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四川乡土民居的形态体系初探

2017-11-13 23:00
艺术评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民居乡土四川

李 婕

明清四川乡土民居的形态体系初探

李 婕

古代中国的乡土建筑中的民居宅院与家族人口的增加、财富的增长和区域社会的文化发展有密切关系。他们在体现物质技术的同时,也凝结了人们的审美体验和精神祈望,在其形态特征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从民居建筑的形态体系的层面,对明清四川乡土民居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筑外部形态体现;二是建筑内部及其装饰;三是蕴涵的文化意义。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明清四川地区乡土民居建筑的一般形态体系。

一、建筑外部形态体现

明清时期的四川疆域辽阔,地理条件各不相同。受此影响,明清四川的乡土民居选址多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但又形态各异,风格不一。建筑单体多为传统穿斗式的木、土、石混合结构。其中,大部分建筑的地下如地基、墙基多使用石结构,地上立面框架为木结构,建筑外墙和建筑内部的隔断墙则使用木结构或者竹泥混合结构,屋顶使用灰瓦进行覆盖。明清时期的四川乡土民居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受外来影响不大,但具有地理和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明清时期四川乡土民居的基础地基结构大致可分五类:

横三式。呈“—”形,为在同一线形台基上横排状排列的三间房屋;以中间堂屋为中心,左右各一间。横三式虽有房间三间,但中间堂屋并不住人。横三式结构有衍生式一种,即从建筑外观看是横三式,但每一房间以主梁为界另起隔断一分为二,称作明三暗六。这种结构的房屋后坡会特别长,地基结构相对普通的横三式更大。

过渡式。呈“﹃”或相反形,是介于横三式和井五间之间的过渡式,是以横三式所在的正屋为基础,不拘左右在转角处增建一或两间厢房。在四川方言中称增建的部分为“偏方”或“偏偏”,多为厨房、畜栏等杂物间。有时也用“偏方”或“偏偏”指代增修建后的这一类建筑样式。

井五间。呈“凹”形,在横三间的基础上在转角垂直方向以对称的方式左右各增建一间房。井即房屋中间空地,也叫晒坝,因具有实用性,一般大而阔,具体大小与建筑的规模有关。井五间另有衍生和增建样式。

半合院式。半合院式建筑与四合院类似,但是在应该是大门的位置没有建筑物,仅留一个缺口。半合院的形成可能与房屋的扩大和改建有关。

四合院式。呈“回”形的封闭式合院建筑,有大门,可多个相连,形成一个复合的建筑群。

在现实中,以上五种类型可能是单独的一种结构,也可能是1-2种结构的复合形态。但无论是何种形态其建筑多为对称布局,逐层递进。建筑之间衔接紧密不建围墙,注重树木的栽种,以实用性较强的竹、柏为多。

二、建筑内部及其装饰

明清四川乡土民居的建筑内部空间包括墙、地面、屋顶、门窗等的围合部分,一般使用木结构或者竹泥混合结构进行隔断。这两种材料相对比较轻便,能减轻房屋建造上的力学要求,而且材料的获取相对比较便利。由于明清四川乡土民居建筑以对称布局为主,因而其装饰图像的排列也多以对称为主。一套完整的明清四川乡土民居建筑内部结构上的装饰包括斜撑、柁墩、梁枋、雀替、撑拱、牛腿、格栅门、格栅窗、柱础、栏杆等。

斜撑。对屋顶作支撑。明清四川乡土民居中大部分的斜撑强调其实用性,只做简单的雕花装饰,但也有少数民居将其做成拟态的形式,如象头等。

柁墩。作为连接屋顶梁架间的承重结构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所以对柁墩的装饰需要在保证其力学功用的前提下进行。明清四川乡土民居中的柁墩一般为椭圆形、“山”形或者元宝形,具有一定的体量,多实心造型,雕饰包括动物、植物、童子、仙人等。

梁枋。作为大门和堂屋前门廊左右两侧的重要装饰,梁枋同时强调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明清四川乡土民居中的梁枋多为直线造型,其雕饰一般以瑞兽和人物群像为主。

雀替。居于柱子和屋檐之间,作为堂屋前门廊正面的重要装饰,其装饰功能大于实用功能。由于不具建筑上的力学功用,明清四川乡土民居中雀替的雕饰主要采用透雕的手法,涉及人物、动物、植物等。

