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为何多清官

2017-11-08 21:29张鸣
百家讲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俸禄清官盛世

张鸣

康乾时代号称盛世,虽没出过什么名臣,却有不少清官。以往的清官,一般是以公正廉明著称,但康乾时代的清官,最主要的表现却是苦行僧范儿、寒酸味儿。

被康熙誉为廉吏第一的于成龙,身为一方大员,每日糙米青菜,一年到头都不见个肉星儿。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赵申乔,都做到一品大员左都御史了,依旧布衣蔬食;儿子被上司举报贪赃,牵连到他,来家抄查,查出来的都是破衣烂衫,连件像样的朝服都没有。

另一位清官汤斌,在江宁巡抚任上,改善生活的时候,就吃碗豆腐汤。儿子买了只母鸡杀了解馋,被他痛骂一顿,赶回了山西老家。夫人的轿子衬里都破了,从外面就能看见露出的棉花,也不允许更换。汤斌做了最富庶的江南地方大员,直到离任,只买了一部二十二史,说是比老家便宜。

在乾隆朝做了十年军机大臣的刘纶,在北京的住所就是个小院子。平时穿的衣服和鞋子又脏又破,只有上朝的时候才穿得好一点。家里来了同事,一起办公事,熬到半夜,说是准备点酒菜吧,结果只有十几个白枣。

日子稍微过得好一点的,是康熙时的另一位清官张伯行,但他的吃穿用度,都是从河南老家运来的。

这些寒酸的清官,无一例外,都是汉人。清承明制,官员实行低俸制。一品大员,每年180两银子,给禄米180斛。往下走,七品官,则每年45两银子,45斛米。如果官员老老实实吃俸禄,一家大小饿是饿不死,但想要过稍微好一点的日子,漫说七品芝麻官不行,就连一品大员也不行。比较起来,满官就算不捞别的外快,日子也比汉官好过得多。因为他们除了官俸外,一般都会有爵位,最低级的奉国将军每年也有110两银子和110斛的禄米。做官的,也都会有田庄,租给汉人耕种,每年的收益也不少。比较会经营的,还有当铺什么的。

当然,很少有人會死守着这点俸禄过日子,真要如此老实,这个官就做不下去,但只要是做官,掌权把子,各种陋规和附加的好处多的是。但是,前面提到的赫赫有名的清官们,就是老实守着俸禄过日子,不跟同僚打交道,也不巴结上司,个个都是怪人。最初,也许十个中有九个都被掐死在萌芽中了,但总会有个别的没有死掉或者被参掉,结果混出来了,怪到出名了,上司也就不好怪罪了。

皇帝知道了,还就是要提拔他们,官升了又升。官越做名气越大,大到一定程度,本身就意味着政治正确,更没有人敢惹了。凡是能自清自苦,受虐成瘾,寒酸到家之辈,都有成为官员榜样的可能。树了典型,哪里能让人轻易扳倒呢?江南总督满人噶礼硬是要跟张伯行斗,斗来斗去,结果自己搭进去了。对于赵申乔,恨得牙根痒痒的同事们找不到他的过失,便逮住了他儿子做太原知府时的把柄,斩了他儿子,最终皇帝也没有治赵申乔的罪。

康乾盛世,是个皇帝大于天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敢有一点儿治国平天下的念头,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雍正年间,让诸臣上书言事,翰林院编修孙嘉淦上书,建议皇帝亲骨肉、停纳捐、罢西兵。雍正说,翰林院哪里来的这么大胆的狂生?比起嘉靖年间,海瑞上书说“嘉靖嘉靖,家家皆净无余财也”,孙嘉淦这还算是狂?

既然以往朝代都能干的事,士大夫都不能干了,关起门来写文章,又有文字狱悬在头上,剩下的大概也就是做清官了。

编辑/子玉endprint

猜你喜欢
俸禄清官盛世
盛世钟声
俸禄的标准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赞清官郑板桥
盛世之美
古代官员“俸禄”有多少
清官情结
俸禄的标准
学识与俸禄
清官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