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气节

2017-11-12 17:35毕淑敏
杂文月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气节诀窍毕淑敏

□毕淑敏

家中的气节

□毕淑敏

我想说,家中无气节。这话,肯定不堪一击。世上举案齐眉的家庭一定是有的,不能以我等瓢勺相碰的日子,揣测人家的和睦是虚伪,但也一定不多,因为矛盾的普遍性制约着我们。

大多数家庭都时常爆发争执,像界碑不清的小国,边境冲突不断。要是演变成正式宣战,干脆离婚罢了,也不在讨论范畴之内。那些先是苦恋苦爱,既争执不断,又处于冷战状态的家庭,似有讨论气节的余地。

有多少原则问题呢?真正的国计民生,大概并不构成分歧的核心。甚至对家庭的大政方针,比如孩子要上大学,父母要延年益寿,工作要努力,住房要增加……双方也是高度和谐统一的。问题往往出在一些很小的分工或是态度的优劣上,比如你是做饭还是洗衣?你为什么不和颜悦色而是颐指气使……有时,简直就不知是为了什么,双方把外界的怒气直接打包带回家,单刀直入地进入了对峙阶段,除了不扔原子弹,家庭阴冷的气氛同大战无异。

为了对付这种莫名其妙的僵持,时新杂志上登出了许多驭夫或是驭妻的“诀窍”,教你如何化干戈为玉帛。这些供人莞尔一笑的小诀窍,不知灵不灵。我看这其中的死结——就是如何对待家中的气节。

家是什么呢?是一对男女永不毕业的大学,是适宜孩子居住的圣殿,是灵魂的广阔海滩,是精神的太阳浴场。我们在尘世奔波,会见他人时的种种面膜,需在家中清洗复原。意志的疲软顿挫,需在亲情中柔软着陆。人们以为家中的人多么温柔和蔼,真是错了。在涡轮般旋转的今天,家居的人也许比街市的人更脆弱,更敏感,更易冲动激愤。

常常听到因小事争吵的女人说,我从此不理丈夫,等他来同我说第一句话。男人就更是不肯低下高昂的头,好像家是宁死不屈的刑场。

冷漠后恢复交谈的第一句话真是那么重要吗?重于我们曾经有过的一生一世的寻找?第二句话真就那么卑下吗?低贱到后发制人,丧失了品格和尊严?第三句话真就那么平淡吗?淡到它如同抛弃我们以前拥有过的万语千言?

什么是家中的气节?既然我们相爱,爱就是我们共同的气节。你的失态,在我看来,是你的思绪溃败了。在这一瞬间,我是你的强者。原谅、宽恕、包容和鼓励,就是家庭永远长青的气节。

有些人以沉默对待冷漠,消极地把缰绳交给时间。时间通常是一个中性的调解员,会使人们渐渐恢复冷静。但孤寂中只顾自家意气的男女不要忘了,时间也会跟我们开居心叵测的玩笑呢。当你缄默着不肯谅解时,家的瓶颈便出现第一道裂纹。继续对抗下去,锤子无聊地敲击着婚姻之瓶,随着时间的叠加,瓶子也许訇然破碎。

太看重一己气节的人,其实是一种枯燥的自卑。你以为在亲人面前挣得了面子,然而失去的却是尊重与宽容。片刻的满足带来长久的隐患,聪明的男人和女人,千万别因小失大。

分歧时,不必拍案而起。争执起,义正辞可不严。有失误,莫要声色俱厉。灾临头,携手共赴家难。如果一定要有家中气节,我想这几条该在其中。

王传生荐自《广州日报》2017年8月7日王青/图

猜你喜欢
气节诀窍毕淑敏
气节,一个人的精神脊梁
果树夏剪有诀窍
绿豆汤有诀窍 解毒消暑重在“皮”
“放牧+补饲”春季种羊饲养有诀窍
善良是颗种子
竹外疏花
书就是诀窍
毕淑敏:愿你的“生命借记卡”物超所值
气节重如山——国画《八女投江》再赏析
中国人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