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角色刍议

2017-11-11 00:32肖翠云
艺海 2017年10期
关键词:角色塑造

肖翠云

[摘要]演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舞台上完成各自不同的角色任务,成功地塑造好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具体的艺术手段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有的可抓住剧中规定的情景,准确地表现其内心情感和精神状态,有的可设计形体动作,将角色的内心隐密细腻地传达给观众,利用戏曲中特有的行当划分来塑造角色,也是演员通常使用的一种好办法。

[关键词]表演手段 角色塑造 艺术目标

笔者专攻青衣、花旦等行当,从业以来在传统经典剧目《白蛇传》中,扮演过受尽法海欺压迫害的白素珍,在《杜十娘》中扮演过始恩爱有加后遭侮辱抛弃的不幸者杜十娘,在《荆钗记》中扮演过悲剧人物钱玉莲,在闽剧传统剧目《梅玉配》中扮演过苏贞玉,在新编故事剧《妈祖的传说》中扮演为搭救众生而甘愿牺性的林默娘,在《贬官记》中扮演阴险狡猾的艾春兰,在《北进图》中扮演助夫成就一番事业的贤妻良母董奠姑等等,共约十几二十台戏曲中的一二号人物。

这些角色有的属于青衣行当,有的属于花旦行当,还有的是花旦跨青衣,或者青衣跨花旦,甚至闺门旦。但不管什么行当,都是剧中戏份很重的主要角色。在担任这么多角色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作为戏曲演员,不仅要充当一个表演者,更应该是角色的创造者。简而言之,演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演人物,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如何塑造好每一个剧本中的角色呢?笔者的体会有如下几点:

第一,紧紧抓住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认真地演绎出“这一个”人物的个性特征。

新编历史剧《北进图》是一出围绕北进与反北进的充满情感纠葛的戏,笔者所担任的郑成功之妻董奠姑这一角色,戏份虽然不多,但剧作家给这个人物许多“任务”,如教子、相夫、临战时深明大义等。笔者在表演中,紧紧抓住其温柔、善良、贤惠以及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刚强、勇毅、坚定等主要性格特征,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恰到好处地表现其时时教诲孩子、处处辅佐丈夫成就事业的贤妻良母形象。特别是在公公郑芝龙与夫君郑成功之间作降清还是抗清的生死攸关的抉择面前,董奠姑毫不犹豫地站在丈夫郑成功一边,力求公公北进杀敌保家护国,全力辅佐丈夫一道领兵习武,同上战场英勇杀敌,表现出大义凛然的大无畏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巾帼英雄气概。

在新编神话剧《妈祖的传说》中,笔者扮演亦人亦仙的林默娘,从十六岁的渔家少女演到得道成神的妈祖娘娘,时间跨度大,行当变化多。头几场属小花旦的表演,突出其天真、活泼、纯情、可爱,对大海的向往等性格特征,而演到成年时的林默娘时,则表现其尝尽人间酸甜苦辣后的愁苦、忧郁、同情。为了救苦救难,造福乡亲,她发誓终身不嫁,一心只想征服海怪,平息给乡亲们带来灾难的海难。此时的林默娘,性格变得沉稳、多思、凝重、刚强,有大爱。

特别在海怪再次肆虐时,她义无反顾地跳人海中勇斗海怪,拼尽全力救起落水的乡亲与生身之父,自己却不幸遇难。经过涅盘,化作妈祖娘娘,高举红灯立于万顷波涛之上,世世代代照耀着航程,成为万众膜拜的女神。

一直以来,在戏曲舞台创作中,笔者都比较喜欢抓住个性特征来做“文章”,比如《贬官记》中的艾春兰,其个性特征是在温柔多情背后深藏着阴险狠毒,在表演上笔者通过说话声音轻柔委婉、目光的婉转含情来表现其“热请…‘诚实”和“善良”,又通过眉毛一颦一蹙、目光一聚一射、面部一松一紧等细微变化及形体动作上的配合,把艾春兰“这一个”又善又恶的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笔者还喜欢扮演前后性格变化大、处于风口浪尖上的角色。因为这类人物前后反差大,个体内心冲突尖锐而外部交锋时双方又斗得你死我活,演员表演时改造利用程式“科套”的空间大,设计眼神表情及形体动作手段多,演起来演员有激情更有爆发力,使剧情更加跌宕起伏、箭拔弩张,塑造出来的人物鲜活、生动、丰满、有血有肉,能展示角色的个性魅力,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第二,运用形体语言来刻画人物,展示人物内心活动。

