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旅”在淮安

2017-11-10 11:14范学恕
大江南北 2017年11期
关键词:涟水淮阴华中

□ 范学恕

“皮旅”在淮安

□ 范学恕

开国中将皮定均,可谓战功赫赫,新四军“皮旅”(皮定均为旅长的这支部队简称),在解放战争初期打的两淮保卫战、涟水保卫战,尤其为淮安人民所牢记。

两淮保卫战

皮定均

抗战胜利后,两淮(淮阴、淮安)成为华中解放区的首府,中共华中分局、苏皖边区政府分别设在淮安与淮阴。1946年9月13日,占领泗阳的国民党第74师向码头、淮阴方向发起了进攻,企图占领两淮。承担两淮保卫任务的参战部队,主要是华中野战军以张震为司令员的第9纵队、以成钧为旅长的淮南第5旅、以皮定均为旅长的第13旅及淮南9旅18团。15日,国民党敌74师在空军和炮兵掩护下,从泗阳方向强渡运河,突破了9纵在码头一线的阵地,直逼淮阴城。16日,在华中野战军各部合力顽强抵抗下,敌74师多次进攻受阻。17日,敌军在猛烈炮火和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我军阵地发动了猛攻,我军指战员抱定与淮阴城共存亡的决心,坚守阵地,打退了敌人5次进攻。18日,敌74师师长张灵甫直接上第一线督战。由于硬攻被击退,张灵甫改为巧取,趁我军调整部署准备反攻的间隙,于9月19日凌晨以一个营从9纵与5旅的结合部偷袭了淮阴城南门,后迅速扩大为一个团的兵力。南门被突破,敌军又从正面发动攻势,我军处于被前后夹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指挥部审时度势,于当日下午5时,命令参战部队主动撤出淮阴。华中分局与华中军区随后也撤出淮安。敌军于22日占领了淮安。

两淮保卫战前夕,“皮旅”在高邮休整。9月11日接到华中野战军保卫两淮的命令后而急赴淮阴,皮定均将全旅分成三个梯次,由2团率先行动。行至宝应时,军参谋长刘先胜告知皮定均,让他到淮阴后立即去谭震林处接受任务。

皮定均到达淮阴后,立即到谭震林处,谭政委强调了坚守淮阴的重大意义,要皮定均统一指挥守城部队。接受任务后,皮定均直奔淮阴扬庄2团阵地。皮定均在1946年9月15日的日记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我们为了保卫两淮……全旅对突过运河东岸的滩头之敌,进行反复冲杀,干了几次,我们打得很英雄,敌我伤亡都是很大的,我们有很多优秀抗日战士牺牲在运河岸边,他们是抗战有功的英雄。”这天日记的标题是“染红了的运河”,表达了皮定均对战斗伤亡战友们的切肤之痛。惨重的损失使皮定均在日记中检讨道:“当前的敌人是很难对付的,他是国民党老牌的反动军队,有他的反动作战经验,我们是他们的新对手,我们的行动更应当注意,不然很难取胜。”

9月16日至9月18日,敌军多次向“皮旅”阵地发动猛攻,皮定均提出“与阵地共存亡”的口号,指挥部队顽强拼杀,击退敌人,直到19日凌晨,敌人趁我军调整部署之机而突破南门,“皮旅”根据上级指示,撤出了淮阴城。

两淮保卫战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战略上看,华中野战军主动撤出两淮是正确的。9月25日,粟裕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时指出:“撤出两淮,绝对不是我们军事上的失败,而是对蒋军大规模歼灭战的开始”。

涟水保卫战

张灵甫自视为“常胜将军”,他进军两淮之前,就向蒋介石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内不将共军撵过黄河北,不回南京城”。蒋介石也为张灵甫打气说:“共军如果将74师打败,可以倒背着枪到南京来,我开城迎接”。华中野战军主动撤出两淮,但敌军在两淮保卫战中死伤惨重,阵亡团长2人,营长6人,74师本拟调回南京休整,但张灵甫在蒋介石突然到来的“备极嘉奖”面前和一片赞扬声中昏了头脑,改变了回南京休整计划:“等拿下涟水再说”。10月19日,张灵甫将两淮防务移交敌第28师,他带领74师和28师192旅共3万余兵力,分三路向涟水猛扑,涟水保卫战正式打响。

国民党74师企图占领涟水,这都在时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的意料之中。涟水保卫战共打了两次,第一次从1946年10月19日开始到11月1日结束,历时14天;第二次从12月3日开始至16日结束,涉时两周。前次是胜利的,后次是失利的。第一次保卫战时,苏中的“七战七捷”已经划了句号,粟裕决定集中华野主力第1、6师,第9、10、11纵队,第13旅(皮旅)及淮南6旅和7师19旅,共28个团,4万余兵力,投入战斗,粟裕亲自指挥。14天的激烈战斗中,国民党74师及28师192旅遇到了华野部队顽强抗击,激战到10月28日,粟裕下令全线反击,敌军处于被歼、投降、溃退之中,敌28师192旅旅长曾振负伤,丢下部队,逃往淮安。张灵甫也率部逃回淮阴。

第一次涟水保卫战,在地方党政及广大民众的支持下(仅涟水、涟东两县就组织了两万多人的担架队)取得了胜利,歼敌人9000多人(其中74师6000多人、28师192旅3000多人),打破了74师不可战胜的神话。但这一仗我军也付出了伤亡6000多人的代价,粟裕认为,涟水第一次保卫战虽是一个消耗战,但既使74师伤了元气,又使我军取得了打大仗、硬仗的经验,对稳定华中战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2月上旬,蒋介石调动28个旅的兵力,向我华中的盐阜、淮海和山东鲁南等地发起新的攻势,其重点是苏北淮海地区,企图聚歼华中野战军主力。12月3日,张灵甫率74师、28师192旅和桂系7师一共5个旅兵力再次进犯涟水,第二次保卫涟水的战斗正式打响。

第二次涟水保卫战歼灭敌人4000余人,我军也付出了伤亡4000多人的代价,涟水城失守。此次战斗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张灵甫吸取了第一次进犯涟水失败的教训,隐蔽主攻方向,使得我们参战部队对敌情判断不准,导致指挥上失误;二是野战军参战部队兵力不足,没有体现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但陈毅、栗裕都十分充分肯定涟水二次保卫战的意义,都认为由于涟水保卫战的阻击,将74师阻在了六塘河以南,使南线保障了宿北战役的顺利进行。宿北战役我军消灭敌人2万多,不仅成为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次作战歼灭敌人人数最多的战役,而且创造了人民军队消灭敌整编师的纪录,为粟裕主持制定淮海战役作战方案并直接指挥淮海战役创造了必要条件。

“皮旅”在两次涟水保卫战中,仅是参加第一次。皮定均对张灵甫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整个“皮旅”全体指战员士气高昂,配合兄弟部队一鼓作气收复了涟水城南和城东南方向的阵地,并乘胜追击,把敌人赶出黄河故道南岸。邓子恢、谭震林对皮定均说:“你们来了,就给华中立了一大功,敌人说你们‘皮旅’是一支老虎队,果然名不虚传,连张灵甫这只狐狸也被你们狠咬了一口!”

(编辑 韩鸿森)

猜你喜欢
涟水淮阴华中
一饭千金
华中要塞:义阳三关
“母亲在,家就在!”
血与火的拼搏——涟水保卫战
涟水之子
我的奶奶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一饭千金
县委书记一年调整百名干部
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