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文化研究的现代性体现

2017-11-10 14:18郭本华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0期
关键词:文化研究现代性

郭本华

摘要:文化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学术研究思潮,其复杂的理论构成和前沿性的学术思想突破了传统的文艺批评和文学研究的范式,将关注点从文学文本拓展至一切文化现象:种族、阶级、性别、政治、艺术等多学科的领域,历经多年来的发展,文化研究最终确定了自身的学科地位,其影响力也从欧洲波及到了美国乃至全世界。本文将从早期文化研究的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论述其“现代性”的重要转向。

关键词:文化研究;现代性;后现代性

一、早期文化研究的发端

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究竟缘起于何时?目前学术界皆无统一的观点,正如斯图亚特·霍尔所说,文化研究并无一个“绝对的开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社会乃至全世界除了面临着重建家园的困难以外,还面临着思想和政治上的危机。此时文化研究的兴起,便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其鲜明的政治色彩,从其发展的节点来看,一方面,它和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欧洲活跃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有着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文化研究早期又脱胎于英国英语文学研究,这使得其本身又在思想上带有某种英国文化主义或精英主义的特质,下面便从这两方面来看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并且从中我们可以找到其现代性的转向和特质。

首先,结合20世纪50年代的世界政治史来看,文化研究在政治上和英国新左派的形成联系紧密,特别是50年代末在欧洲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更是加快了新左派批评理论的形成和左翼文化的产生,并最终将这两股力量结合到一起。从其思想来源上来看,英国新左派和左翼文化借鉴了前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批判,认为这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同时认为,前苏联斯大林主义的失败是由于“经济化约论”,即“把社会、政治、道德和艺术维度简单约化为经济和阶级结构”[1]。因此,他们质疑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用一种新的思维范式来重置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最终,两派于1959年共同创立《新左派评论》,此刊物为文化研究的兴起建立了稳定的理论阵营,著名的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如: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等,都是《新左派评论》的核心成员,也是后来建立享誉盛名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主要成员。《新左派评论》的成立标志着文化研究从政治确立了自己的理论导向,主要针对的是对文化、政治和经济之间的联系,这就使得这个时期的文化研究本身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此时期的一些重要观点,如“第一,对经济化约论的批判;第二,把文化看作社会过程本身,而把政治、经济仅仅看作这一过程的构成要素”[2],即使这些理论尚未完全形成稳定的知识体系,但仍然对后来文化研究批判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此外,对政治的关注,是此时期《新左派评论》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文化研究与生俱来的特质之一。

其次便是从其思想传统上看,早期文化研究最早是脱胎于英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在这一点上,尤其以英国文学批评家李维斯为代表人物。20世纪以来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影、广播技术的产生,改变了人类的“观看”事物的方式和生活方式,以电影、电视、摄影、广告、通俗小说等为代表的新兴艺术形式,逐渐成为以大众为基础的“大众文化(Mass Culture)”“,现代化(Modern)”也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这样的巨大变革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因此,以李维斯、汤普生为代表的文学批评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便对大众文化开始研究。然而在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上,李维斯的观点和前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流派之一的法兰克福学派如出一辙、相互呼应,他们都对大众文化持一种消极、否定的态度。李维斯批判大众文化缺乏“道德的严肃性”和“审美价值”[3]。在这一點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由于李维斯出身于英国精英阶层,因此他的观点上(李维斯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保守主义和精英主义的特点。对大众文化的关注,不仅是早期文化研究学派的一个重要传统,也是后来文化研究的一个重点关注对象。李维斯或李维斯主义的基本观点,对理查德·霍加特和雷蒙·威廉斯的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两人的重要著作,包括:理查德·霍加特的《文化的用途》、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等都可以看到这种文化主义传统、精英主义的影响痕迹,而在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上,两位大师却略有不同。总之,在早期文化研究产生的这一思想层面上来看,早期文化研究的关注点,突破了传统英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对于文学文本的分析,而将“文本”的范围从文学作品扩展至社会、大众文化等更广泛的层面上,这是其“现代性”转向的另一个体现。但又不免受到传统文学批评的思维定式的影响。

