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在飞,超级火车迷踏上开往春天的绿皮车

2017-11-04 17:18张应松
金融经济 2017年10期
关键词:蒸汽机车腾云火车头

张应松

随着中国高铁时代全面开启,规模庞大的退役绿皮车究竟去了哪儿?车厢被直接切割成废钢废铁卖,岂不可惜?杭州一位精明的火车发烧友瞅准巨大商机,通過拍卖从铁路部门收购废旧火车头与车厢,车厢一节收购价格在15万元左右,经他废物利用全新改造之后售价为30万元,火车头甚至可卖到90万元,净利润达40%。买主来自于政府和企业为修建广场、主题公园和博物馆做景观所用,也可用于别墅、高档小区做装饰,或卖给影视基地作为拍摄场景道具,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地,绿皮车以酒吧、餐厅等形式获得重生......

自砸饭碗南下创业

今年48岁的郝金喜出生于安徽明光市,他从小就喜欢火车,京沪铁路从村子中间穿过,每天放学回家,他总要趴在铁轨上聆听火车驶来的有节律的震动声。1997年,郝金喜从上海铁道大学机车制造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铁路局合肥机务段工作。在铁路线上工作了十几年,愈发成了个火车发烧友。2001年,他在同事们不解的眼光中放弃薪水丰厚的铁饭碗南下深圳创业,从事与火车相关的产品研发和生产。

当时,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各种主题工业公园应运而生。火车头在我国走过了50多年光辉历程,那震撼的汽笛、庞大的车头、滚滚而来的红色巨轮和强劲有力敲击钢轨的节奏声,成为一种时代文化的烙印深深嵌入人们脑海。但随着蒸汽机车的淘汰,国内已越来越难以看到真实的蒸汽机车了,因此复古造出蒸汽机车保留历史,为广大游客带来一种返璞归真的喜悦,一定蕴藏着巨大商机。郝金喜带着这个设想走访欧洲一些国家的主题公园发现,仿古蒸汽观光机车组可广泛应用于旅游观光主题公园、自然景观旅游区、大型游乐场所及大型商住社区,日常运营保养维护费用低廉,把观光火车生产巧妙地与艺术、旅游、商业结合起来,商机无限!

深圳创业的日子没有想象中的简单,郝金喜的公司在业务上没有太大突破,处于一个吃不饱饿不坏的尴尬局面。2008年,在好朋友徐新建建议下,他从东北邀请了6位在铁路上工作几十年的朋友来到杭州创立了一家复古观光火车生产公司。此时,全世界已经没有人在造蒸汽火车了,只有郝金喜的团队还具备造蒸汽火车的能力。

铸就“腾云” 声名鹊起

郝金喜开始在全国以及国外的一些网站上推介自己,希望能得到订单。无巧不成书。2008年3月的一天,一个自称是台湾福霖园艺公司叫林秋亮的人给他打来电话,自称受台湾台中县委托,需要仿制台湾第一辆蒸汽机车“腾云”号。“腾云号”是1888年清政府台湾巡抚刘铭传从德国霍亨索伦机车制造厂购入的一部蒸汽机车。1891年,该机车运至台湾,并营运于台湾的纵贯线铁路之上,直至1924年才正式退休。退役后的“腾云号”蒸汽机车保存安置于公园作静态展示。为了给更多的人们留下历史记忆,台湾方面几经辗转发现了郝金喜公司的信息。随后,林秋亮来到杭州对郝金喜17000多平米的生产基地实地考察后,双方正式签单开始制造。

单子接了,复古火车图纸上的成品非常漂亮,可制作过程却非常艰难。因为蒸汽技术早已淘汰,市面上根本找不到配套的制作工具和零件。机车的复原工作全靠手工打造,制作一辆复古蒸汽火车起码要花大半年时间。最让他们感到头疼的是,大学里关于蒸汽火车的专业早已淘汰,他们招不到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于是,他们只得从全国各地高薪请来40多名火车机车建造老厂退休老工人。2008年6月,距离郝金喜接到林秋亮的电话已经有3个月时间,设计施工图纸却还没出来,郝金喜如坐针毡,如果失败了就是违约,企业要赔上三千万人民币。

几经商定,设计的重任落在了学机械学的徐新建身上。无从下手的他从图书馆借来一尺多厚的参考书苦心研读。半个月后,郝金喜带着原中国牡丹江机车厂的总工程师余效根来到了徐新建面前。高人驾到,如同拨开云雾见灿阳。余效根为设计工作指明了方向要领,徐新建再次开始了设计工作。这样前后总共花了4个月的时间,徐新建呕心沥血完成了“腾云号”的施工设计图纸。经过加班加点打磨制造,坯子出来了,这是内地近50年来首辆新造的蒸汽火车头。为了成功复制,双方投入了近40名专业技术人员,耗资300万人民币,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复制出了连驾驶室仪表盘都一模一样的蒸汽火车头。

