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茶叶温度适宜度分析

2017-11-06 04:47赵洪润张建成郭宝阳
陕西气象 2017年5期
关键词:春茶泰安市泰安

赵洪润,张建成,郭宝阳

(1.泰安市气象局,山东泰安 271000;2.临沂市气象局,山东临沂 276000)

赵洪润,张建成,郭宝阳.泰安市茶叶温度适宜度分析 [J].陕西气象,2017(5):20-23.

1006-4354(2017)05-0020-04

2017-03-08

赵洪润(1985—),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学士,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工作。

泰安市茶叶温度适宜度分析

赵洪润1,张建成1,郭宝阳2

(1.泰安市气象局,山东泰安 271000;2.临沂市气象局,山东临沂 276000)

利用泰安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1977—2007年气温资料,分析了泰安茶叶温度适宜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1)泰安地区茶叶温度适宜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以每年0.000 2的速率增加。其中,春茶期温度适宜度上升趋势最明显,秋茶期次之,夏茶期有所下降。(2)泰安地区茶叶温度适宜度多年平均值为 0.72,总体适宜茶叶的生长。夏茶期和秋茶期温度适宜度较高,在0.82~0.95之间,气温能够满足茶叶新梢生长的需求;春茶期适宜度较低,在0.49~0.55之间,较不适宜茶叶新梢生长。(3)泰安南部和西部县市温度适宜度较高,其中属徂徕山前、柴汶河畔的适宜度最高;泰安北部、新泰东南部和肥城西北部适宜度偏低。整个泰安地区的温度适宜度的分布较均匀,分布状况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特征。

茶叶;温度适宜度;泰安市

泰安位于山东省中部,依山而建,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有山地、丘陵、湖泊等多种地貌类型。20世纪60年代在“南茶北引”的工程中,泰安成为山东茶树成功引种的地区之一。目前,泰安绿茶种植面积已达到1 133 hm2,成为农民致富增收、农业增效的特色产业之一。

近几年,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作物气候适宜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1-4]。蒋宗孝等[5]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三明市茶树生产分区,并提出趋利避害措施。李湘阁等[6]通过模糊数学方法,计算南京地区茶树生长气候适宜度,分析提出南京地区茶树种植的气候适宜状况。张丽霞等[7]利用34 a气象资料对泰安地区茶树种植气候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泰安气候条件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的影响,提出了因地适宜发展泰安茶叶的措施。泰安市以丘陵山地为主,受地形、地貌影响,气候有所差异,形成了一些局部小气候区。因此研究茶叶温度适宜度的变化特征,分析茶叶温度适宜度空间分布,可为改进泰安茶叶生产布局、评估茶叶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脆弱性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气象资料采用泰安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1977—2007年3月上旬—10月下旬的日平均气温和旬平均气温资料,资料来源于泰安市气象局。

1.2 研究方法

气温是影响茶树生长发育的重要气象条件之一,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茶叶品质的优劣及产量的高低。根据泰安茶叶生产现状,将茶叶生育期划分为春茶期(3—5月)、夏茶期(6—8月)、秋茶期(9—10月)3个生长期。因泰安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11月气温常年值在7.1 ℃,已不利于茶叶新梢生长,故在划分秋茶生长期时未将11月列入。

春季,当气温<4 ℃时,茶芽遭受霜冻危害。夏季,当气温持续几日>35 ℃,新梢就会枯萎、落叶。茶叶每个生长期均存在温度界限,即下限温度、最适宜温度和上限温度。气温达到最适温度时,茶树的生长发育处于最佳状态;在下限温度或上限温度时,茶树就会停止生长;当低于下限温度或高于上限温度时,茶树将局部或整株死亡[8]。为了定量分析气温条件对泰安茶叶生长的满足程度,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引入温度适宜度模型[9-12],表达式为

(1)

其中,

(2)

式中,S(t)为茶叶温度适宜度,t为平均气温,t0为茶叶最适宜温度,t1为茶叶下限温度,t2为茶叶上限温度。当t=t1或t=t2时,S(t)=0;当t=t0时,S(t)=1,S(t)是一个不对称抛物线函数,在0~1之间变化,即:适宜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长,到达某一适宜值后,随气温升高而下降[13-15]。对照茶叶生长的农业气温指标:适宜气温15~25 ℃,较适宜气温13~15 ℃或 25~35 ℃,不适宜气温<13 ℃或> 35 ℃,以气温为15 ℃时对应的温度适宜度值为临界点,温度适宜度超过该临界点,茶叶对气温条件的反应即达到适宜状态[16]。泰安地区茶叶温度适宜度临界值点为0.52。

2 结果与分析

2.1 时间变化特征

2.1.1 月变化特征 利用旬平均气温计算1977—2007年3—10月泰安茶叶温度适宜度旬变化(图1)。3月上旬气温较低,温度适宜度也较低,从3月中旬开始,气温明显回升,温度适宜度也快速上升,5月中旬达最大值0.99,接近于1;5月下旬—9月中旬,泰安地区平均气温为22.6 ℃,热量充足,温度适宜度保持平稳,在0.90左右;9月下旬以后,随着气温下降,温度适宜度也明显下降。由此可见,5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泰安地区茶叶温度适宜度较高的时段,该时段茶叶生长旺盛,产量较高,但需防备高温高热对茶叶的影响。如2002年, 泰安出现7 d日平均温度>30 ℃的高温天气, 并出现历史极值(42.1 ℃),导致泰安小津口地区茶树大面积落叶,新梢枯死。

