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杜诗学考论

2017-11-13 22:21
杜甫研究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杜诗杜甫

贾 兵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婺学的开创者。以道学而著于世,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其文学成就因以自掩,后世学者鲜有论及。胡应麟于此有言曰:“宋诸人诗……掩于儒者,朱仲晦、吕伯恭。……诸人皆实有篇章。采诸众论,非漫指者。”良有以也。就笔者目力所及,当前学界关于吕祖谦文学成就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的方面,关于其诗歌方面的论著稍显不足。而关于吕祖谦崇杜、学杜与注杜方面的研究暂付阙如。因此,笔者不揣谫陋,加以论述如次。

一、吕祖谦杜诗学的家学渊源与师承授受

据《宋史》本传,“祖谦之学本之家庭,有中原文献之传。长从林之奇、汪应辰、胡宪游。既又友张栻、朱熹,讲索益精。……复中博学宏词科”,可知吕祖谦曾跟随众多诗学名家学习,且擅长诗文。其伯祖吕本中(1084-1145)“有诗二十卷,得黄庭坚、陈师道句法”,为“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东莱吕紫薇诗话》卷末毛晋跋云:“紫微公希哲之孙,祖谦之祖也。自言传衣江西,尝作《江西宗派图》,自黄豫章而下,列陈后山等二十五人为法嗣,盖以独师豫章也。”可知“江西诗派”的谱系构建,实得自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后之论“江西诗派”者莫不祖此。此点学界早有论及,兹不赘述。虽然《宋史》称吕本中直接效仿黄、陈诸人,但细绎之,至若“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江西诗派”既奉黄、陈诸公为师,而黄、陈诸公均尊杜甫为师,则吕本中亦当以杜诗为最终效仿对象。吕祖谦虽未能亲自受教于吕本中,但深受其影响,并在短暂的一生中多次回顾吕本中,是他诗学上的忠实追随者。淳熙二年(1175)六月,吕祖谦过访信州,与吕本中门人徐季益有诗酬和,其词曰:

吾家紫微翁,独守固穷节。金銮罢直归,朝饭尚薇蕨。峨峨李杜坛,总角便高蹑。暮年自誓斋,铭几深刻责。名章与俊语,扫去秋一叶。冷淡静工夫,槁干迂事业。有来媚学子,随叩无不竭。辞受去就间,告戒意尤切。典刑自耆老,护持何敢阙。嗟予生苦晚,名在诸孙列。拊头虽逮事,提耳未亲接。徐侯南州秀,少也尝鼓箧。示我百篇诗,照坐光玉雪。因之理前话,讲绎霏谈屑。两都弟子员,家法严城堞。取善则未周,守旧犹有说。同门风雨散,孤学丝桐绝。怀哉五马桥,寒径寻遗屧。(《酬上饶徐季益学正》)

“峨峨李杜坛,总角便高蹑”,盛赞吕本中诗学名高,此亦可见“李、杜”不啻为吕祖谦心目中的诗歌圣人。“嗟予生苦晚,名在诸孙列。拊头虽逮事,提耳未亲接。”吕本中辞世之际,吕祖谦年岁尚幼,未能耳提面命,引以为憾。

淳熙八年(1181)春,吕祖谦临终前四个月所作《题伯祖紫薇翁与曾通道手简后》,详述其伯祖吕本中与外祖父曾几及江西诸人之交谊,可见其晚年慕想之景:

二、吕祖谦的论杜与学杜

吕祖谦对于杜诗用语精警倍加推崇,并视之为写诗、作文的关键,兹罗列相关文献如下:

凡作文字,须要有警策处。如老杜诗:“句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惊人即警策也。

吕祖谦对于作文须有警策处的看法贯穿于其文学评点与文学创作之中,下面拟援引几例:

是否有“警策处”是吕祖谦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这与杜甫所倡导的“惊人处”是高度契合的。可以说,吕祖谦继承了杜甫“句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我们通过分析吕祖谦标注《三苏文集》不难看出这一点。其于三苏文章之“警策处”多以圈点、划线的方式标注,其编选论文亦多取文章有动人可观者,可见其对“警策处”的重视。

