人力资本重新细分,明确谁才是真正的所有者,拥有所有权,尝试性地对人本会计等式进一步完善。

一、研究现状

目前人本会计的研究不断强调要提升人的地位,追踪会计要素背后人的行为,以期将行为因素加入会计等式,并通过改进会计记录方式、计量方法等手段增加推行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然而,不关注人自身的内在真实需求,就无法理解其行为方式的差异性、投入人力资本的相异性。人本会计要想推行成功,不仅要利于企业对于人力本身的管理,还要满足人力资本投入者自身的需求,如果两者不能兼顾,势必会因为一方的反对使实施的成本大于收益而止步不前。

经济学理论是会计学科的基础。很多会计基本命题的建立是以经济学理论作为支撑的。在此,我们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人的行为,可以用效用函数释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或时期,其效用函数的自变量构成和权重比例会不同,反映在人力资本投入者身上,即所定位的“收益”内涵的差异性。需求的相异性是因为每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实现方式不同,这种追求满足感(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反映到工作中,就暗含了劳动者将投入何种的人力资本。以什么样的方式向企业求偿,是否渴望成为具有“非同质性”的人。一般“非同质性”的人具备一定的不易被模仿的技能,而这种技能的独特性和稀缺性正是一个人获得社会威望的支撑,企业为了使员工的满足感尽可能最大化以最终实现合作博弈的局面,势必会采取不同的报酬支付方式,账务处理也会随之不同。由此便引发了本文对人力资本重新细分的思考。

二、人力资本的重新分类

1.股权型人力资本与债权型人力资本的天然划分。劳动者投入到企业的人力资本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劳动者在需求动机的驱使下成为“非同质”人的意愿的强烈程度。之所以称之为“非同质”,是因为这类人所追求的是更加长远的利益,看重的是生存需要之外的更高層次需求(比如社会威望、自我实现等)的满足感,正因为个人需求的提升,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获得某种不易被效仿的能力,从而使得自己在企业中变得相对稀缺。这种培养使得这类人员的技能具备了专用性的特点,当将自己拥有的资本投入某一特定的行业或企业后,往往成为一种抵押,资本的转换便需要一定的成本。正是因为转换风险的加大,他们会产生得到一定的股权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意愿,通过自身的奋斗提升股票的市场价值,最终以此为平台抬高自己的身价,实现自身社会地位和企业价值均提升的双赢局面.我们称此为“股权型人力资本”。

2.权益的归属。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结合人力资本的天然分类,站在企业和人力资本投入者自身的角度,来具体探究人本会计权益的真正归属问题,为本文重构会计等式的必要性提供依据。

根据公司治理理论的经验,不包含特殊技能的工作是可以以较低成本监督的,而特殊技能投入的工作则极难监督,这种特殊技能即本文所提到的“非同质性”。由于股权型人力资本其劳动“不可观察或者可观察而不可被证实”,努力程度不易监督,与债权型人力资本相比,他们的替代性相对较低或者说替代过程相对较长,他们的偷懒和懈怠将会对企业造成相对更大的损失。同时,股权型人力资本自身代表的管理技能不可能“自然”地让渡给企业,所以,企业要想合法有效地使用这类劳动,就必须像使用债权人和物力资本所有者一样,使他们也成为权益的所有者。

3.会计等式的重构。目前普遍认可的人本会计等式性为:物力资产+人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基于本文对权益归属的探讨,尝试性地重构会计等式,即: 物力资产+人力资产=财务负债+人力负债+股权型人力资过股权型人力资本权益+物力资本权益。

债权型人力资本获得的报酬所依据的是公司的章程商业惯例,往往由于制度的保证而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但这并不能等同于获得了企业的所有权而成为企业的所有者,研究任重而道远,这种权利不是与企业的产权挂钩的。

三、展望

通过以上的会计等式重构,必然会带来企业所有权的重新回归,改变人本会计对以人为本理念的重新定位。对人本会计的研究已有一段时间,之所以推行困难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计量困难、观念转变的困难,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将企业的所有人都资本化,没有了解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虽然分享剩余的诱惑很大,但也必然伴随着风险的承担。我们知道,对于债权型人力资本,对风险的承担能力有限,他们追求的是当下所得,也愿意被雇佣,资本的低专用性使得他们进出企业变得相对容易,生存的需要会引导他们涌向高工资的地方,因而不会过于关心是否成为所在企业的所有者,与企业共同成长和进退,所以对于这部分群体给予索取权控制权并不是最佳方式,只需要按其所需,根据产出,进行奖惩即可。

同时,将人力资本权益锁定于股权型人力资本投资者所享有,会使企业的产权更加明晰,激励的对象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激发股权型人力资本投资者充分发挥其才能,增加企业的价值,带来资源的有效利用。

最后,会计等式的重新完善,必然会引发会计要素、计量基础、报告主体等的改变,所以,对人本会计的继续深入研究任重而道远。endprint

猜你喜欢
需求
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App的主要需求与满足分析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