二、早期文化研究的“现代性”体现

“现代性”,是一个复杂且含混的概念,从时间的维度上讲,“现代”是和“古典”相对立的,而在现代,“现代”又与“后现代”相联系。哈贝马斯在《现代性——未完成的工程》将其定义为:“现代性意识是一种对古典、传统的对立,是时代精神的现时性”;汪民安在《现代性》一书中,将其概括16世纪至今欧美文明国家的社会存在状态……诸多学术界的观点,都早已超越了历史学角度的定义,因此,我们认为,与其说“现代性”是描述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时间术语,不如将其放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野中来考察,这样更具有其现实意义。

从以上对早期文化研究的学科发展的简要概括,我们可以看出早期文化研究的理论关注点逐渐以一种“先锋者”的姿态,介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政治经济、大众文化等诸多领域,这种“介入”实际上是其“现代性”的本质和手段体现:一方面“现代性”推动了传统文艺批评催生出文化研究,并赋予文化研究更多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文化研究又将这种“现代性”体现于其诸多的研究对象中:种族、阶级、性别、大众文化、差异政治等方面,以文化研究介入现实、政治。正是在早期的文学研究中,“现代性”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内涵。这些意义和内涵又反过来滋养了早期文化研究的独特的精神品格。早期文化研究的这种“现代性”精神特质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早期文化研究是介入性和反思性的学术思潮。如之前所述,文化研究学术思潮的产生,和20世纪的欧洲社会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社会。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导致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大众文化的流行,时间空间的压缩,传媒与信息的结合等;另一方面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动荡不稳,加剧了现实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剥离,社会主义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弊端的凸显,个体主体性的丧失等。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西方学术界的关注点发生了转移,一些文学批评家开始反思自身,并关注大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介入与反思,是早期文化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之一,当传统的只关注文艺作品的文本研究越来越穷途末路时,文化研究将关注点从作品文本转入现实社会,并介入其中,反思社会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并着力于解释种种矛盾的产生。例如早期的以李维斯和汤普生为代表的“细绎集团”,李维斯与汤普生的代表作《文化与环境》便是研究广告的早期著作。这样的“介入与反思”,是其“现代性”的一个体现,也是早期文化研究独特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的体现。

第二,早期文化研究是跨学科和反学科的学术思潮。文化研究最早是脱胎于文学研究和文艺批评理论。传统的文学研究主要注重的是文学作品本身的文本内涵,包括其审美价值、美学倾向、文本与读者、文本与作者的关系等等,某种程度上来看,文学研究是狭隘的,因为自身只局限于文学作品的文本。但是文本(Text)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我们的大众文化、社会现象、日常生活等等都可以是一个“文本”,即文化研究的文本是一个广义的文本,换句话说,文化研究的对象是关于社会文本,其范围早已超越了传统的文学研究。同时,文化研究不止是关注当代文化和大众文化,同时也更注重和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例如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霍尔的文化身份研究等等,这些也是当时伯明翰学派的关注点之一。其次是在研究方法上,更是体现了其跨学科和反学科的特点。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在具体的研究中更是要借鉴多种研究范式,它没有固定的研究方法。因此,文化研究的跨学科和反学科的特点,以及多学科的交互融合的表现,也是其“现代性”的体现之一,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上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总的来说,早期文化研究的“现代性”是和独特的社会时代紧密联系的,“现代性”让文化研究有了自身的时代特点和精神品格。“现代性”不只是一种时间维度的描述,也是社会的一种生存状态,更是文化研究对待世界的一种态度。

注释:

①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3页。

②同上,第3页

③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4页

参考文献:

[1]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汪民安.现代性[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萧俊明.文化研究的发展轨迹[J].国外社会科学,2002(1).

[4]张平功.论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J].东南学术,2000(6).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研究现代性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重构现代性
中国文化研究概述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科技文化视阈下的文学研究概述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理论的终结与新生
艺术追问多样的世界
关于现代性
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