三、注释、编选杜诗

吕祖谦对杜诗之尊崇,还可见于其集注《观澜文集》、编选《丽泽集诗》之杜诗及《皇朝文鉴》之杜甫赞述。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观澜文集》中的吕祖谦杜诗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撰写题解。题解非其注杜通例,惟部分诗题费解篇目有之。如《古柏行》以唐人卢求《成都记》证之,盖吕祖谦时《成都记》尚存,晚唐卢求距离杜甫尚不久远,所载成都风貌多与杜诗相合,故引证之。可见吕祖谦注杜之审慎。余如《兵车行》《桃竹杖行》皆其例也。

第二,征引文献广采四部,多以经、史二部文献,推求杜诗原意。间以古诗索解,如引《梦人赠诗》“卜筑郊原古”释“崔嵬枝干郊原古”之出典(《古柏行》)。粗略考之,引用经部文献有《尚书》《诗经》《春秋》《论语》《孟子》《周礼》《礼记》,史部文献含《国语》《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旧唐书》《唐会要》。余则如《老子》《庄子》《山海经》《列子》《尔雅》《淮南子》《帝王世纪》《博物志》《文选》等习见古书,不采野史、方书等不经之言,尤其没有征引杜诗“伪注”之弊。此外,其引用文献多标明出处,于不可解之处不强加阐释。

第三,“古典”与“今典”相结合。如释“行人但云点行频”(《兵车行》),先引“古典”:“点行者,汉史谓之更行。以丁籍点照上下,更换差役。”次以“今典”释之:“玄宗数出兵,故兵行之法类。”古今对照,使人洞然。

第四,注解详略得当。于文义浅白之处,略去注释。于诗文费解之处,逐字逐词阐释,采用注音——释义——释词——释典——释句的方式进行细致注解。尤其可贵的是,其对唐代职官制度、古今地理方位等难辨之处,均予以考证。

第五,其注杜不仅着眼于字词、典故、句意,而且注重阐发杜诗言外之意,追寻老杜心迹,将杜诗放在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予以理解。比如,在释“忽失双杖兮吾将曷从”(《桃竹杖行》)时,吕祖谦认为“甫意盖曰:天下未平,尚赖此杖扶持。衰老流寓远乡,吾将曷从?”释《兵车行》时,则于“行”之文体,抒发己意,以“行”为“词”之遗,尤表举陈子昂之功,不特释文断词也。

以上各点反映了吕祖谦治学宗尚经史,持论平正,不喜浮躁无根之说,蔚然为文献学大家的特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吕祖谦杜诗注的价值所在。

篇名《钱注杜诗》本保留注文条目《东莱集注观澜文集》本保留注文条目︽朝献太清宫赋︾ “孟陬”“十洲”“祝融”“圣祖”“轩辕”“王乔”“肸蛮”“拓跋宇文”“聪廆坚特”“火土”“义旗”“太昊”“风后孔甲山稽岐伯”“素车”(14条) 多出题解一则以及“孟德”“仲达”“赤鸟高飞”“黄龙负图”“攫弩吴蜀”“羯胡”“炀帝”“叔宝”“有客白马”(9条)︽朝享太庙赋︾ “鲸鲵”“多闰”“九室”“翠华”“黄屋通术”“甲乙”“空桑孤竹”“殷刘房魏”“直主索祊”“警幽散纯”“膋萧”“酌茅”“祝嘏”“永安”“王夏”“玉斝”“教亲”(17条) 多出“云门咸池”“鼎湖”“苍梧”“孝武淫祀”(4条)︽有事于南郊赋︾ “阳位”“禋祀”“太龟”“毡邸”“壝宫”“系牲”“悬位”“华盖”“钩陈”“人门”“皮弁”“大裘”“扶桑”“田烛”“王宫夜明”“玄酒明水越席疏布”“三牲八簋”“苍璧黄琮”“望徧”“陶匏”“霜女”“江妃”“若英”“丛棘”“狴犴”“太昊”“脂夜龙蛇”“课密”“玄元”“鹌鷇”“刍狗”“金马碧鸡”“珊瑚翡翠”(33条) 两本同