图1 1977—2007年3—10月泰安温度适宜度旬变化

2.1.2 年际变化特征 利用日平均气温计算了1977—2007年泰安地区茶叶总体和不同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年际变化(图2)。总体来看,泰安地区茶叶温度适宜度多年值为 0.72,温度适宜度呈升高趋势,以每年0.000 2的速率增加。春茶期温度适宜度年际变化较为明显,其中,1979、1980、1984和1991年均未超过0.4,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明显上升趋势,达0.50以上;夏茶期温度适宜度较为平稳,在0.95左右,90年代后出现下降趋势;秋茶期较春茶期和夏茶期温度适宜度波动幅度大,年际变化较为明显,1998年(最高年)和1992年(最低年)相差0.25,但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不大。夏茶期和秋茶期温度适宜度较高,在 0.82~0.95 之间,春茶期适宜度较低,在0.49~0.55之间。夏茶期高于秋茶期,秋茶期高于春茶期,夏秋两季气温能够满足茶叶新梢生长的需求,而春季泰安地区平均气温低较不适宜茶叶新梢生长。

图2 1977—2007年泰安地区茶叶总体和不同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年际变化

2.2 空间分布特征

利用泰安地区5 县市区日平均气温资料分别计算了各县市的茶叶温度适宜度,并利用ArcGIS信息软件,对适宜度进行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区划分析(图3)。可以看出,泰安北部、新泰东南部和肥城西北部适宜度偏低,主要包括泰山山脉以南,肥城牛山森林公园、湖屯一带,适宜度在0.65左右。泰安南部和西部县市温度适宜度较高,主要包括东平南部,宁阳北部、西南、东南部,新泰西南部,其中,徂徕山前、柴汶河畔的适宜度最高为 0.80。根据区划分析来看,泰安地区温度适宜度整体分布较均匀,气温较适宜茶叶种植,适宜度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分布特点。

图3 泰安温度适宜度分布

3 结论与讨论

(1)1977—2007年泰安地区茶叶温度适宜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以每年0.000 2的速率增加。其中,春茶期温度适宜度上升趋势最明显,秋茶期次之,夏茶期有所下降。

(2)泰安地区茶叶温度适宜度多年平均值为 0.72,总体适宜茶叶的生长。夏茶期和秋茶期温度适宜度较高,在0.82~0.95 之间,气温能够满足茶叶新梢生长的需求;春茶期适宜度较低,在0.49~0.55之间,较不适宜茶叶新梢生长。

(3)泰安南部和西部县市温度适宜度较高,其中属徂徕山前、柴汶河畔的适宜度最高;泰安北部、新泰东南部和肥城西北部适宜度偏低。整个泰安地区的温度适宜度的分布较均匀,分布状况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特征。

(4)本文仅探讨了气温对泰安地区茶叶生长的影响,而影响茶叶生长的因素较多,如土壤pH值、降水和日照等其他方面因素,今后可从其它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1] 王镇恒.茶树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00-118.

[2] 秦大河,罗勇,陈振林,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6):311-314.

[3] 李瑶勇,杨晓光,代姝玮.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1):2912-2921.

[4] 唐国平,李秀彬,Fischer G,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0,55(2):129-138.

[5] 蒋宗孝,林森知,晰荣源,等. 三明市茶树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区划[J]. 气象科技,2004,32(S1):87-89.

[6] 李湘阁,阂庆文,余卫东.南京地区茶树生长气候适应性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18(4):572-576.

[7] 张丽霞,赵淑娟,王桂雪,等. 泰安市茶树种植气候条件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6, 27(3):244-248.

[8] 童启庆.茶树栽培学[M].3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2-87.

[9] 俞芬,千怀遂,段海来.淮河流域水稻的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趋势[J].地理科学,2008,28(4):537-542.

[10] 王辉,王鹏云,田燕,等.昆明小麦气候适宜度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14,34(5):680-684.

[11] 宫丽娟,王晨轶,王萍,等.东北三省玉米气候适宜度变化分析[J].玉米科学,2013,21(5):140-146.

[12] 余会康. 闽东茶叶气候适宜度变化特征[M].山地学报, 2016,34(4):415-424.

[13] 王银峰,张继红,翟海国.信阳茶区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J]. 地理学报, 1993,48(5):428-435.

[14] 杜尧东,段海来,唐力生.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气候适宜性[J].生态学杂志,2010,29 (5):833-839.

[15] 任国玉,郭军,徐铭志,等.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气象学报,2005,63(6):65-69.

[16] 金志凤,叶建刚,杨再强,等.浙江省茶叶生长的气候适宜性[J]. 应用生态学报,2014,25(4):967-969.

[17] 徐玲玲,吕厚荃,方利.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的影响[J].资 源 科 学,2014,36 (4):782-787.

[18] 杨东,郭盼盼,刘强,等.基于模糊数学的甘肃陇南地区农作物气候适宜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7):98-102.

S162.5

A

猜你喜欢
春茶泰安市泰安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春茶不宜贪尝鲜
泰安杂记
春茶不宜贪尝鲜
24味暖春茶香 1周急速瘦15斤
泰安市通联站站长——王晓栋
Transform Yourself into a Butterfly
泰安无性系引种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初步研究
茶乡“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