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话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7-11-08 09:01朱磊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原则作文资源

朱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057-01

《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作文教学自然需要发挥对话的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方式不仅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作文教学的评价主体。而这里所说的"对话",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交流的方法,一种评价的原则,乃至一种语文学习的精神。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通过有效的对话作文方式可以更好地解决当今高中作文教学中师生两难问题,切实改变一向枯燥的作文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为此,要想更好发挥对话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对话作文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这一原则必须贯穿始终。在作文教学中,学生要有生活、有体验、有阅读、有思考,才能有作文的需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师切不可越俎代庖。本人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认为比较理想的作文教学途径就是提倡自由形式的写作教学。自由写作可贵之处在于学生可以大胆率真地表现自我,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发现、质疑,大胆表达自己充满灵气的心声。教师要给学生更加广阔的作文空间,减少对学生的太多的约束,让学生自己自由自在地想、自由自在地写。作文要"放",放开心灵、放开思想、放开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作文的真正主体性,使学生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2.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性原则

在生活中,学生所进行的阅读、交往、实践和探索,都需要和生活展开对话。而作文教学,最终也是对话的产物,但是它又是以各方面的体验为基础。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进入、关注自己的生活,而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家去体验生活,就是在寻找写作之源。学生如果远离了生机勃勃的生活又怎么会有写作的需要,更谈不上写出好的作文了。那么,他们所写的内容就一定是自己熟悉的、有生活体验的东西吗?我想不是。但是有了对生活的体验,才会有写作的灵感,才能以熟悉的为基础,进行再创作,如想像作文、科幻小说等。《西游记》、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卡通故事都是从生活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学生也需要热爱生活,发掘自由写作的源泉。

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和生活的对话中,选择恰当、完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同样是天降大雪,不同的人感受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而这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感受就是具有个体特征的感受。即使对同一个社会问题或生活对象也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只有大胆地写出这种感悟和见解,才能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多姿多彩的,整理、提炼思想不但会使思想更为清晰,而且会使学生的思想观点一步一步地深刻。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因此,通过在作文教学中开展对话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真实地表达感受、充分地彰显作文主体的风采,而且可以实现作文主体与周边的更好地沟通和互动,更好地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探究社会,在作文的表达交流中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生活、社会中。

3.坚持作文资源的开放性原则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发挥对话的作用,仅仅靠开放作文的话题是难以实现作文对话教学的开放。因为思想的开放源于生活环境的开放。为此,我们需要开放学生的生活资源、阅读经验资源、社会交往资源、社会实践资源和作文的评价资源,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自由而负责任地表达,进行有理有据的思想健康的交流,这样,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就会得到培养。

学生始终是我们教育教学成长的主体,他们需要在生活的体验中,获得更加开阔的作文对话的空间。因此,教师把握好作文资源开放性原则就是要扩大作文资源的开放量,引导学生投身于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写出自己健全的独特个性,写出身心健康的自己,写出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让学生成为一个贴着地气的最真的写作者,从而实现作文对话教学的目标。

在巨大的高考升学压力面前,也许我们很难放开手脚和学生开展作文的对话教学,发挥对话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必须遵循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更加自主的时间和空间、更加广泛地参与学校和社会活动,在平等的对话中释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热情、健全学生的思想人格,用思维和智慧的语言去交流、创造,最大程度去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则作文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