长期的舞台艺术实践告诉笔者,要想准确地表现人物心理,深刻揭示角色内心的隐秘,就要反复摸透剧中人物的每一个细节动作,揣磨这个角色的思想感情的瞬间变化。在《贬官记》中,笔者扮演了大美大恶的反面人物艾春兰这个人物。这个戏的矛盾冲突是由艾春兰贼喊捉贼、恶人先告状引起的,戏剧性很浓,戏很好看。通过剧本分析和对导演阐述的阅读,笔者认为艾春兰这个角色的表演重点,在于极美的外表掩饰下包藏着极丑的灵魂。正是她貌美如花,楚楚动人,温柔多情的样子,以及梨花带雨、可怜兮兮的伪装,博得了善良、正直的好官边一笑的同情。但在边一笑发现其犯罪事实后,她隐藏在美貌背后的丑恶暴露无遗,于是她翻脸不认人,仗着金大人的庇护,在公堂上撒泼、诬陷,企图陷害边一笑,继续掩盖她的罪行。由之前表面上的温柔、多情、善良,转变为本质上的刁蛮、狡诈、狠毒,前后反差极大。笔者在表演中,紧紧抓住这个角色的两面性特征,去揭示其特有的阴险、邪恶。前半场表演时,多用明朗、浅笑的面容,柔美、痴情的眼神去表现她的温柔、贤惠。到了面具被揭开后,就运用转睛、斜视,甚至眼角射出点凶光,来展示艾春兰早已扭曲的心理。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是最能揭示心理隐密的手段。运用眼神来表现、塑造人物,可以将其丰富的内心情感,真切地传递给观众。

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在内的形体语言,在表演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能表现出灵魂深处隐密的部分,折射出人物情感的瞬间变化。在展现人物跌宕起伏的情感及矛盾复杂的心理时,过多的台词有时不足以将人物的心理动态深刻地展示出来,甚至还会剥夺演员的表演空间,削弱艺术氛围和对观众心灵上的冲击力。而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或一个细微的手势动作,往往能极传神、极巧妙地将人物不可言传或不可言明的情绪、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我们演员常跟编剧说不要把戏写得太满的原因。戏要写得简约一点空灵一点,腾出更多时间空间,让演员去唱念做打,去表演、塑造角色。

演员还应该根据剧场大小来设计表演动作,在较大的演出场所,比如像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就必须使用幅度大和目的性明确的形体动作,不仅要求语言、形体动作要适当夸张,表情的夸张应更放大些。而在小剧场内,比如下乡演出,由于剧场空间小,在视听傳播上,距离近,观众对角色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对任何夸张和做作都不能容忍。因此,演员表演、设计形体动作都必须把握分寸、收放自如,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观众的品评与推敲。

第三,利用行当来塑造角色是演员不应忽视的一个重要手段。

由于笔者专攻青衣、花旦,剧院每排一个新戏,分配角色时,常常会根据笔者的专长,去扮演青衣、花旦行当,或者前半段演花旦,后半段演青衣,或者反过来先青衣后花旦甚至正旦。在传统经典剧目《荆钗记》中,笔者扮演钱玉莲,这个人物虽贫苦出身,但可归于小家碧玉,与王十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段戏我运用花旦行当来表现钱的清纯、活泼、青春、亮丽。可是当她得知王十朋负心、背盟,惨遭抛弃又被后母胁迫改嫁他人时,她转化为悲苦角色,笔者为了能准确地表现这一段情感,便用青衣行当来进行演绎。比如她逃出家门,喊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跌跌撞撞来到儿时与王十朋约会的湖心亭,笔者充分运用青衣一整套表演手法,通过哭腔、高音、急速演唱以及水袖的舞动,急步圆场等表演,将钱玉莲的孤凄、悲惨、愤恨、无助表现得秋毫毕现,给观众以视觉、听觉上的刺激与震撼。

经典剧目《杜十娘》纯粹是青衣唱功戏。笔者在剧中扮演杜十娘时,充分认识到杜十娘虽含恨堕入青楼,但由于官宦家庭出身,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全身上下仍透着书卷气息,因此在表现这个人物初始阶段时,表演介于正旦与花旦之间,充分展示其高贵、端庄气质。经历苍桑巨变后,她阅尽世间百态,看透众人的虚伪与丑陋,她没有哭天喊地,没有歇斯底里,更没有破口痛骂李甲的负心并遣责人世间的种种不平,而是采取行动,将准备与李甲一同过后半辈子的无数珍宝,装在百宝箱中当着李甲与众人面沉入江底,并干干净净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候,笔者用正旦偏青衣行旦来表演,抓住文静、沉稳、优雅等特征,突出表现她在死面前的从容、淡定,准确地凸显其神圣与高洁。

综上所述,做为一个成熟的有艺术造诣的戏曲演员,其目的不是为演戏而演戏,而是紧紧地围绕着人物塑造进行艺木创新,利用脚本提供的故事情节,尽最大可能地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运用表演程式、创造形体语言来揭示人物个性特征和内心隐密,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舞台经验积累。此外,运用行当来塑造人物,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运用得恰如其分,创造出来的角色能成为既生动鲜活又与众不同的“典型”。

(责任编辑:刘小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角色塑造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角色游离与意旨回归
舞蹈表演中的角色塑造元素探讨
浅谈戏曲演员的角色塑造
浅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塑造
戏剧演员自身与角色塑造的共生关系解读
论表演创作中舞蹈肢语的重要性
浅析美国经典动画片角色的塑造
戏剧舞台形象创造核心
谈戏曲演员的角色塑造
浅谈演员如何利用肢体语言来塑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