2009年3月7日,“腾云号”举行试车。林秋亮特意从台湾赶到杭州助阵。在场每个人的心情都很紧张。上午9时整,“开车!”随着郝金喜一声令下,只见上海铁路局大修段钱塘江基地的铁轨上,一声清脆嘹亮的汽笛鸣叫后,一团团白雾水蒸汽四散喷射开,以柴油为燃料的“腾云号”在有节奏的轰鸣声中由缓而快在轨道上呼啸而过,几分钟内达到40多码的运行速度!2009年4月24日,复制版“腾云号”火车头从上海港运往台湾台中县,现在它已常年行驶在台中县东势客家文化公园里,供海内外游客欣赏。

“腾云号”的制造成功,令郝金喜和他的团队声名鹊起,很多游乐场或剧组纷纷打来电话,要求订购蒸汽机车。上海锦江公园委托他们维修一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蒸汽机车,维修完成之后,这辆有着70多年历史的蒸汽机车成了一家造型别致的西餐厅,每天吸引着大量老外前来一睹风情。按照铁路部门的规定,火车头与车厢在使用25年后须强制报废,由铁路局物资部门统一处理。而从2009年7月开始,大量退出历史舞台的废旧火车头与车厢流向市场。到2010年底,郝金喜已经制造改装卖出50多个复古大小火车系列,他给自己确立的人生目标是:有生之年力争在全国再现150台蒸汽机车的复原物,最后留下5台珍贵蒸汽机车作为个人收藏,再建造一个蒸汽机车博物馆,打造出一个蒸汽火车的主题乐园……

小胜不收兵。随后郝金喜和他的团队又研发出一款新产品——中国最小的微型迷你版蒸汽火车,它的体积只有正常蒸汽火车的二十分之一,功率3千瓦,可以乘坐16个儿童或者10个成年人,拖动900公斤重物。微型蒸汽火车的售价在20万元左右,2012年在西安农博园安装成功上市。

几年下来,郝金喜开创的企业终于实现了儿时造火车梦想,企业已有10多个设计人员,50多个生产人员,把火车卖到了世界各地:美国内战时期名噪一时的“将军号”蒸汽火车仿制品、上海世博会育乐湾运营的电力小火车、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各大林区间运输木材的森林小火车……这些复古火车保留了蒸汽机车的工作原理和各零部件机构,同时还精简了操作系统,开起来更加简单。它们的动力系统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整,有柴油版的也有蒸汽版的。endprint

花海火车公园梦想成真

9年下来,在郝金喜手中費尽心血翻修并短暂收藏,又被卖出的火车头已经足有100多台。如今郝金喜的复古火车在年产值3000万元强劲发展势头下,丝毫不敢懈怠的他梦想在不久的将来,能建一个蒸汽火车的主题乐园,让更多人能看到老工业时代的产物。

机会来了。杭州桐庐荻浦在国内率先以花海闻名,但花海形式推开后,全国各地都兴起了诸多花海。如何让荻浦的花海升级和突围,江南镇镇政府思来想去,大伙想到了在花海中放上几节老式火车车厢点缀下。当时浙江省里有两家大型企业在和江南镇政府磋商开发花海项目,镇政府进行了多次调研,最终选择了正在寻找火车主题乐园落脚地的郝金喜,双方一拍即合。

在郝金喜的花海火车主题公园计划中,将放置自己购买收藏的40多节火车车厢,外加两台东风4B型内燃机车、一台东方红内燃机车、一台上游型蒸汽机车供大家参观,此外还有几台他亲手参与复制的蒸汽机车也会被搬来。整个花海火车主题公园分为多个区域,包括花海观光火车、火车博物馆、火车书屋、火车驿站、蒸汽火车乐园和房车营地等区块。

2016年5月1日,郝金喜那座想了5年又准备了5年的花海火车主题乐园在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荻浦花海全新绽放正式纳客。项目一期投资5000万元,打造杭州首个集古村休闲度假、花海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综合体。人间最美江南四月天。2017年4月的一天,在桐庐县江南镇荻浦村,游客们穿过一片片古村落和村民们种的油菜花地,走进荻浦村最有名的300亩花海,公园内种植了上万棵薰衣草、马鞭草、樱花、垂丝海棠等,环绕着花海铺设有一条700米长的铁轨,小火车将拉着游客在花海中悠悠行驶,每每越过桥梁时鸣笛冒烟,让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进入复古时代,火车扑哧扑哧慢悠悠地行驶在花丛中,何等的惬意自在。小火车越过几座桥梁后进入一段模仿乌克兰百米长的“爱情绿荫隧道”,令人胸襟大开。开往春天的火车穿行在烂漫花海中,这样的景色氛围无不令人怦然心动陶醉不已。要知道,这个创意源于郝金喜早年间乘坐火车时,窗外铁路两旁有很多自然美景,现在高铁贴地飞行,在飞速便捷的同时遗忘了滋润欣赏风景的心情。

对于今后公园的运营方式,郝金喜计算过,一年的运营成本高达上千万,主要花费是维持一年四季的花海,全部免费开放很难实现,不过郝金喜计划定期和社会机构组织合作开展公益活动,让学校里的孩子们都来体验火车文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蒸汽机车腾云火车头
自吟
蒸汽机车博物馆:时光慢递,后会有期
社区少先队的“火车头”
悼童老
车坛往事4:引擎进化之屡次失败的蒸汽机车
老火车头的故事
哪吒腾云闹海
火车头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
最后的蒸汽机车
中国最后一批蒸汽机车今年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