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肥时间对烤烟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2017-11-06 02:53许东升邓佳伟李静超余铭华郑仕发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建阳烟株烟碱

许东升,邓佳伟,李静超,余铭华,郝 东,郑仕发

(南平市烟草公司 建阳分公司,福建 建阳 354200)

追肥时间对烤烟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许东升,邓佳伟*,李静超,余铭华,郝 东,郑仕发

(南平市烟草公司 建阳分公司,福建 建阳 354200)

于2016年在南平市建阳区开展试验,对比分析不同追肥时间下烟叶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病害情况、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等指标,以期找到适宜的追肥时间,为烟叶生产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在移栽后35 d追肥有助于促进烟株的节间生长。随着追肥时间推迟,烟株叶片数增加。移栽后30~35 d追肥有助于获得较合适的烟碱含量,提升烟叶品质。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建阳地区优质烟叶生产应选择在移栽后30~35 d追肥,即团棵期前后进行追肥比较合适。

烤烟; 追肥时间; 烟碱含量

肥料在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烟叶生产中,适宜的施肥技术能够促进烟株早生快发[1]。不同施肥技术会显著影响烟叶品质和土壤中的养分分布[2-3],不同追肥时期亦对烟叶品质[4-5]、上部叶可用性[6]有显著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价格日渐提高。为节省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烟农往往偏重基肥,而对追肥重视不够。南平地区烟叶质量总体品质较好,但部分地区存在中下部叶烟碱含量偏低的问题。本研究针对不同追肥时间对烟碱含量的影响开展试验,探索有利于提高中下部叶烟碱含量的适宜追肥时间,为指导优质烤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6年在建阳市莒口镇河坝村进行,由建阳市烟叶技术试验推广站承担,供试品种为K326。供试土壤肥料状况如下:土壤pH值5.16,偏酸性,有机质含量26.33 g·kg-1,碱解氮114.77 mg·kg-1,速效磷38.75 mg·kg-1,速效钾170.95 mg·kg-1,水溶性氯22.451 mg·kg-1,交换性钙188.25 mg·kg-1,交换性镁58.11 mg·kg-1。

1.2 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第2次追肥时间不同,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T1,移栽后25 d追肥;T2,移栽后30 d追肥;T3,移栽后35 d追肥;T4,移栽后40 d追肥。每处理重复3次,共12个小区。每小区至少5行,中间作为取样行;边上2行作为保护行。各处理除第2次追肥时间不同外,其他农事操作均统一按当地K326品种技术方案执行。移栽后田间管理参照《南平市优质烤烟生产标准》执行。

1.3 观测记载项目

试验前采用五点取样四分法取基础土样1 kg。

观察、记载各处理移栽、团棵、现蕾、打顶、脚叶成熟、顶叶成熟时期。

各处理定点5株烟,分别在栽后旺长期、平顶期调查株高、节距、茎围、叶数或有效叶等农艺性状。

观察、记载各处理花叶病、青枯病、赤星病等的发病始期、发病盛期的发病率、病情指数。

1.4 测产分析

各处理单采单收,每小区采收不少于200株,测定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单叶重、均价及等级结构(上等烟、中等烟、下等烟、橘黄烟、杂色烟比例)、部位结构(上部烟、中部烟、下部烟比例)。

定点30~50株作取样行(不测产),取4~6叶、9~11叶、倒3~5叶烤后全部送样评价。取不少于2 kg烟样用于烟叶外观评价、化学成分测定及感官评吸。

1.5 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不同处理进入团棵期的时间有所差异。T2处理较早进入团棵期,但各个处理整体差别不大;T4处理进入现蕾期较迟。大田生育期表现为T1=T2

表1 各处理的大田生育期 月-日

2.2 农艺性状

由表2可知,叶片数以T3处理最多,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除此以外,各处理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

表2 各处理的农艺性状

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

2.3 田间病害发生情况

由表3可知,气候斑发病率以T3处理最高,各个处理间差别不大;花叶病表现为总体较轻;青枯病表现为T3、T4发病率较高,病情指数则是以T1、T2较高;黑胫病表现为T2处理发病率较高,病情指数以T3较重;赤星病的发病率以T1处理较高,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差异不大;野火病的发病率以T2较轻。

表3 各处理田间病害发生情况

2.4 经济性状

由表4可知,产量以T3处理较高,T1、T2、T3处理差异不大,T4处理的产量最低,均价以T1处理最高,T4最低,可见移栽后过晚追肥不利于烟叶产量的提升,且不利于烟叶等级结构均衡。从产值来看,T2处理最高,与T1、T3处理差异不大,T4处理最低。上等烟比例以T4处理最高,中等烟比例以T3处理较高。

