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助读系统对比研究

2017-11-10 07:16张林燕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7年10期
关键词:苏教版人教版习题

张林燕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助读系统的作用

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文言文在初中语文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因为他们大多认为文言文枯燥繁琐,不像白话文那样好懂,很厌烦学习文言文。对老师来说也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挑战,因为尽管老师认为文言文典雅简练、意蕴丰厚,让人心生仰慕,但是要很好地教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魅力,确实有一定难度的。而文言文助读系统的充分利用,有助于学生很好地学习文言文。

助读系统是教科书编者对于课程标准的一种解读,通俗来讲就是对读者的引导,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助于查阅理解的注释、简洁精练的导语、丰富实用的资料和内容多样的插图、课后练习。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老师根据助读系统更好地制定自己的教学课件,避免出现方向的偏颇。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解读文章的角度不同。虽然每一个角度解读的都不算是错误的,但是要想更好地体现文章的根本价值,保证老师和学生所选取的角度理解的跟编者想要表达的一致,就需要好好研究文言文助读系统,从而可以让老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以及其意义,同时也可以减轻老师备课的负担。

助读系统提供的不仅仅是理解文章的角度,还提供了学习文章的要求以及学习的方法。对学生来说,这可以让他们知道学习的重点、了解学习的方法,运用此方法在课前做到很好地预习,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跟紧老师的节奏,更好理解文章内容。对老师来说,助读系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目标分析

1.两者对文言文语文素养提出了要求

苏教版和人教版的助读系统都分别从知识素养(理解字词意思)、能力素養(借助工具翻译句子、理解句子)、情感素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三个方面进行编排,且随着年级的上升,对知识素养的要求不断加强。

2.两者的助读系统都体现了“师生平等对话”的新型教学观

苏教版和人教版在课后“探究练习”中都编排了很多开放性的题目,这为老师和学生都提供了创造的空间。如苏教版中的《马说》一文,课后习题:“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人教版中的《马说》一文,课后习题:“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题目可以让老师与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检验学生领悟情况。

三、苏教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材编排结构对比分析

1.注释及练习设置的比较

不管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对于一些比较出名的篇目都会选录其中,如《岳阳楼记》《出师表》《小石潭记》《师说》《陋室铭》等,但这些在教材中的位置、侧重点确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发挥的作用肯定也有差异,具体体现在注释以及课后习题上。

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例,苏教版将这篇文章安排在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会读书五:借助注释学文言),课下注释共33条,人教版将《桃花源记》安排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体裁多样,注释课下注释共31条。两个版本的注释基本相同,通常来说九年级的学生相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稍微好一点,不管是从课上还是课外积累的实词、虚词相对较多一点,注释应该少一些,但是苏教版的注释却相对多了一点,说明苏教版在注释上降低了学生的难度。

同样以《桃花源记》的课后习题为例,苏教版的共3道,第一道: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文章并没有正面说,当渔人说了外面世界的情况后,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又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从这里能不能看出作者的用意?第二道:辨别加点词的意思。第三道:背诵课文。而人教版的则共四道,第一道:熟读背诵全文,用自己的话叙述,可适当加自己的想象。第二道: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得理想?第三道:根据文意完成练习。第四道:解释词语。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个版本对字词和背诵都有要求,但人教版的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将文章叙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其实检验一个人的学习成果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讲给别人听,而人教版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2.插图功能的比较

从小到大课本中都会有很多的插图出现,但却没有被高度重视。别看小小的插图,它的作用可不容小觑。其一是害怕我们走神,为枯燥的文字增加点有趣的东西;其二,插图有的是对课文难点的直观展现,有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形象化描述,其作用都是为我们理解文章做铺垫,让学生通过读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其三、插图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且有助于记忆

例如人教版《陈涉世家》讲的是农民起义的故事,文中的插图画的是中间站着一个人在说话,身后有一面旗帜在飘扬,周围围着的一圈人仰着头在听着,所有人手里都拿着兵器,且大多都光着膀子。从图中的这些元素以及整个的画面,结合我们看过的电视剧,很快就能想到这篇文章肯定是要讲关于起义的,且肯定是贫农。

从插图的质量来看,人教版多采用粗线条,画面清晰、生动,配合故事情节,起到了很好的理解作用。而苏教版的多采用细线条,柔美飘逸,两者各有特色,但苏教版的相对来说与文章切合度不够,利用度不高。以《小石潭记》为例,苏教版的插图中看不到文中描述的小石潭,且分辨不出近处的水流和远处的水面的关系,与文中内容稍有不符。

【结 语】

本文通过对苏教版和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助读系统的分析,明白了助读系统的重要性和目前助读系统存在的一些缺陷。如果老师和学生合理使用助读系统,避免其中的缺陷,将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减轻老师教学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苏教版人教版习题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