撑拱、牛腿。居于柱子和屋檐之间,加强支撑作用。明清四川乡土民居中的撑拱和牛腿多为透雕或雕花的花板,装饰图像与雀替相近。

格扇门。两柱之间成排相连的门,长条形,根据建筑开间的大小分为二、四、六不等的双数。使用的时候可以开启中间的两扇也可根据需要全部打开。一般由格心、裙板和上、下绦环板组成。格心通常为透雕,以便采光和通风。明清四川乡土民居中格扇门的雕饰包括人物、动物、植物、文字等。

格扇窗。与隔扇门相似,但不落地。一般由格心、绦环板组成。格心为透雕,有正方形、长方形及圆形等。明清四川乡土民居中格扇窗的装饰方式与装饰图像和隔扇门相似。

柱础。连接立柱柱身与地面,有防潮保护柱身的作用,一般为圆鼓形的石材。多以开光的手法装饰人物、动物、植物、吉祥文字等。

栏杆。明清四川乡土民居中的栏杆多出现在四合院建筑中,有石材和木材之分。材料的选择主要受建筑功能的影响,民居建筑中使用木材料的栏杆较多。

明清四川乡土民居建筑的内部装饰方式多以圆雕、浮雕、镂空雕等为主,相互穿插,辅以彩绘。装饰图像的内容大部分属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和吉祥文字,主要围绕着福、禄、寿、喜、财等观念进行图像表达,体现了民俗化的“五福”思想。

三、蕴涵的文化意义

明清四川乡土民居受中国传统建筑“倾土择木”观念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因地制宜地发展出了适合四川乡村的建筑形态体系。但在建筑文化上,却服从于以古代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伦理关系和行为规范,既强调居住的秩序,又讲究居住的意趣。

长幼有序。明清四川的乡土民居作为物质形态和文化现象,受其时的伦理规范和礼仪规范影响,强调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现实制约。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序列严谨规整,主从分明,是在以封建家长制为核心的伦理观念影响下,家族内部在同一个建筑群中的亲疏、长幼关系的体现。建筑中,堂屋为整体建筑的最高处,堂屋居中供奉祖先,左右为父母及其他长辈的居所,两侧厢房则为子女居住。与同时期山西晋中等地的乡土民居相比,虽然明清四川的乡土民居也强调以左为尊,但在建筑的形态上并无大小、高低等差别。

结构共生。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宅作为依血缘而来的小型亲属组织的聚居地,极受重视。在家宅建筑中进行大量装饰,是主人生活丰实的体现;而通过对居住空间的装饰,人们能够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在明清四川的乡土民居中,建筑构件及其装饰构件常常相互涵摄,合为一体,具有建筑构件装饰化的特点。这样建筑在满足力学要求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进行装饰与美化,将其从单纯的物理空间升华成为具有意境的美的空间,同时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趋吉祈福。在“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庭衰微”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及装饰整体上呈现出祈福纳祥的趋势。明清四川的乡土民居无论是在房屋营造中正梁上使用的道符、大门上的傩面和屋旁的石敢当,还是在宅院的装饰的图像上使用的“五福”等题材,都是对趋吉避凶、祈福迎祥为旨要的居住观念和审美诉求的映射。但由于不同区域、不同家庭对趋吉祈福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因而在具体图像的选择和表现上又形态各异。

雅俗共赏。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的衰败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使文人的审美意趣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这一认同在明清四川的乡土民居中体现在满足建筑的实用性的前提下,有条件地选择装饰图像对建筑进行修饰,力图将所向往的品德、理想的人格外化至装饰中,使之成为其对真善美追求的物化载体。因而明清四川的乡土民居在建筑装饰整体上呈现出较高的艺术格调。

四、结语

明清四川的乡土民居的形态体系虽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特点,但个体差异性较强,与房屋主人所处的地域环境、经济能力、意识形态和文化偏好有关。其群体性中亦农亦儒、农儒互补的深层心理结构和特征,导致明清四川的乡土民居文化呈现出既注重对外在感官的感性追求,又蕴涵对内在德性的理性陶冶,并在装饰图像的选择上呈现出雅俗共赏的局面,是区域文化背景下个人身份和家族愿望的图像表现。透过对明清四川的乡土民居一般形态体系的探究,我们能窥见明清时期四川地区的乡土历史和乡土文化。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2.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楼庆西、李秋香.中国乡土建筑初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李先奎.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刘森林.中华装饰[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 本论文受西华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金资助。

李婕: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民居乡土四川
四川移动
四川移动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江澜新潮
乡土分外妖娆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