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la Foods牧民合作社造就百年老店

2017-11-06 03:08ArlaFoods首席执行官PederTuborgh
中国食品工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蒙牛乳制品牧场

Arla Foods首席执行官Peder Tuborgh

Arla Foods牧民合作社造就百年老店

Arla Foods首席执行官Peder Tuborgh

前 言

Arla Foods的总部位于丹麦的一个城市,这个城市离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故居非常近, Peder是Arla Foods的CEO,在这个地方他度过了大学生活。他这次是随丹麦首相国事代表团来到中国参加访问。他也随团参加了一系列的会议和活动,包括中丹食品药品监督合作中心开幕式。

Peder Tuborgh的工作经历一直都是在乳制品行业,2005年加入Arla Foods之后一直任全球CEO这个职位。Arla Foods是世界顶级乳制品公司之一,每年鲜乳产量达到140亿升。从产量的排名来说,Arla Foods名列世界第4或者第5。

Arla Foods绝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司,成立于140年前。Arla Foods的特点是牧民所有制,也就是说Arla Foods并不是一个上市公司,它的所有权是属于为他们供应奶源的,来自欧洲7个国家的牧民。这样的机制能够确保牧民参与到公司未来的规划中,保证他们的乳制品能够以透明、良好、安全的方式上市。他们总营业额达到800亿元人民币,产品销往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中国是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最为关注的市场之一。

Arla Foods作为世界最大的有机奶供应商,每年有机奶的产量达到了10亿公斤。他们有很多关于有机奶的出口战略,中国早已成为他们出口市场之一。 Arla Foods进入中国市场大概有10年的时间,在2012年他们就与中粮集团和蒙牛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得Arla Foods在中国的知名度大幅提升。Arla Foods是蒙牛的三大股东之一,他们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蒙牛的三大股东之一。他们与中粮和蒙牛在所有领域都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包括从牧场到消费者的一系列环节。

他们与中粮和蒙牛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关注创新和研发方面,尤其是关注健康、食品安全和牧场的管理,这方面也一贯是他们的强项。记者在现场看到他们有众多品种和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数是在丹麦或者北欧的其他65个工厂中生产的。在中国的市场他们与蒙牛合作,对Arla Foods的产品进行营销和推广。

Peder Tuborgh已经是第三次随丹麦代表团来到中国,见证了中丹两国食品工业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尤其是在提升食品安全的标准和保证消费者健康这些方面。这些不光政府层面上加强了合作,同时中丹两国乳制品企业也在不断地升华合作关系,比如Arla Foods和蒙牛,也将会在两国政府不断地加强紧密合作关系的大背景情况下受益匪浅。

在Peder Tuborgh本次访问行程中,他见证了中丹两国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签署了重要的合作文件,这将进一步加强中丹两国政府和企业在食品安全等领域进一步的紧密合作关系,他们也有决心在深入合作过程中达成卓越成效。

Peder Tuborgh在同中丹两国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官员交流过程中,向他们介绍Arla Foods的产品以及中丹乳制品技术合作中心的工作进展。他们通过与中粮和蒙牛的合作得出的结论是,要提升食品安全等级,就必须要提高整个食品生产过程的透明度,这非常重要,这样才可以重塑消费者的信心。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相信每一位读者并不陌生,他给我们那稚嫩的童年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本刊记者请大家一起听安徒生的老乡Peder Tuborgh,讲牧民合作社造就百年国际知名老店的故事。任何一家百年老店都有它自己的传奇历史和故事,Arla公司是靠什么在140年的历史当中不断壮大起来?

Peder Tuborgh认为:“我们在过去140多年的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或者说我们的模式就是Arla Foods是由丹麦的牧民联合起来成立的一个乳制品合作社。在140多年前我们成立的时候,这样的一个模式是非常超前的。在当时,牧民他们的经营规模非常小,收入也不好,他们可以选择将他们的奶源供应给其他的乳制品公司,但是他们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通过每一代Arla Foods人的努力,让公司在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壮大。我们认为奶农合作社精诚合作的精神实质,就是Arla Foods最为重要的发展基石。”

据记者了解在过去140年中他们通过与其他合作社进行合并,不断壮大,一开始Arla Foods的经营范围只限丹麦境内。通过过去140年的努力,现在他们的公司遍及了欧洲7个国家,也就是说欧洲这7个国家的牧民他们才是Arla Foods真正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他们分到的是Arla Foods的营业利润,同时也非常愿意将他们收入的一部分重新投回Arla Foods,用于创新和技术的研发,用于扩大市场营销范围,包括像中国这样的市场。在Arla Foods走过的140年历史长河中,让他们从心底感触到合作社是保障公司健康有序最为有效的经营模式。

Arla Foods 工厂

可以说在Arla Foods的基因中,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到处的都能体现出的合作社那最为高效的影子,这对 全球市场的消费者也是有益处的。因为合作社的模式能够让他们向消费者做出这样的保证:从产品所需奶源到最后的成品,他们都能够100%控制,这也是他们能够向消费者保证的优势之一。同时,他们的牧场主作为Arla Foods企业的所有人和供应商,也希望Arla Foods能够有高标准的控制、追溯和质量检查的流程,这不光应用于他们最终成品和实验室,同时也在牧场的生产过程中引入了Arla的质检计划、质检流程。他们的要求就是牧场主作为Arla Foods的所有人和供应商,如果他们不能够达到这样的质检标准,就必须要退出Arla Foods,出售他们所持有的股份。这保证Arla Foods整个质检标准能够保持在非常高标准的水平,现在他们的质检标准流程早已应用于7个欧洲国家。

