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需要她

2017-11-13 09:28段雨
爱你 2017年31期
关键词: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

◎段雨

李大钊需要她

◎段雨

1907年,李大钊考取了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就在这年,赵纫兰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天津待了六年,全靠她“辛苦经营,典当挪借”,李大钊“始得勉强卒业”。

正值清王朝被辛亥革命推翻,中华民国成立,接受了新思想的李大钊萌生了改造社会的宏愿。当他向赵纫兰表明要去日本留学时,她没有感到吃惊,只平静地问:“需要多少钱?我去想办法。”

那时,他们已经有了三个孩子,日子本已艰难无比,可他要做的,她都无条件地支持。带着妻子千辛万苦凑来的钱,1913年,李大钊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专业学士学位,临行前,他作诗明志:“去国徒深屈子恨,靖氛空说岳家军。”

李大钊去日本三年,赵纫兰对他无限牵挂,经常彻夜难眠。再苦再难,她也没有动过让他回国的念头。

李大钊终于回来了,他在北京创办报纸、杂志,才华逐渐显露。经章士钊向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推荐,李大钊担任了北大图书馆主任。生活安定后,一家人终于团聚。那是1918年,她嫁给他已经近20年了。

他是留学归来的学者、教授,刚刚而立,风华正茂,而她大字不识还裹着小脚,长期的辛苦劳作让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大,经常被来家里的客人误认为是保姆。

怕给他丢人,客人来时,赵纫兰就偷偷躲起来。而她多年的付出,李大钊一直铭记在心。他大方地把她拉出来,介绍给客人。当着女同学的面,他帮她换衣服、系扣子,还细心地拉了拉她的衣襟。为了让她适应环境,他甚至在家里盘了个和老家一模一样的大土炕。闲暇时,他帮她做饭、看孩子、教她读书认字。在他的帮助下,她能够写简单的信,能够读懂《红楼梦》。

别人眼里的不般配,李大钊不以为然,20年来,她给了他绵长的爱,他需要她,就像需要空气。他坚守着这份朴素的情感。

儿女承欢膝下,这让一直漂泊在外的李大钊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这样的氛围里,他精神振奋,迎来了创作高峰,研究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他在短时间内就发表了包括经典名篇《庶民的胜利》在内的许多重要文献。

李大钊经常参加政治活动,和陈独秀共编《新青年》,领导“五四运动”,创建少年中国学会。“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被捕后,李大钊冒着生命危险设法营救,把临产的赵纫兰送回老家后,他化装成商人,护送陈独秀脱险。生完孩子后,明知他身边处处是危险,赵纫兰也坚持跟他重返北京,她早已把自己融进了他的生命。

1921年,李大钊成为共产党在北方的领导人,开会没有场地,租住的小院就是开展活动的据点;经费不够,他拿出了收入的一大部分;困难学生找他帮助,他慷慨解囊,最后交到她手里时,当教授换来的丰厚月薪已经所剩无几。

在他的影响下,她懂得了革命精神,没有任何怨言,只精打细算,可即使这样,家里也经常无米下锅。蔡元培得知后,破例“干涉”,让会计科每月给李大钊发薪时先给赵纫兰留一部分,以保证生活,一时传为佳话。

(摘自《莫愁·智慧女性》2017年第8期 图/刘哲)

猜你喜欢
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蔡元培借衣服
陈独秀之妻:我生君已老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HOW TO REANIMATE A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