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运动对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手部功能的影响

2017-11-13 03:51王天玺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手部肌腱神经

张 炀 白 鹏 王天玺

(通辽市医院骨五科,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早期康复运动对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手部功能的影响

张 炀 白 鹏 王天玺

(通辽市医院骨五科,内蒙古 通辽 02800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运动对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手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患者,术后4周时两组患者均开始主被动活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8天开始进行早期康复运动。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1.943,P<0.05);采用早期康复运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χ2=5.473,P<0.05)。结论在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引入早期康复运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手部功能与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早期康复运动;损伤修复;手部功能

受到工作与生活环境的影响,因各类创伤而形成的手部损伤病例越来越多,而在手部损伤患者中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损伤[1]。而临床研究表明术后早期康复运动对于提高修复术后的手部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资料为基础,对早期康复运动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报道,以期能够为其他医学工作者提供相关研究参考,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通辽市医院接受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对象,并均在本院进行诊断后确诊。其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为(33.51±3.73)岁。将所有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加早期康复运动),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19~44岁,平均年龄(33.93±2.85)岁;对照组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33.04±2.35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预防感染药物的给予,并抬高患侧肢体,在术后4周,本组患者开始进行主被动活动训练,观察组患者则在手术后的第8天给予早期运动,具体包括:引导患者被动屈伸掌指关节、近位指间关节和远位指间关节;手术25 d以后引导患者主动屈曲、伸展掌指关节、近位指间关节和远位指间关节,进行手指内收、外展及拇指的对掌、对指训练;术后40 d以后则引导患者进行主动屈伸腕关节、定位和握持主动运动;术后50 d以后则引导患者开始进行渐进性抗阻运动、屈伸掌指关节。

1.3 评估标准:本文从患者的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效果与对治疗满意度等角度来进行评估。在对两种治疗方式进行疗效对比时,依据美国手外科协会的TAM系统进行功能评定,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差3级;其中各级判定如下:优秀,是指患者的手部功能基本完全恢复,且相关病症消失;良好,是指患者的手部功能有所恢复,且相关病症有了一定地改善;差,是指患者的手部功能没有改善、相关病症未减轻或出现恶化现象[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与SPSS19.0统计软件,来辅助进行数据的数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当P<0.05为数据存在差异性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1.94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效果

2.2 两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早期康复运动治疗后,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90.00%(45/50);对照组患者在采用了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后,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78.00%(39/50)。采用早期康复运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χ2=5.473,P<0.05)。

3 讨 论

屈肌腱损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类外科疾病,而在屈肌腱损失的同时又多伴有尺神经损失现象。而临床研究发现尺神经所支配的肌纤维与肌肉体积均较少,并且在受到损伤后容易产生变性,从而使得尺神经的损伤修复较差[3]。因此,在修复屈肌腱损伤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尺神经的损伤修复。

而降低肌腱粘连以及提高关节灵活性的角度来看,屈肌腱损伤修复需要进行一定的运动以增强内源性愈合。在此背景下就必须将运动修复纳入到治疗中,但是,由于尺神经的损伤修复对于运动量与运动时间有着一定的要求。所以必须在早期修复治疗时引入合理的运动修复方式。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在采用早期康复运动治疗后,患者的整体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采用早期康复运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χ2=5.473,P<0.05)。这可能与早期康复运动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张力,阻止肌腱与神经元之间的粘连,避免了二次手术后瘢痕对神经造成的严重损伤,且通过尽早介入的骨间肌、拇收肌等的训练有利于尺神经的功能的恢复,避免了机头的萎缩,也有效增加了肌腱的相对活动[4]。

有研究指出,采用早期功能练习能够提高手部功能恢复的效率,降低整个疗程的治疗周期,并且改善患者的治疗感受[5-6]。王学成等在其研究中也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早期康复运动能够帮助患者及时的做出功能恢复训练,从而提高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效果,进而能够获得患者更高的治疗满意度[7]。

综上所述,在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引入早期康复运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手部功能的恢复与治疗满意度。

[1] 杨波,刘书宇,单臣.微创手术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9):112-113.

[2] 姚云海,胡耀琪,顾敏.早期康复介入对手部肌腱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2):102-103.

[3] 高洪辉,李国鹏.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5-6.

[4] 黄琴,高春华,陈燕花,等.早期运动对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9):686-689.

[5] 金树亮.早期功能练习对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手功能影响的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3):7.

[6] 彭文要,陈柏秋,刘冰峰,等.64例手部热压伤早期手术及功能锻炼疗效观察[C].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2009.

[7] 王学成.屈指肌腱Ⅱ、Ⅴ区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方案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6):64-65.

R7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072-02

猜你喜欢
手部肌腱神经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神经”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