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2017-11-06 12:17崔立琼
经济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事业单位部门

崔立琼

摘 要:随着财政国库管理改革,财政资金集中到国库,预算单位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支付行为也被实行财政动态监控。预算单位如何科学、有效地将预算资金执行好,成为了摆在预算单位面前的一道难题。文章从多角度分析了预算执行率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字:预算执行率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10-105-02

多年来,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两上两下”,预算编制要做到科学化、精细化在编制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预算编制的水平直接影响到预算的执行,预算执行与实际的差距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是预算编制的问题,还是实际执行有了偏差,到底如何调整?是困扰每个预算单位的首要问题。而这个难题首先反应在预算执行率这个指标上面,它成为了最能直观反映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水平、实际执行情况的“分数线”,也是财政部门考核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进度的重要指标。

一、预算执行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一)预算编制不科学、不精细化

部门在上报预算计划时,往往是参照往年数据并做一些微调,对于本年度可能会发生的事项没有进行准确、详尽的预估;而对于一些大型项目来说,一个会计年度往往不能够全部完成,而预算资金往往是一次性到位,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这样情形下编制的预算从根本上讲就不够科学合理,必然导致在执行阶段困难重重。

(二)预算批复时间较晚

每年的7月份是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一上”时间,11月底是财政的“一下”、各单位、各部门的“二上”时间,而预算执行是在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财政部才能做预算的“二下”批复,实际上部门单位拿到本年度实际批复预算时已经是5月份,这就导致单位已经执行的预算计划与实际批复有出入,势必会影响到预算执行进度。

(三)季节气候等不可预见因素影响项目实施进度

有些项目执行条件要求较高,遇到不可预见的因素只能顺延,导致执行进度较慢。比如野外观测项目,需要勘测人员大量地进入到山地、高原进行野外测量、作业,遇到夏季暴雨频繁、山洪暴发的时候,容易在山地地区造成滑坡泥石流,影响到了该项目的进行。又比如某查询系统项目,10月份开始招标,待到执行阶段已经是11月份了,而其中的航拍部分对天气要求较高,遇到北方的冬季采暖季节,雾霾天气,能见度较低,极大地影响到了项目进度。基本支出方面也存在同样问题,即使基本支出多数属于工资福利等稳定性支出,但在北方的大多数地區会有采暖补贴的发放,该笔支出往往是在每年年末采暖季节来临时,才会一次性发放,但该经费属于年初预算一次性下达,挂在账上近一年的时间,的确大大影响了基本支出的执行进度。

(四)年中追加大型项目或采购,执行时间与预算周期严重不符

有些部门会在年中追加一些采购等大型支出,该笔预算下达已经到达6、7月份,再经历招标、政府采购审批等流程,往往具体执行时已经到了年末,面对这种情况,预算执行率依然按照月份季度等等额划分来判断执行率的高低,这种情形下的预算执行率必然不高,甚至会被该项目“拖后腿”,这样的计算预算执行率必然不够合理、不够准确。

(五)部门报账不积极,经常性地积压到年终

预算执行率是财政部门考核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进度的重要指标,也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但是预算编制、项目执行却不可能是财务人员一己之力能够做好的,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共同努力。现在很多项目实施财务根本就没有参与,如何提高进度也不是财务能够把控的,只能是根据资金支出进度去跟业务部门进行提醒和督促。

二、提高预算执行率的措施

(一)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合理地、精准地、科学的编制预算

预算编制是件非常繁琐、精细的工作,需要给编制人员留下充足的时间来编制预算,根据本部门地实际情况详尽地编制,对于一些大型项目可在编制预算的同时编制实施计划,并提前做好项目规划、评估评审和可行性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跨年度项目要分年度下达预算,确保预算执行的准确及时高效;对重点控制的支出如“三公”经费、公务接待费、会议费等在合理的范围内严格测算,逐层上报,待到管理层面统一分配,总体控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如若发现变化较大的情况应该及时调整预算,整合资源。

(二)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不断扩大部门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规模,科学调整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提高协议供货、批量采购起点,简化审批环节,优化采购流程,缩短采购时间。

(三)追加的项目和采购应根据执行周期下达预算

对于不是年初一次性下达的预算追加,不能一味地按照公式计算执行率,按照自然年度来考察执行进度必然缩短了项目执行期,容易导致不顾效益地盲目花钱,不能够如实地反应该项目的产出和绩效,根据执行周期下达预算或者是根据预算下达来更改执行周期,才更能够科学地、合理地反映预算执行率。

(四)按月按季地编制部门报表,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及时编报部门报表,能够较直观地发现在执行预算过程中有无超预算、预算执行进度慢等情况,并上报管理层,必要时要与部门、项目负责人进行约谈,分析执行进度慢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实行常态化监控,对支付业务汇总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设置预警与拦截功能,加大监控管理的力度,对每一笔转账、公务卡还款、提现都可以清楚的看到,为了避免到年终集中报账,财务人员应该根据项目进度及时地提醒项目负责人加快进度,各项目负责人不仅要重视项目立项申请等工作,更要关注项目进度,时刻把握项目开展情况,为科学有效地执行项目掌好舵。

(五)将预算执行率作为一项指标加入到绩效考评当中去,执行率低将直接核减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

完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加大绩效评价结果反馈运用力度。随着事业单位绩效考评的开展,事业单位人员也不再像从前一样“吃大锅饭”,年终考核将与全年工作业绩、预算执行、工作纪律、安全生产等各个方面相结合,将奖惩机制融入到日常工作管理当中。

预算执行率是各单位工作进展的具体体现。预算执行率的高低不仅是评价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更是影响到单位事业的整体发展。提高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率,必须以科学的预算编制为基础,以健全的制度、配套措施为载体,以完善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为保障,多个环节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王珏.提高事业单位财政预算执行率的思考.财经界,2013(12)

[2] 朱明周.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对策.财会研究, 2012(10)

[3] 刘德运.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增加价值——一个框架[J].审计研究,2014,(05)

(作者单位:山西省地震局 山西省太原 030021)

(责编:吕尚)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事业单位部门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