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研究

2017-11-13 03:51张娜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脑力优质常规

张娜丽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研究

张娜丽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患有神经衰弱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50例/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临床护理效果显示,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焦虑评分比较,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评分低于优质护理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结果显示,对患有神经衰弱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神经衰弱;优质护理;临床效果

神经衰弱在国内医学上被定义为神经症诊断的一种,所谓的神经衰弱是指人类的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精神和脑力易出现兴奋和疲乏现象,此疾病在情绪方面波动极大,常出现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以及肌肉紧张性疼痛等。神经衰弱不仅局限于情绪方面,心理问题也会引发神经衰弱疾病,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应从全方位护理开始[1]。因此,可结合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本文从优质护理各个层面进行分析,并从优质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出以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患有神经衰弱患者100例,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在23~42岁,其中学生职业占50%,从事体力劳动患者占35%,从事脑力工作患者占15%;常规组患者,男性13例,女性37例,年龄在21~40岁,其中学生职业占54%,从事体力劳动患者占29%,从事脑力工作者占17%。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均对个人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性。

1.2 方法: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保证患者病房环境舒适、整洁、干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病情护理以及饮食护理也要保持密切的观察。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首先,在患者入院治疗前,应与患者本人和家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引导患者诉说内心想法,打消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情绪。其次,病房环境在保持干净、整洁基础上,对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环境的布置,要结合患者的个人需求和想法做出调整,适当情况下,可以为患者播放一些舒缓音乐,帮助患者放松心情。然后,对患者患病表现做出分析,如是否有失眠状态,心率是否正常,消化以及呼吸系统是否正常等,结合患者症状,制定相应的饮食与生活作息,告知患者良好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变化的重要性。最后,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适当护理干预,对患者表现出来的紧张、不安的情绪,应主动慰问,做出正确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将内心想法进行倾诉,在与患者交流时,护理人员应热情回应并认真聆听。同时也应与家人做好及时沟通,将患者内心诉求转达给家属。

1.3 疗效判定:分为显效、缓解和无效。显效:患者的精神行为得到有效治疗,患者的行为障碍明显缓解;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且行为障碍有所缓解;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改善,且出现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常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8%,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

2.2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护理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分析(x-±s)

3 讨 论

神经衰弱不仅是精神疾病,也与心理因素存在极大的关系,根据相关文献记载,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患者长时间处于紧张心情和长期内心矛盾等因素,促使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处于紧张状态,如超过神经系统张力所承受限度,即可引发神经衰弱疾病爆发[2]。对于患有神经衰弱的患者而言,经常改变生活环境而又不适应,导致神经系统处于过度紧张和疲劳。患者在患有神经衰弱时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等,临床症状表现有乏力和容易疲劳,注意力难于集中,记忆不佳,长时间从事脑力或者体力活动就会感到乏力。在我国针对神经衰弱的治疗多以药物控制,或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但是神经衰弱疾病产生因素以心理和神经系统为主,因此,需要综合优质护理干预,从各个方面对患者紧张心理予以舒缓,这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临床上针对神经衰弱疾病常用的护理干预以心理治疗、行为疗法以及相关的药物配合,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是药物配合会让患者对药物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并且神经衰弱属于神经症的一种诊断,不存在器质性疾病,因此,长时间的药物治疗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日常的护理疗法对神经衰弱患者效果不佳。在文中阐述了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环境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等方面的优质护理,不仅使患者心理得到放松与释放,缓解病情,也帮助了患者树立了自信。并且脱离了药物治疗,让患者身体与身心方面得到根治性的治疗,患者发病率逐渐减少,有利于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本文选取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患者满意度为72%,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患者满意度为98%,在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后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可见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神经衰弱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治疗效果更高,有效帮助患者放松,缓解其紧张的精神状态,且有利于患者康复,病情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林美凤.对神经衰弱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97-98.

[2] 马丽红.神经衰弱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6):121-122.

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216-02

猜你喜欢
脑力优质常规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常规之外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脑力百分百
别受限于常规
脑力对对碰