2.5 化学成分

由表5可知,下部叶(X2F)烟碱含量表现为T1>T2>T4>T3,中部叶(C3F)烟碱含量表现为T2>T3>T4>T1,上部叶(B2F)表现为T2>T3>T1>T4,可见改变追肥时间可以控制烟叶化学成分,具体表现为移栽后30 d追肥可以适当提高烟叶上中部叶烟碱含量。总糖表现为下部叶以T1处理最高,上部叶和中部叶均以T4处理最高。总氮指标,下部叶表现为T4>T2>T1>T3,中部叶表现为T2>T3>T4>T1,上部叶表现为T2>T3>T1>T4。钾含量表现为下部叶T4处理较高,中部叶T2处理较高,上部叶T3处理较高,可见适当推迟追肥时间,有助于促进烟株对钾的吸收。氯含量表现为下部叶T4>T3>T2>T1,中部叶T2>T1>T4>T3,上部叶T3>T1>T4>T2,可见移栽后25~30 d追肥有助于降低下部叶氯含量。

表4 各处理的经济性状

表5 各处理的化学成分

糖碱比是最常用的衡量烟叶内在品质和香气吸味品质的重要指标。由表5可知,糖碱比表现为下部叶T3>T2>T1>T4,中部叶T1>T4>T3>T2,上部叶T4>T1>T3>T2。钾氯比表现为下部叶T1>T3>T2>T4,中部叶T4>T3>T1>T2,上部叶T2>T4>T1>T3。氮碱比反映了烟叶的生长发育和成熟状况。氮碱比表现为下部叶T4>T2>T3>T1,中部叶T1>T2>T3>T4,上部叶T4>T1>T3>T2。综合来看,以T2、T3处理烟叶的生长发育和成熟状况较好。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农艺性状方面,在移栽后35 d追肥有助于促进烟株的节间生长,促使叶片错落有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叶片数以T3、T4处理最多,可见随着追肥时间推迟,有助于增加烟株叶片数;经济性状方面,单位面积产值表现为T2、T3处理较高;化学成分方面,移栽后30 d追肥可以适当提高烟叶上中部叶烟碱含量,且T2、T3处理拥有较好的烟叶内在品质,有助于烟株叶片结构的改善,烟叶的生长发育和成熟状况较好。综合分析可知,建阳地区优质烟叶生产应选择在移栽后30~35 d追肥,即于团棵期前后进行追肥。在此基础上,追肥的具体时间还要结合气候因素和烟株移栽后还苗、长势情况决定。

[1] 蔡毅, 向金友, 程智敏,等. 施肥技术对土壤养分流失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27(1):197-203.

[2] 张翔, 毛家伟, 翟文汇,等. 不同钾肥种类及追施深度对烤烟经济性状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 2014(2):69-73.

[3] 邢云霞, 田春丽, 化党领,等. 氮钾肥施用方法对烤烟生长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8):39-44.

[4] 代晓燕, 郭春燕, 刘国顺,等. 钾肥不同追施时期对烤烟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4, 26(2):421-426.

[5] 杨欣, 冀浩, 刘永强,等. 临沧双江高中海拔地区烤烟追肥方案的优选[J]. 湖南农业科学, 2015(4):63-67.

[6] 王江洪. 烤烟钾肥不同基追比及根部追钾时期对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7):106-108.

收入日期:2017-07-05

许东升(1970—),男,福建莆田人,农艺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烟草栽培及调制,E-mail:cc7215@126.com。

邓佳伟(1984—),男,福建南平人,农艺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烟草栽培及调制,E-mail:xiaomucl@126.com。

文献著录格式:许东升,邓佳伟,李静超,等. 追肥时间对烤烟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0):1709-1711.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1009

S147.23; S572

A

0528-9017(2017)10-1709-03

(责任编辑高 峻)

猜你喜欢
建阳烟株烟碱
电场作用下微细通道内纳米流体流动沸腾传热性能
基于TG-MS联用的烟碱盐热失重及产物释放特性研究
关于一种烟叶植保机抑芽剂定株喷洒的控制原理概述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电子烟液中游离态和质子态烟碱的测定及分布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及其开发
[美]贾晋珠著《谋利而印:11至17世纪福建建阳的商业出版者》简介
移栽期和施氮量对烟株个体发育的影响
基于FUNGuild的镰刀菌根腐病发病烟株根际真菌群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