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2017-11-13 03:51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个体化入院乳腺癌

李 敏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医院,内蒙古 锡林郭勒 026000)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李 敏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医院,内蒙古 锡林郭勒 026000)

目的探讨不同的健康教育的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的焦虑以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试验组使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健康教育的前后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两组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1周、出院当天试验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应对方式面对因子、回避与屈服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试验组面对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水平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健康教育;乳腺癌;焦虑;应对方式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新增的乳腺癌的病例数年均增长高达3%~4%,高于世界的年平均的增长水平,是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1]。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2]。现在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身心健康问题也就逐渐受到医学界、患者本人及家庭成员和社会的关注。Meises[3]等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常有焦虑、紧张、抑郁、责等不良情绪[4]。有研究已证实患者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护理和治疗,还有助于其身体和心理的康复,是一个提高生存的质量有效的途径[5]。我国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术后化疗期间以及抑郁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从患者初次入院开始即进行健康教育及定期跟踪和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效果较佳。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乳腺外科住院行择期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入选标准:①经影像学、临床和病理的检查确诊的病例,欲行手术者;②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无其他免疫、内分泌疾病,无精神疾病;③能独立完成问卷、自愿参加本次临床研究者。排除标准:无法有效进行沟通、神志不清的。

1.2 方法。研究工具:①自行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患者的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民族、保健知识等。②Zung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用于评定焦虑的患者的主观感受,共20个题目,主要用来评定项目症状出现的频度,答案分为4级,少部分的时间、没有或很少的时间、相当多的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的时间。正向的评分题依次为1、2、3、4,反向的评分题则评为4、3、2、l,20个题目的得分相加即为总分,总分乘以1.25后取整数,就是标准分。<50分的为正常;50~60分的为轻度的焦虑;61~70分的为中度的焦虑,70分以上的为重度的焦虑。③医学应对的问卷采用Feifle等编制并由姜乾金等修订成中文版本的医学应对方式的问卷(MCMQ),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同样采用1~4级的记分法,其中8个条目需反向记分。应对方式分为回避、面对、屈服。某种方式的得分越高就表明患者常使用该种应对的方式。具有较好的信和效度[6]。④分组方法:将2012年7~12月我院乳腺外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得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个体化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组)。⑤资料收集方法:于患者入院当天、术前1天、术后1周及出院当天发放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由患者独自完成,当场回收;于患者入院当天、术后1周发放医学应对问卷,由患者独自完成,当场回收。⑥各组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从患者入院当天开始,依据患者的焦虑评分、应对方式、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针对性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宣传,即:疾病相关知识、术前的营养支持;术后如疼痛、外形受损、社会角色功能的改变、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康复锻炼及预后的知识;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对照组:从患者入院当天起,所有对照组常接受病房护士常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卫生宣教。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应对方式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两组患者的年龄、家庭收入、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焦虑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天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天、术后1周、出院当天,个体化健康教育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天焦虑评分最高、出院当天焦虑评分最低,各时间点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应对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即健康教育前应对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试验组面对因子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屈服、回避因子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焦虑是对不明确危险因素的担心和不安,过度的焦虑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乳腺癌患者除了具有一般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外,还可由手术失去自己的乳房所造成得自我形象紊乱所带来的健康丧失,常常伴随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问题[7]。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入院时即处于轻度焦虑水平,到手术前一日焦虑水平上升,说明乳腺癌的诊断及将要进行的手术是一种很强的刺激因素,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担心手术效果及预后、担心术后女性特征形象损坏从而影响夫妻感情和生活等,面临即将进行的手术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8]。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组患者的焦虑水平低于常规的健康宣教组,提示我们在给乳腺癌患者做健康教育时,应当根据患者本身的焦虑情况、应对方式、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给予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教育频率,同时让家属参与进来,让患者感受家庭的支持,以利于患者积极减轻焦虑水平,积极面对疾病。不同的人生活经历、背景和人格的特征等的方面存在着差别,所以其应对的方式也有所不同[9]。乳腺癌患者积极应对的方式有助于在疾病过程中缓解焦虑的情绪,帮助患者减轻术前、术后及化疗期间的心理压力,对促乳腺癌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的面对因子得分高于健康教育前,而回避和屈服因子得分低于健康教育前(P<0.05),说明根据患者的焦虑水平和应对方式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来照顾和关心患者的身心需求,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积极主动的获取疾病相关知识,以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面对疾病。

[1] 唐金梅.乳腺癌综合治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

[2] 吴在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6-332.

[3] Meises M.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 r,2008,3(4):351-356.

[4] 刘琳,任小红.认知行为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应激的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74-76.

[5] Mannor B,Zohar H.Sexual functioning and information needs in women with premature menopause following breast treatment[J].Harefuah,2006,145(2):90-94.

[6] 沈晓虹,姜乾金.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701例测试报告[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9,8(4):355-369.

[7] Burgess C,Cornelius V.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women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five year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BMJ,2005,330(7493):702.

[8] 姚志珍,赵爱平.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及护理策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1):1261-1263.

[9] Persike M,Seiffge-Krenke I.Competence in coping with stress in adolescents from three regions[J].J Youth Adolesc,2012,41(7):863-879.

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096-02

猜你喜欢
个体化入院乳腺癌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