卷五:《高都护骢马行》《天育骠骑歌》《秋雨叹》《赠卫八处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示从孙济》《夏日李公见访》《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哀江头》《哀王孙》《北征》《羌村》(三首)《新安吏》《石壕吏》《无家别》《彭衙行》《瘦马行》《晦日寻崔戢李封》《洗兵马》《遣兴》《幽人》《寄赞上人》《梦李白》(二首)《遣兴》(二首)《遣兴》(三首)《前出塞》(二首)《后出塞》《赤谷》《剑门》《石笋行》《石犀行》《古栢行》《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病橘》《枯柟》《忆昔》(二首)《冬狩行》

卷六:《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丹青引》《述古》《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苦战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雨》《观打鱼歌》《越王楼歌》《严氏溪放歌行》《破船》《杜鹃》《引水》《三韵》《同元使君舂陵行》《槐叶冷淘》《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昔游》《往在》《壮游》《雨》《雨》《又上后园山脚》《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竖子阿段往问》《听杨氏歌》《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甘林》《秋风》(二首)《缚鸡行》《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写怀》《可叹》

卷七:《八哀诗并序》(八首)《释闷》《遣怀》《魏将军歌》《北风》《白凫行》《折槛行》《岁宴行》《别张十三建封》《咏怀》《过津口》《宿花石戍》《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行次昭陵》《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重经昭陵》《房兵曹胡马诗》《画鹰》《夜宴左氏庄》《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一、其六,二首)《重过何氏》(二首)《赠高式颜》《赠比部萧郎中十兄》《故武卫将军挽歌》(其一)《九日蓝田崔氏庄》《春望》《喜逢行在所》(三首)《收京》(三首)《题省中院壁》《奉赠王中允》《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干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至日遣兴奉寄两院补遗》(其二)《秦州杂诗》(其四、其五、其七、其八、其十三、其十五,六首)《擣衣》《除架》《废畦》《病马》《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其二)《蜀相》《卜居》《宾至》《田舍》《江村》《南邻》

卷八:《过南邻朱山人水亭》《建都十二韵》《后游》《登楼》《春归》《绝句》(又作《三绝句》,其一)《遣意》(其一)《漫成》(其二)《江亭》《早起》《独酌》《寒食》《绝句漫兴》(其五、其七,二首)《戏为绝句》(其一、其二、其四,三首)《朝雨》《赠别何邕》《春水生》(其一)《春夜喜雨》《花鸭》《野望》《官池春雁》(其二)《水槛遣心》(二首)《屏迹》(其一、其二,二首)《奉送严公十韵》《城上》《送李卿晔》《怀旧》《所思》《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对雨》《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二)《春日江村》(其一)《绝句》(又作《绝句四首》,其一)《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其二)《登高》《长江》(其二)《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其二)《怀锦水居止》(其二)《子规》《上白帝城》(二首)《昼梦》《伤春》(五首)《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其一、其三,二首)《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其二、其十一、其十二,三首)《园》《诸葛庙》《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怀灞上游》《存殁口号》(其二)《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其三)《夔府书怀四十韵》《孤雁》《滟滪》《垂白》《洞房》《能画》《江上》《中夜》《江汉》《孟氏》《吾宗》《秋兴》(其三、其四,二首)《秋野》(其一、其二,二首)《咏怀古迹》(其五)《课小竖鉏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其二)《晚晴吴郎见过北舍》《诸将》(其二、其三,二首)《上白帝城》《有叹》《西阁》(其一)《西阁夜》《茅堂检校收稻》(其一)《有感》(其一、其三、其四、其五,四首)《柳司马至》《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又作此奉卫王》《宴王使君宅题》(其一)《泊岳阳城下》《登岳阳楼》《宿白沙驿》《野望》《千秋节有感》(二首)《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岭南掌选崔郎中判官兼寄韦韶州》