Arla Foods 牧场

他们的质检标准流程叫做Arla花园式牧场流程,这个管理的流程不光关注牛奶的品质,同时还关注牧场的管理经营以及动物福利等相关方面。他们公司所属人员Sinne与中粮和蒙牛,在中国丹麦乳制品技术合作中心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将这样的质检标准引入中国,讨论研究怎样能够在中国应用这样的标准,管理中国的供应商和牧场,这也是中、丹双方合作的一个范例。

现代乳制品已经实现了高度智能化生产,ArlaFoods如何让传统工艺保留原有优势的同时适应现在智能化的生产?

Peder Tuborgh认为:“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定义是一直在变化的,Arla Foods在欧洲和世界各地的65个乳制品工厂运用的都是非常现代化的技术。在一些技术上,我们领先于全球,同时我们也在开发自己的相关技术,每年都会在技术开发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的关注点就是怎么样将现代化的技术与提供天然的乳制品的理念相结合,当这两个方面能够进行有机结合的时候,就会给我们在市场上带来非常大优势。”

在这方面ArlaFoods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4年前他们在伦敦附近成立了一个最大的鲜乳厂,这个工厂运用的是全球领先的技术。根据他们的规划,三年后他们将完成这个工厂的规划和建设,工厂能够达到100%碳中立。在牧场主向他们提供奶源的同时,还要运输来牧场的生物废料,通过生物沼气池,他们可以将这些生物废料转化为生物燃料,这样鲜奶厂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完全是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这能够使他们在生产天然乳制品的同时,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来实现环境友好型低碳生态循环生产模式。

不少非专业人士认为乳制品是比较简单的复制型行当,但实质上乳制品加工业是高风险行业。Arla是如何保障每一道工序的绝对安全,都建立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细节上的监管手段?

Peder Tuborgh透露:“其实我们有非常多具体手段来确保我们的产品安全,并将风险降至最小化。在牧场的层级上,我们定期有专门的团队去检查牧场的质量标准是否符合我们的质检程序。我们从牧场收购鲜奶的时候,会有专门的运输工具,到了工厂之后还会进行关于奶源洁净程度的特殊检测。如果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原奶,这批奶将被退回,会立即要求牧场被纠正,并消除问题症结。”

在ArlaFoods工厂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他们有一整套系列的检测程序,涉及到各个环节,在出厂的时候,对奶粉产品或者UHT奶的产品他们建立有完善的成品检测流程,同时他们还会将每一批产品留存一定数量的样本在相应乳制品制造工厂,这样他们能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追溯到产品的样本,来确保产品的绝对安全性。有的时候也会发生包装破损泄露的情况,他们同时健立健全了完善的召回机制,能迅速召回已经上市的问题产品,当然随着现代领先技术的运用,这样的状况已经及其罕见了。

在风险控制方面,丹麦和北欧其他国家都非常重视乳制品和食品行业的教育。他们有一系列高水平的专业学院,培养了大量的乳制品和食品行业学士、硕士和博士等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在一线生产过程中,通过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很好地把控质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系数,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从而生产出让消费者喜欢的安全食品供应市场。ArlaFoods的所属员工都是接受过高标准专业教育人员,他们通过与大学合作,同时也建立自己的培训和教育机构来确保高标准技术的专业培训所需。ArlaFoods的大多数员工都是在大学接受过专业的乳制品科技培训,所以他们毕业进入到公司后,就能够熟练运用最先进的乳制品技术、设备生产出脍炙人口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口福。

编者按:

中国丹麦乳品技术合作中心

中国丹麦乳品技术合作中心

农民合作社一个古老而现代的农业合作自治组织,它不但让欧美乃至亚太地区农业由刀耕火种逐渐走向现代化,还缔造出了ArlaFoods这样具有代表性现代国际顶级乳制品企业。目前世界上由农民或者牧民合作社组织缔造出的国际顶级食品、粮油、瓜果、肉类等农产品跨国集团企业为数不少,但反观我们国内的所谓合作社组织有多少能够真正地属于农民或者牧民控制?有多少是完全服务于合作社成员?有多少合作社是在为能够缔造出像ArlaFoods这样具有代表性跨国集团企业而努力或者奋斗?国内所谓合作社的成员有几个能够从他们所合作社和服务的企业当中获得红利或者分成?有多少个所谓的合作社或者成员能够参与到相应企业的管理?如果所谓的合作社成员不能同合作社和相应企业抱团取暖共谋发展,应该难以造就出像ArlaFoods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顶级乳制品跨国集团。

猜你喜欢
蒙牛乳制品牧场
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海上牧场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
叮当牧场
蒙牛有个关工委
Gift Horse
蒙牛进入中粮时代
黑龙江大庆市乳制品合格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