从其编选诗题来看,涉及杜甫各个时期的诗作,大体以时间先后为序。卷五为古诗,收录杜甫天宝九载(750)至广德二年(764)所作诗作37题45首。多咏物、述怀、纪行、刺时诗。卷六亦为古诗,收录杜诗35题36首,创作时间为宝应元年(762)至大历二年(767),为杜甫两川夔峡诗的精华之作。题材广泛,而以怀古、述怀、时事、怀旧诗为主。卷七前半部分13题20首为古诗,多夔州、荆湘诗;后半部分为31题42首律诗,含排律、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时间跨度较大,从天宝末年至上元元年(760),题材亦有赠别、战事、纪行、怀古、咏物、田园诗之多。卷八为近体诗84题90首,收录律诗较绝句多,时间自杜甫寓居成都至流寓湘间,题材则以田园、羁旅、怀古、述怀诗为主。通观吕祖谦所选杜诗,近体诗数量多于古诗,“蜀中诗”数量略多,但杜甫各个时段诗作数量较为平衡;风格上,所选诗作以沉郁顿挫为主,清丽闲适则相对较少;内容、思想上,多爱国忧君、心系民生、困厄不遇之思。可见吕祖谦选取杜诗的指导思想与上文所述“文以道彰、文以载道”的诗学主张是一致的,故所选篇目如朱熹所言多取“深巧有意”之作。此外,林之奇所编《观澜文集》收录杜诗中,《古柏行》《丹青引》《越王楼歌》《魏将军歌》《诸葛庙》《夔府书怀四十韵》6首诗与《丽泽集诗》入选杜诗重合,反映了吕祖谦对林之奇杜诗学的继承。

吕祖谦《皇朝文鉴》所选关涉杜甫诸多作品,涉诗、赞、记多种文体,显然是经其精选而成。限于全书规模及体例,每一文体只能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入选作者的数量以及入选作者作品的数量均有一定限制。凡此种种限制性条件之下,入选杜甫相关作品的数量是相当惊人的,考之全书,唯杜子美一人而已。《皇朝文鉴》为有宋一代流传最广、编选质量最高的宋文选本,影响了宋、元、明、清诸多文人。而《皇朝文鉴》有关杜甫之篇什将其爱国忠君之形象广泛传播,对于杜甫在诗坛地位的提升和巩固起到了助推作用。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吕祖谦在杜诗注释、杜诗编次、杜诗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而古今注杜者采吕注者少。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吕祖谦的诗名并不突出有关。此外,因吕注在林之奇所编《观澜文集》之中,且其篇幅不多,未有单行本传世,难为世人所见,故其价值未得彰显。惟清人钱谦益注意到吕祖谦《三大礼赋注》的价值,附录在所注《杜工部集》之中,为世人所知。因此,发掘吕祖谦杜诗学不仅对于了解其诗歌成就有所帮助,而且对于杜诗研究也很有必要。

注释

①(明)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947页。

②学界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吕祖谦所编著的《宋文鉴》《古文关键》《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等文学选本上,如刘昭仁《吕东莱之文学与史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谭钟琪《吕祖谦文学研究》(扬州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杜海军《吕祖谦文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诗歌层面仅有黄灵庚《吕祖谦诗文佚作考录》(《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王晓靖《试论吕祖谦的诗歌创作》(《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9卷第4期)、李界《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学术与其诗歌创作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葛永海《情理通融与灵心雅致:论吕祖谦的诗歌创作》(《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等数篇论著。

③目前仅有关于吕祖谦《杜工部进三大礼赋注》的论著,且缺乏深入的研究,如张弘韬《杜甫文赋注解研究》(河北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⑤⑦⑨(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873页、第11638页、第13111页、第12862页。

⑥(宋)吕本中:《东莱吕紫薇诗话》,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15页。

猜你喜欢
杜诗杜甫
登高
杜诗学文献研究的重要创获
——评王新芳、孙微《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宋代杜诗旧注整理与研究
——以宋代蜀人三家杜诗注辑录为例
贫困无田杜太守
绝句
江南逢李龟年
从源于杜诗的成语看杜诗的锤炼艺术
从“春秋五例”分析杜甫诗歌含蓄的表现手法
朝鲜诗家梁庆遇论杜诗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